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將再次醞釀格局巨變

發布日期:2009-04-30

來源: 投資者報

    在經過一段時期的相對沉寂之後,水泥行業(ye) 或將再次醞釀足以影響行業(ye) 格局的巨變。
  4月16日,中國中材集團公司(下稱中材集團)宣布,2009年公司將攜110億(yi) 元資本金參與(yu) 行業(ye) 競爭(zheng) ,其中過半資金將用於(yu) 並購,並將在年內(nei) 完成對冀東(dong) 水泥(000401)的收購。而就在半個(ge) 月之前,中國建材集團剛剛宣布了用3年時間將產(chan) 能擴充到3億(yi) 噸,力爭(zheng) 行業(ye) 第一的發展規劃;行業(ye) 龍頭海螺水泥(600585)(600585.SH)也不甘示弱,4月8日與(yu) 陝西禮泉簽下43億(yi) 元大單,繼續擴大產(chan) 能。
  這一切的根源來自4萬(wan) 億(yi) 政府投資。在刺激水泥需求大增的同時,無疑也將引爆新一輪水泥行業(ye) 之爭(zheng) 。
  近年來,水泥行業(ye) 的競爭(zheng) 日趨激烈,冀東(dong) 水泥散點式擴張遍地開花卻老家不保;金隅集團、中國建材、中材集團紛紛發力環渤海;北方水泥的組建加劇東(dong) 北市場爭(zheng) 奪;中國建材南北並舉(ju) ,力爭(zheng) 產(chan) 能第一;海螺水泥穩守東(dong) 南,擴軍(jun) 西部;西北地區中材集團先到稱王,坐擁賽馬實業(ye) (600449),虎視祁連山(600720),盈利豐(feng) 厚;西南地區拉法基領銜,眾(zhong) 巨頭群雄逐鹿災後重建。從(cong) 東(dong) 南沿海到華北,再到東(dong) 北、西北和西南,水泥行業(ye) 競爭(zheng) 的戰火隨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推進而逐步轉移,大小戰場遍布全國。
  在中央拋出4萬(wan) 億(yi) 元投資計劃後,幾個(ge) 經濟大省隨即推出了各省各區域的基建計劃。中國建材總裁曹江林認為(wei) ,中央和地方基建投資預計將使2009年全國水泥需求重新拉高至8%左右的增幅,總量將從(cong) 2008年的13.9億(yi) 噸,上升為(wei) 15億(yi) 噸。而同時,由於(yu) 我國水泥行業(ye) 與(yu) 國際相比還很落後,新型幹法僅(jin) 占到總產(chan) 能的56%,有大量的落後產(chan) 能需要淘汰,而這其中隱藏著大量的並購整合機會(hui) 。
  “未來兩(liang) 年,水泥行業(ye) 將掀起並購熱潮。”中國水泥協會(hui) 副理事長在接受《投資者報》采訪時明確表示。幾年前,我國水泥行業(ye) 還是以落後工藝和小企業(ye) 為(wei) 主,現在已經慢慢開始以新型幹法技術為(wei) 主導,以大企業(ye) 為(wei) 主導。但目前大企業(ye) 主導還遠遠不夠,大企業(ye) 占的比重還遠遠不足,集中度太低。他稱,“水泥行業(ye) 開始進入一個(ge) 並購整合的時代,整合才剛剛開始。”

