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至少還有10年增長期

發布日期:2009-01-22

作者:   來源:  

    2008年是我國水泥行業(ye) 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雖然受到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但在旺盛的需求下,水泥行業(ye) 量價(jia) 齊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進入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機影響,水泥需求逐月走低,但行業(ye) 經濟效益仍然保持穩定上升。

    中國水泥協會(hui) 會(hui) 長雷前治日前表示,水泥行業(ye) 是2008年所有原材料行業(ye) 中表現最好的行業(ye) ,盡管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擴內(nei) 需保增長的措施為(wei) 水泥行業(ye) 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而從(cong) 中長期看,未來我國水泥行業(ye) 至少還有10年的增長期。

    利潤水平與(yu) 上年持平

    雷前治說:“2008年對水泥行業(ye) 來說確實可以用‘不平凡’和‘不平常’來形容。”他認為(wei) ,在自然災害頻發、國際金融風暴衝(chong) 擊、煤炭價(jia) 格暴漲的多重壓力下,水泥行業(ye) 卻保持住了2007年創曆史新高的利潤水平。

    雷前治指出,水泥行業(ye) 是2008年所有原材料行業(ye) 中表現最好的行業(ye) ,原因有三個(ge) 方麵:

    一是水泥需求增速雖然逐月回落,但全年仍然保持增長。雷前治預計,全年水泥產(chan) 量有望突破14億(yi) 噸,水泥產(chan) 量增速有望保持在4%左右。他說:“在2008年複雜多變的形勢下,能有這樣的增速也是十分喜人的。”

    二是雖然水泥生產(chan) 成本大幅上漲,但價(jia) 格卻實現了理性回升。由於(yu) 水泥需求增速回落,新型幹法水泥增長快,落後生產(chan) 能力退出緩慢,致使一些地區供需失衡、競爭(zheng) 激烈,但水泥價(jia) 格維持了穩定上漲局麵,並出現曆史性回升。2008年1~10月,水泥出廠價(jia) 格平均每噸同比上升34元,在需求逐月下滑的背景下,水泥價(jia) 格維持在相對高位,沒有隨需求下滑而下滑。

    在這之中,新型幹法水泥發展迅速,結構調整到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數據顯示,2008年水泥行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繼2003年之後又達到新的高潮,1~10月全行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800多億(yi) 元,新開工新型幹法水泥項目238個(ge) ,預計2008年投產(chan) 項目70個(ge) 、新增熟料產(chan) 能1.1億(yi) 噸。據初步統計,2008年淘汰落後產(chan) 能將超過6000萬(wan) 噸。一增一減後,預計2008年新型幹法水泥比重可超過61%,提高6個(ge) 百分點以上。

    三是企業(ye) 間重組聯合步伐加快,大企業(ye) 發展態勢良好,規模和效益雙提高。數據顯示,到2008年末,新型幹法水泥產(chan) 能在1000萬(wan) 噸以上的企業(ye) 可達14家,前10強的生產(chan) 集中度提高到20%,大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明顯提高。

    隨著技術改造的投資猛增,節能減排成效也十分顯著。根據水泥協會(hui) 統計,截至2008年10月,已經投產(chan) 的純低溫餘(yu) 熱發電生產(chan) 線85條、66台機組,裝機容量600餘(yu) 兆瓦、發電能力40多億(yi) 千瓦時,相當於(yu) 節約標準煤150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400餘(yu) 萬(wan) 噸。

    在行業(ye) 經濟效益創曆史新高的同時,2008年水泥市場也逐步走向成熟。雷前治預計,2008年水泥行業(ye) 市場可突破240億(yi) 元,再創曆史新高。

    金融危機影響有限

    席卷而來的金融危機對國際水泥市場衝(chong) 擊十分明顯,水泥和熟料出口大幅下降。由於(yu) 美國、西班牙及中東(dong) 地區的水泥需求量急劇下降,2008年中國水泥和熟料的出口受阻。1~11月,我國水泥和熟料合計出口2424萬(wan) 噸,預計全年出口2700萬(wan) 噸,比上年下降22%。

