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將從五方麵發力

發布日期:2009-04-23

來源: 

    新華社受權於(yu) 15日全文播發《關(guan) 於(yu) 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yu) 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簡稱《報告》)。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3月13日表決(jue) 通過了關(guan) 於(yu) 這個(ge) 報告的決(jue) 議,決(jue) 定批準這個(ge) 報告。

    《報告》指出,根據國內(nei) 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中央提出2009年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wei) 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圍繞擴內(nei) 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諧的要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體(ti) 現在五個(ge) 方麵。

    一是擴大政府公共投資,著力加強重點建設。

    這是進一步擴大內(nei) 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措施。在2008年年末增加安排保障性住房、災後恢複重建等中央政府公共投資1040億(yi) 元的基礎上,2009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資安排9080億(yi) 元,增加4875億(yi) 元,其中: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及農(nong) 村民生工程建設2081億(yi) 元,保障性住房建設493億(yi) 元,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hui) 事業(ye) 建設713億(yi) 元,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基金1300億(yi) 元,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680億(yi) 元,支持企業(ye) 自主創新、技術改造及服務業(ye) 發展452億(yi) 元,鐵路、公路、機場和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2317億(yi) 元。

    二是推進稅費改革,實行結構性減稅。

    結合改革和優(you) 化稅製,實行結構性減稅,減輕企業(ye) 和居民稅收負擔,擴大企業(ye) 投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全麵實施消費型增值稅,減輕企業(ye) 稅負,促進企業(ye) 增加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投入。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公平稅費負擔,推動節能減排。取消和停征100項行政事業(ye) 性收費。繼續執行2008年已實施的提高個(ge) 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調高部分產(chan) 品出口退稅率、取消和降低部分產(chan) 品出口關(guan) 稅、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並改為(wei) 單邊征收、暫免征收儲(chu) 蓄存款和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利息個(ge) 人所得稅、降低住房交易稅收等一係列稅費減免政策。預計2009年將減輕企業(ye) 和居民負擔約5000億(yi) 元。

    三是提高低收入群體(ti) 收入,大力促進消費需求。

    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擴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充分發揮財稅政策作用,增加財政補助規模,重點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進一步增加對農(nong) 民的補貼,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糧食直補、農(nong) 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nong) 機具購置補貼四項補貼1230.8億(yi) 元,增加200.4億(yi) 元,增長19.4%,支持較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jia) ,增加農(nong) 民收入。提高城鄉(xiang) 低保補助水平,春節前向城鄉(xiang) 低保等困難家庭發放一次性補助,增加企業(ye) 退休人員基本養(yang) 老金,提高優(you) 撫對象等人員撫恤補貼和生活補助標準,安排資金2208.33億(yi) 元。推進事業(ye) 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同時,增加財政投入,帶動和引導消費需求,實施家電和汽車下鄉(xiang) 補貼政策,增加糧食、石油、有色金屬、特種鋼材等重要物資儲(chu) 備,安排資金1033.41億(yi) 元。

    四是進一步優(you) 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

    支持農(nong) 村改革與(yu) 發展,中央財政用於(yu) “三農(nong) ”支出安排7161.4億(yi) 元,增加1205.9億(yi) 元,增長20.2%。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財政用於(yu) 教育、醫療衛生、社會(hui) 保障、就業(ye) 、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麵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直接相關(guan) 的民生支出安排7284.63億(yi) 元,按可比口徑增加1653.34億(yi) 元,增長29.4%。嚴(yan) 格控製一般性支出,進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五是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加大科技投入,中央財政安排科學技術支出1461.03億(yi) 元,增加297.74億(yi) 元,增長25.6%。促進企業(ye) 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安排200億(yi) 元技改貼息資金,引導增加銀行貸款,重點支持行業(ye) 振興(xing) 規劃項目等。增加節能減排投入,安排資金495億(yi) 元,支持節能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產(chan) 能等方麵。穩步推進資源有償(chang) 使用製度和生態環境補償(chang) 機製改革。改革完善資源稅製度,促進資源合理利用。扶持中小企業(ye) 發展,安排資金96億(yi) 元。加快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