東(dong) 南——老大爭(zheng) 奪戰

  近兩(liang) 年,水泥行業(ye) 龍頭一直是海螺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爭(zheng) 奪的焦點。海螺水泥是之前當之無愧的行業(ye) 王者,但中國建材攜央企資質,趕超的勢頭猛烈。
   重組聯合是中國建材在水泥行業(ye) 的主要成長路徑和擴張方式。2007年9月26日,由中國建材牽頭,聯合尖峰集團(600668)、江西水泥(000789)等共同組建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南方水泥主攻“東(dong) 南經濟區”,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和湖南;而中國建材水泥業(ye) 務之前主要是依托其控股公司中聯水泥。中聯水泥是淮海經濟區最大的水泥企業(ye) ,原有的產(chan) 能主要分布在蘇北、魯南、皖北,具有2300多萬(wan) 噸水泥產(chan) 能,是國家重點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集團之一。兩(liang) 者對位於(yu) 安徽的海螺水泥形成南北夾擊的態勢。
  中國建材牽頭成立南方水泥後,即宣布將通過並購及聯合重組等方式,對東(dong) 南經濟區的部分水泥企業(ye) 進行整合,以盡快搶占該區域市場,最終占據40%~50%的市場份額。據悉,中國建材已先後與(yu) 華東(dong) 地區的30餘(yu) 家水泥企業(ye) 簽訂收購意向書(shu) 或框架協議。
  海螺水泥目前主要的市場在華東(dong) 和華南,其中將近70%市場在華東(dong) 地區,30%在華南。業(ye) 內(nei) 分析,如果海螺有意將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市場連為(wei) 一片,未來在東(dong) 南經濟區,尤其是江西和湖南,與(yu) 南方水泥的衝(chong) 突不可避免。
  憑借國家政策支持、資金支撐和產(chan) 業(ye) 基礎,中國建材已在淮海經濟區和南方地區的水泥市場占據了龍頭地位,總產(chan) 能從(cong) 2006年上市之初的1000萬(wan) 噸激增到1.2億(yi) 噸,占全國總產(chan) 量的9%左右,與(yu) 海螺已在伯仲之間。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誌平4月1日表示,公司計劃未來3年內(nei) 將水泥產(chan) 能提高到3億(yi) 噸,其中南方水泥產(chan) 能達1.5億(yi) 噸。
   不過,目前中國建材的猛烈擴張也遭遇了一些問題。分析人士認為(wei)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南方水泥目前仍隻是一個(ge) 鬆散的聯合體(ti) ,正在進行的內(nei) 部整合任務艱巨,強力擠進浙江,卻遭遇產(chan) 能過剩危機。

華北——冀東(dong) 爭(zheng) 奪戰

  “得冀東(dong) 者得天下。”在環渤海經濟區迎來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的新一輪經濟增長機遇後,水泥行業(ye) 就有了這樣一個(ge) 說法,盡管有些誇張,但卻實實在在地表明了包含濱海新區和曹妃甸工業(ye) 區在內(nei) 的環渤海區域建設對水泥行業(ye) 發展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yi) 。
  受限於(yu) 水泥行業(ye) 300公裏的運輸半徑,甚至有人認為(wei) ,想在環渤海經濟發展中受益,唯一的機會(hui) 就是聯手冀東(dong) 水泥。對冀東(dong) 水泥垂涎的包括海螺水泥、中材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等。
  針對冀東(dong) 水泥的爭(zheng) 奪可稱一波三折。海螺水泥很早就對冀東(dong) 水泥表示了興(xing) 趣,意圖借機殺入華北市場。2007年6月,冀東(dong) 水泥擬向機構投資者增發25000萬(wan) 股。當時曾有消息稱,海螺水泥參與(yu) 冀東(dong) 增發的事情已經基本敲定,冀東(dong) 水泥將分給海螺水泥2000萬(wan) 左右的股份。
  在中國建材控股的南方水泥掛牌成立不足半月,2007年10月8日,中國建材集團與(yu) 唐山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與(yu) 唐山企業(ye) 共同完成對華北、東(dong) 北地區水泥企業(ye) 的重組和整合,聯合組建北方水泥公司。當時,唐山市國資委透露,有意向的合作企業(ye) 包括冀東(dong) 水泥。
  僅(jin) 僅(jin) 半個(ge) 月之後,另一建材央企中材集團也與(yu) 唐山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表達了在水泥業(ye) 務方麵與(yu) 唐山市合作的意向,中國建材冀東(dong) 戰略宣告流產(chan) 。3個(ge) 月後,中材集團與(yu) 唐山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唐山市人民政府原則同意中材集團或其所屬的上市公司采用直接增資的方式對冀東(dong) 水泥集團實現控股。中材集團將通過直接增資方式、或上市公司增資方式控股冀東(dong) 水泥集團,同時用三年時間,投入資金不少於(yu) 130億(yi) 元,使其年生產(chan) 能力達到1.3億(yi) 噸、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yi) 元。

  不過,整整一年,中材集團入主自公告後再無下文,而冀東(dong) 水泥的擴張卻突飛猛進。據粗略統計,目前,冀東(dong) 水泥總產(chan) 能已達到4000萬(wan) 噸。據說冀東(dong) 水泥的規劃是,在2010年即達到水泥產(chan) 能超過1億(yi) 噸,成為(wei) 中國水泥龍頭之一。
  即便如此,中國水泥協會(hui) 副理事長仍認為(wei) ,冀東(dong) 與(yu) 中材“也不是沒有再合作的可能。”而在4月16日中材股份董事長譚仲明再次表示,“年內(nei) 有望完成收購冀東(dong) 水泥。”
  如果冀東(dong) 水泥最終拒絕中材好意,繼續單幹,還要小心自己的根據地華北。冀東(dong) 水泥的外延式擴張戰略正在給競爭(zheng) 對手提供了發展空間。其在京津唐的主要對手金隅集團自收購太行水泥(600553)後,已經迅速成長,目前該公司還有400萬(wan) 噸左右的產(chan) 能在河北地區在建,發展勢頭直逼冀東(dong) 水泥。

