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幹快上”顯隱憂 行業協會建言“總量控製”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6月9日上午,在海螺集團國際會(hui) 議中心五樓宴會(hui) 廳的主席台上,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會(hui) 長張人為(wei) 當著全國排名前14位的水泥企業(ye) 老總們(men) 的麵,直接發出了警示:要防止局部區域的水泥產(chan) 能過剩!
去年,浙江水泥企業(ye) 就因為(wei) 產(chan) 能過剩、水泥價(jia) 持續低迷等困擾,集體(ti) 停產(chan) 了58天。5月28日,該地區的水泥企業(ye) 再次聯合“歇業(ye) ”12天。
張人為(wei) 是在“水泥工業(ye) 走新型工業(ye) 化道路暨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海螺論壇”上作出上述呼籲的。這一判斷得到了在場海螺集團總裁郭文叁、中材集團董事長譚仲明、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誌平等多個(ge) 公司老總的認同。
產(chan) 能增長過快
不可否認的是,在金融危機期間,大部分公司遭遇重創,水泥產(chan) 業(ye) 卻因為(wei) 4萬(wan) 億(yi) 經濟刺激政策帶來的眾(zhong) 多基建項目而受益。
張人為(wei) 給出的數據稱,今年1~4月全國水泥產(chan) 量4.29億(yi) 噸,同比大增10.2%,其中4月份同比就上升了10.8%,是自去年8月份以來,增長率最高的一個(ge) 月。
而且,4月份我國的水泥出廠價(jia) 為(wei) 每噸283元,環比上升了0.6元,也是自去年10月以來水泥價(jia) 格的首次回升。
但行業(ye) 的產(chan) 能建設也存在“大幹快上”的隱憂。
1~4月水泥行業(ye) 的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達到110%,不僅(jin) 遠遠超過產(chan) 量增速,而且與(yu) 其他行業(ye) 新建項目的普遍停建、緩建形成鮮明對比。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蔣衛平就表示,2009年我國的幹法熟料產(chan) 能將達到9.98億(yi) 噸,折合水泥產(chan) 能14億(yi) 噸以上,總量已基本滿足市場需求。
冀東(dong) 水泥集團總經理於(yu) 九洲測算,這兩(liang) 年的新增產(chan) 能很可能有4億(yi) 噸之多。
“我們(men) 一定要注意產(chan) 能總量的調控。”張人為(wei) 在昨日中午接受CBN專(zhuan) 訪時透露,現在“浙江現象”已被高度關(guan) 注。
浙江省目前由88條新型幹法線,實際熟料產(chan) 能8400萬(wan) 噸,水泥產(chan) 能1.6億(yi) 噸,而需求量約為(wei) 1億(yi) 噸,嚴(yan) 重供過於(yu) 求。
“經過7年發展,除中西部地區和東(dong) 部個(ge) 別地區尚有部分水泥市場空間外,基本處於(yu) 供求平衡和供大於(yu) 求的態勢。”張人為(wei) 對未來的水泥行業(ye) 局勢表示擔心。
建言“總量控製”
即便是在競爭(zheng) 不激烈的西部地區,也存在過熱的可能。
上周,重慶、四川等地的水泥價(jia) 格開始下跌。四川在5月一個(ge) 月內(nei) 主流水泥價(jia) 格就下滑了三次,總計跌掉100元。
“災後重建時,我很快就趕到了四川,但我們(men) 觀察下來湧入四川的企業(ye) 很多,我們(men) 還是決(jue) 定緩一緩,不去投資。”中材集團董事長譚仲明告訴記者。
祁連山董事長楊皓也用了“非常擔憂”四個(ge) 字來形容自己的主戰場——甘肅、青海水泥產(chan) 能過剩的可能。
“現在甘肅、青海兩(liang) 地已有2600萬(wan) 噸的產(chan) 能,在建擬建水泥產(chan) 線19條,產(chan) 能2700萬(wan) 噸。這部分產(chan) 能如全部釋放並淘汰1000萬(wan) 噸,總產(chan) 能就是4300萬(wan) 噸;按照年均15%的增速測算,兩(liang) 三年後甘青水泥需求就在3000萬(wan) 噸,屆時產(chan) 能過剩將超過30%。”
張人為(wei) 表示,為(wei) 解決(jue) 局部地區水泥供求失衡等問題,聯合會(hui) 近期專(zhuan) 門向發改委、工信部匯報行業(ye) 現狀並提出了相關(guan) 建議。“我們(men) 希望各地區能夠製定水泥的發展規劃,並據此核準項目,調控好總量。而且也要加大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力度。”
他對記者說,目前水泥新建產(chan) 線的核準權在省級主管部門手裏,但各省未必對每個(ge) 行業(ye) 都有透徹的了解,“國家應對此進行指導。比如在四川,重災區、成都周邊未來數年內(nei) 各應建多少生產(chan) 線合適,都要有規劃。”
此外,大企業(ye) 也要積極收購現有中小企業(ye) 。“國內(nei) 現存居然有5500多家企業(ye) (2000多家為(wei) 粉磨站),平均規模不過40萬(wan) 噸。這種狀態下毫無疑問大企業(ye) 要走收購現有存量企業(ye) 這條路。”
淘汰多餘(yu) 產(chan) 能也是一個(ge) 重要的辦法。2001年以來,我國已經淘汰了2.6億(yi) 噸的水泥產(chan) 能,僅(jin) 2008年就淘汰了6000萬(wan) 噸。如果把新增產(chan) 能與(yu) 淘汰相抵,對保持水泥產(chan) 量的勻速增長有很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