    雖然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ti) 經濟的影響日益顯現,但由於(yu) 水泥國際貿易量占國際水泥產(chan) 量的比重不足10%,且金融危機對水泥行業(ye) 的影響明顯表現出區域性特點,所以雷前治認為(wei) ,局部地區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大。

    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水泥和熟料出口3300萬(wan) 噸,約占我國水泥和熟料市場總量的2.4%,表明國際市場僅(jin) 占我國水泥產(chan) 量很小的部分。2008年水泥和熟料出口總量預計為(wei) 2700萬(wan) 噸,而雷前治預計2008年水泥產(chan) 量約為(wei) 14億(yi) 噸,從(cong) 出口總量所占比例來看,國際市場的大幅下滑對我國水泥市場影響很小。

    雷前治認為(wei) ,2008年我國水泥行業(ye) 各區域的整體(ti) 發展態勢良好,正在由區域發展不平衡向平衡方向快速轉變,發達地區市場在由不成熟向成熟方向轉變。

    長江下遊和沿海發達地區水泥市場已經向成熟市場轉變,其標誌是水泥消費量維持在高位,增速保持相對穩定。以新建為(wei) 主的發展方式已經結束,水泥產(chan) 業(ye) 技術結構調整基本完成,兼並重組成為(wei) 發展主流。另外,大企業(ye) 調控市場能力增強,水泥價(jia) 格相對穩定。

    沿京廣線的河北、河南、湖南、江西等地是成長型市場,處在高速成長階段,以新建線和淘汰落後為(wei) 主線的結構調整正在加速進行中。西北、東(dong) 北、西南處在高速增長的起步階段,西北在資源、能源的拉動下,市場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需求拐點最遲在2020年出現

    為(wei) 進一步擴大內(nei) 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國家在2008年底安排了4萬(wan) 億(yi) 元投資。雷前治認為(wei) ,2009年水泥市場將會(hui) 比較明朗,保增長的政策和措施不僅(jin) 會(hui) 消除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水泥行業(ye) 的不良影響,而且還會(hui) 創造難得的發展機遇。

    他認為(wei) ,在投資的拉動下,將使水泥下滑的需求增速曲線出現拐點,水泥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下降和落後生產(chan) 能力退出會(hui) 進一步緩解供需矛盾。同時,餘(yu) 熱發電的集中釋放將直接增加行業(ye) 的利潤,而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會(hui) 使水泥價(jia) 格維持或高於(yu) 2008年的水平。另外,由於(yu) 用電量減少使電價(jia) 上漲失去動力,煤炭供大於(yu) 求價(jia) 格仍有下降空間,水泥生產(chan) 成本會(hui) 較2008年大幅下降。

    雷前治認為(wei) ,水泥需求將隨著國家保增長投資的到位逐步回暖,水泥企業(ye) 生產(chan) 的外部環境將不斷改善。據了解,2008年下半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下滑,煤、電、油、運的供求關(guan) 係發生了急劇變化,尤其是水泥成本主要組成的煤炭價(jia) 格還將進一步回落到理性區域。另外,水泥企業(ye) 是重資產(chan) 行業(ye) ,隨著銀行貸款利息進入下行通道,企業(ye) 財務費用也將大大降低,因而水泥企業(ye) 的成本將保持下降趨勢,這是多年來沒有的情況。

    雷前治認為(wei) ,未來我國水泥行業(ye) 至少還有10年的增長期,原因有兩(liang) 個(ge) 方麵:

    一是我國還處於(yu) 工業(ye) 化的發展中期,城市化也在加速進程中,從(cong) 國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這個(ge) 階段對水泥的需求的增長是不可阻擋的,我國未來對水泥的需求將保持低速持續的增長態勢。

    二是從(cong) 人均消費和人均累計消費增長規律來看,歐美和日本的人均水泥的累計消費量在12~16噸時,整個(ge) 社會(hui) 對水泥的需求才會(hui) 出現拐點,而中國的這一數據去年是9.7噸。據預測,中國的人均累計消費量達到22~24噸才會(hui) 出現需求下滑的拐點,因此我國的水泥需求拐點約在2018~2020年才可能出現。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