東(dong) 北——亞(ya) 泰三省保衛戰

  2009年3月6日,中國建材、遼源金剛水泥集團與(yu) 弘毅投資在京簽署出資協議,共同出資設立北方水泥有限公司。與(yu) 南方水泥和中聯水泥絕對控股不同,北方水泥采取了產(chan) 業(ye) 資本和金融資本合作的方式,將采取分步增資的方式滾動發展,力爭(zheng) 三年內(nei) 使水泥產(chan) 能達到5000萬(wan) 噸。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水泥將重點麵向東(dong) 三省、內(nei) 蒙古等地區,與(yu) 最初聯合冀東(dong) 立足華北的設計大相徑庭。有關(guan) 專(zhuan) 家指出,中國建材的北方水泥所在區域,水泥需求正以兩(liang) 位數高速增長,發展潛力巨大。中國建材搶得先機,將演繹一場北方地區聯合、重組大戲。
  北方水泥的成立將讓東(dong) 北水泥市場的競爭(zheng) 更加激烈。而亞(ya) 泰水泥是東(dong) 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chan) 企業(ye) ,公司占據了吉、黑兩(liang) 省的長吉經濟帶、哈大齊經濟帶兩(liang) 個(ge) 經濟帶的主要市場,其中長春市場的占有率達70%、哈爾濱市場的占有率達40%。春節前後,亞(ya) 泰水泥雙陽、明城、哈爾濱三條水泥生產(chan) 線陸續點火投產(chan) ,亞(ya) 泰集團(600881)的新型幹法水泥生產(chan) 線將由原來的7條增加到10條;2009年,亞(ya) 泰集團水泥、熟料產(chan) 能合計將達到2145萬(wan) 噸,產(chan) 能提高54%以上。
  在自建生產(chan) 線同時,區域整合一直是亞(ya) 泰集團拓展市場、提高產(chan) 能的重要戰略,通過兼並收購來整合區域內(nei) 小型水泥企業(ye) ,進一步提升區域市場話語權,也被規劃為(wei) 近兩(liang) 年亞(ya) 泰集團產(chan) 業(ye) 擴張的重要戰略之一。
  此外,河北老大冀東(dong) 水泥在遼寧,與(yu) 天瑞水泥、山東(dong) 水泥呈三足鼎立之勢,三家在當地的產(chan) 能規劃都超過1000萬(wan) 噸;在吉林,冀東(dong) 同樣規劃產(chan) 能1000萬(wan) 噸,居於(yu) 亞(ya) 泰集團、賓州水泥、金剛水泥之後。

