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投資項目審批權可能將移至中央部門
來源:證券時報
針對水泥行業(ye) 出現的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問題,工信部原材料司建材處處長呂桂新昨日強調,當前,我國水泥行業(ye) 要嚴(yan) 格對待新上擴能項目,控製好總量。
他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和有關(guan) 部門將研究改革水泥行業(ye) 投資管理體(ti) 製,將項目審批權移至中央部門,同時提高水泥行業(ye) 準入門檻。此外,他說,“鑒於(yu) 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還在蔓延,應考慮在適當時機恢複水泥出口退稅政策。”
呂桂新是近日在此間召開的“2009年中國國際水泥峰會(hui) ”上作上述表示的。“當前影響水泥工業(ye) 健康發展的另一個(ge) 突出矛盾,是局部地區的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呂桂新在會(hui) 上說,去年水泥投資964.35億(yi) 元,同比增長69.84%。雖然這些投資項目大多數為(wei) 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支持的大型新型幹法水泥生產(chan) 線和餘(yu) 熱發電項目,但其中有一部分屬於(yu) 重複建設。
“當前金融危機影響尚未見底,房地產(chan) 投資明顯下降,出口市場急劇萎縮,國內(nei) 水泥產(chan) 能總量過剩矛盾將日益突出”,呂桂新說。據統計,目前,我國水泥行業(ye) 現有3億(yi) 噸富餘(yu) 產(chan) 能。去年,我國新型幹法水泥新增產(chan) 能1.49億(yi) 噸,而落後產(chan) 能僅(jin) 淘汰6000萬(wan) 噸。
呂桂新認為(wei) ,這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不顧水泥行業(ye) 發展狀況引起的。目前,水泥項目核準權在省級投資主管部門,但實際上是地方發改委、經委和外經委等多頭審批。部分省將水泥項目核準權由省級下放到地級,甚至縣級,導致盲目新上項目,重複建設問題十分突出。“如果有關(guan) 部門不加強總量調控,很可能用不了幾年,水泥行業(ye) 競爭(zheng) 將更加慘烈”,他說。
對此,呂桂新表示,水泥行業(ye) 要嚴(yan) 格新上擴能項目,控製好總量。特別是目前新型幹法水泥比重已經很高的幾個(ge) 水泥投資熱點地區,一定要按照國家製定的水泥工業(ye) 發展規劃和產(chan) 業(ye) 政策要求,嚴(yan) 格新上擴能項目,防止盲目投資和重複建設。
除盲目投資使行業(ye) 發展不甚樂(le) 觀外,呂桂新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水泥工業(ye) 的滯後影響逐漸顯現。從(cong) 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水泥也出現需求增長減弱、生產(chan) 增速回落的現象。如去年12月當月有16個(ge) 省水泥產(chan) 量出現下降。一些地方大型水泥企業(ye) 也出現被迫限產(chan) 或停產(chan) 的情況。從(cong) 今年前3個(ge) 月的情況看,水泥生產(chan) 低速增長,銷售量下滑,價(jia) 格大幅下跌,出口大幅下降,虧(kui) 損企業(ye) 和虧(kui) 損額明顯增加。
呂桂新建議,要盡快建立和完善水泥行業(ye) 落後產(chan) 能退出機製,通過淘汰落後為(wei) 先進產(chan) 能騰出市場空間。對大型企業(ye) (集團),繼續在項目投資及重組兼並中給予各項支持,盡快提高其產(chan) 業(ye) 集中度。與(yu) 此同時,工信部將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ye) 集團直接到海外投資建廠。“鑒於(yu) 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還在蔓延,應考慮在適當時機恢複水泥出口退稅政策”,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