需求上升結構調整 水泥價格“漲聲”漸起

發布日期:2007-04-28

     進入四月以來,全國水泥消費量最大的華東(dong) 地區水泥價(jia) 格開始上漲。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隨著春節過後水泥庫存的逐步清除,目前已經開始出現供應趨緊的銷售局麵。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此輪水泥漲價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於,隨著天氣的轉暖,工程項目的開工建設拉動水泥需求的季節性回升,大部分春節左右的庫存消耗完畢,供應狀況逐步趨緊。此外,成本推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資料顯示,華東地區年初原煤價格又上了一個新台階,江蘇、浙江、上海、福建等水泥企業的原煤購進價格每噸高達500元,其中江蘇、浙江更是達到565元和563元。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劉剛也指出,進入二季度,水泥市場將進入季節性的需求旺季,特別是奧運場館、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村和城鎮化建設的加快發展將成為水泥需求的主要拉動力。另外,水泥出口持續保持強勁勢頭,出口數量會繼續有所增加。
    統計表明,2006年新增的新型幹法熟料產能相對於2004年、2005年都有明顯下降,再考慮落後產能的淘汰,預計全年淨增水泥產能7000萬噸,隻有2005年的70%。而且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大型優勢企業,且區域特征明顯,華東地區新增產能很少。在供給過剩壓力緩解、需求保持旺盛的情況下,水泥行業今年景氣複蘇明顯。
業內專家指出,從長期來看,水泥行業景氣程度回升,主要是因為國家對水泥產能結構性的調整。
    聯合證券周煥介紹,根據發改委的要求,“十一五”餘下的4年內,年均淘汰落後產能7000萬噸以上。淘汰力度的加大使得未來4年內水泥總產能年均複合增長率隻有約5%,而未來保持在20%-25%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建築業總產值20%以上的年增長使得水泥需求的年增長率將保持在7%以上,供給過剩量將從2006年的1.6億噸迅速縮小到2010年的0.5億噸。他認為,供需平衡的持續改善使得水泥價格將呈現穩中有升的總體趨勢,行業利潤增長快於產量,景氣上升態勢有望延續到2010年,景氣周期長於上一輪。
    不過業內專家同時指出,水泥生產成本壓力依然較大。今年國家將推進石油、天然氣、水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特別是煤價上漲壓力在不斷增大,會直接影響水泥的生產成本。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