西北——祁連山爭(zheng) 鬥戰

  目前,中材集團正在逐步推進“西北戰略”。4月16日,中材股份董事長譚仲明已經表示,公司今年的資本性開支將達到110億(yi) 元,較去年增加69%,其中超過一半以上的資金用於(yu) 並購重組。而公司正在洽談中的水泥項目產(chan) 能已超過5000萬(wan) 噸。
  5年前,中材股份並購了陝西漢江建材,以此為(wei) 基礎組建了中材水泥,邁入水泥製造領域,此後,通過自建和並購天山股份(000877)、賽馬實業(ye) ,其水泥產(chan) 業(ye) 實現了從(cong) 0到3200萬(wan) 噸的飛躍。中材在新疆地區市場占有率約50%,在寧夏市場占有率達60%。其中,天山股份占據了新疆地區45%的份額,賽馬實業(ye) 則占據了45%的寧夏市場。
  中材集團預計到2010年,水泥年產(chan) 能將超過1億(yi) 噸。
  祁連山是西北地區今後爭(zheng) 奪的焦點,其在甘肅地區市場占有率非常可觀。該公司2008年主營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45%,淨利潤同比增長30倍,是上市公司中利潤增長最快的一個(ge) 。
  在控股冀東(dong) 水泥失利後,中國建材轉向地處西北的祁連山水泥,並一度和祁連山水泥達成了合作協議,但最終由於(yu) 各種原因,目前也以失敗告終;而中材集團也正在積極籌劃對西北水泥龍頭祁連山和ST秦嶺的並購;海螺則曾通過二級市場大幅增持祁連山股份。
  中材集團積極在西北建線,其目的是對祁連山施壓,並意圖通過參與(yu) 定向增發實現與(yu) 其的戰略合作。由於(yu) 祁連山的增發條款鎖定的僅(jin) 僅(jin) 是參股權,中材所堅持的控股權可能以參與(yu) 祁連山控股股東(dong) ——甘肅祁連山建材控股有限公司增資擴股的形式完成。有分析人士指出,祁連山未來的戰略合作方目前還不明朗,中材集團、中國建材、海螺水泥都有參與(yu) 的可能。
  而海螺水泥在主動減持祁連山股票後,隨即與(yu) 甘肅省政府達成協議,將在甘肅西部新建幾家水泥工廠。2008年9月13日,平涼海螺水泥項目在平涼市崆峒區開工建設,這是海螺水泥首次在北方建立生產(chan) 線。今年,海螺加大了在陝西的投資力度,繼1月18日在陝西千陽投資20億(yi) 元後,4月8日,海螺水泥再與(yu) 陝西禮泉簽下43億(yi) 元大單,擬在禮泉建設兩(liang) 條水泥熟料生產(chan) 線。目前,海螺在陝西形成“平涼-千陽-禮泉”的一字型布局,並在為(wei) 其向“關(guan) 中-天水”經濟帶進軍(jun) 打下基礎。

西南——災區重建戰

  “西部水泥企業(ye) 競爭(zheng) 的餘(yu) 地在於(yu) 價(jia) 格好,比東(dong) 部高出數倍,有些地區甚至高出10倍以上。由於(yu) 市場好,水泥供不應求,西部1噸水泥的利潤相當於(yu) 東(dong) 部生產(chan) 1噸水泥的價(jia) 格。”中國水泥協會(hui) 副理事長向《投資者報》表示,他最看好正處於(yu) 成長期的西北、西南地區水泥行業(ye) 的發展前景。
  據悉,目前整個(ge) 西南地區,拉法基占據區域絕對優(you) 勢,其他如亞(ya) 洲水泥、四川本地企業(ye) 峨眉山、力申,都是在某個(ge) 省份占據一定數額,擁有相對優(you) 勢。
  “但到明年年底,這一局麵就可能被打破。因為(wei) ,目前國內(nei) 幾家大企業(ye) 華新、冀東(dong) 、海螺都已進入西南地區,開始建設了。這一地區將很有看頭。”中國水泥協會(hui) 副理事長預測,明年西南區域競爭(zheng) 將更加激烈。
  其中,拉法基很早就定下南下四川的戰略,其在中國的產(chan) 能將很快突破4000萬(wan) 噸。以海螺水泥為(wei) 代表的全國性龍頭,正向中西部邁進擴張的腳步。在2009年內(nei) ,海螺水泥在四川、甘肅、重慶、貴州投建的7條大型水泥生產(chan) 線都將陸續建成投產(chan) 。其中,該公司計劃將四川達州和廣元、甘肅平涼以及重慶的四個(ge) 項目的水泥和水泥熟料日產(chan) 能各增加4500噸。
  另外,華新水泥也在積極對四川省內(nei) 進行部署。據了解,華新水泥通過設於(yu) 宜昌的分公司沿長江水道運往重慶的銷售通道早已打開。華新水泥在重慶涪陵的日產(chan) 4600噸熟料水泥生產(chan) 線項目、在四川渠縣的日產(chan) 4600噸熟料水泥生產(chan) 線項目於(yu) 去年4月、6月相繼開工建設。
  繼海螺、華新之後,冀東(dong) 也調整戰略,直奔四川災後重建而去,試圖從(cong) 中分得一塊蛋糕。
  根據預測,2008年底,四川將新增水泥產(chan) 能1660萬(wan) 噸,2009年上半年將新增1110萬(wan) 噸,下半年則將集中放量4110萬(wan) 噸,2010年全年還將有1420萬(wan) 噸的產(chan) 能釋放。到目前,四川已有70餘(yu) 個(ge) 新型幹法水泥項目獲批並且開始興(xing) 建,如果全部建成投產(chan) ,四川將新增水泥產(chan) 能9000多萬(wan) 噸。但專(zhuan) 家預計,由於(yu) 巨大的需求和一些落後產(chan) 能的淘汰,未來三年四川地區的水泥產(chan) 能仍不會(hui) 過剩。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