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ye) 要加強自主創新。”“水泥行業(ye) 必將迎來‘無球化時代’”……日前,在“2009中國水泥工業(ye) 粉磨技術高峰論壇”上,嘉賓們(men) 各自闡述自己的觀點,引起了與(yu) 會(hui) 代表的高度關(guan) 注。 當天的論壇上,天津院、南京院、合肥院、南京蘇材、中信重工、宏基重工等百餘(yu) 家企業(ye) 的近500名代表共聚一堂,共同交流水泥粉磨技術,探討水泥粉磨工藝未來發展趨勢。原國家建材局局長、中國水泥網總顧問王燕謀,中國水泥協會(hui) 副會(hui) 長曾學敏,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科技部部長周清浩,江蘇省建材工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聶長蘭(lan) ,中國中材國際執行副總裁季尚行,粉磨專(zhuan) 家、合肥院粉磨所副所長鄭青等嘉賓出席本屆論壇並致辭。 研磨技術不斷更新 據原國家建材局局長、中國水泥網總顧問王燕謀介紹,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泥工業(ye) 節能粉磨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全麵更新。 20世紀70年代,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公司將立磨(輥式磨)經改進後用於(yu) 生料粉磨,使生料磨係統每噸生料電耗降低到20千瓦時;日本小野田水泥公司發明Osepa高效選粉機使選粉效率大幅度提高。20世紀80年代,德國洪堡公司與(yu) 伯力鳩斯公司合作,開發出擠壓磨(輥壓磨);美國福勒公司推出擠壓磨Osepa高效選粉機——球磨的水泥半終粉磨係統,該係統可使水泥粉磨係統電耗節省30%。 隨著國際節能粉磨技術迅速發展,我國水泥行業(ye) 也在加快粉磨技術的開發進程。如購買(mai) 外國粉磨設備、引進外國粉磨設備設計和製造技術、自主開發節能粉磨技術等。他指出,圍繞節能減排這個(ge) 主題,水泥工業(ye) 粉磨技術特別是水泥粉磨技術仍在發展,尚有很大開發潛力,無論是單機還是粉磨係統都可進一步創新。為(wei) 取得更大的突破,除技術開發外,還應加強理論研究。 自主創新是發展關(guan) 鍵 王燕謀在發言中說,從(cong) 水泥行業(ye) 近30年的發展情況看,水泥行業(ye) 自主創新主要有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管理創新,另一個(ge) 是技術創新,兩(liang) 者密切相關(guan) ,缺一不可。 當前水泥行業(ye) 東(dong) 部地區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大,國內(nei) 需求和出口減少、產(chan) 量過剩、市場競爭(zheng) 激烈、企業(ye) 利潤下降,少數企業(ye) 甚至在微利或虧(kui) 損狀態下運行;在中西部的有些省、區,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建設過於(yu) 集中,生產(chan) 能力將超過當地需求量,不久的將來勢必引發無序競爭(zheng) ;另外,目前我國尚存的39%%立窯等落後生產(chan) 能力,要靠政府監管和合理布局發展新型幹法進行淘汰,任務非常艱巨。 解決(jue) 水泥行業(ye) 當前存在的問題,要由政府通過利率、稅收等政策進行調控,通過信息發布等進行引導,按環保、資源、能源和反壟斷等方麵的法律法規進行監管;另一方麵要由企業(ye) 進行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合理布局、降低成本、改善質量、搞好服務、提高市場競爭(zheng) 能力。 “無球化時代”必將到來 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科技部部長周清浩主持了立磨技術交流專(zhuan) 場討論,張誌宇、鄭青、沈重董曉冬等立磨專(zhuan) 家共同參與(yu) 了立磨技術交流專(zhuan) 場。合肥院專(zhuan) 家指出,輥壓機代替球磨機是立磨裝備發展的必然趨勢,水泥行業(ye) 必將迎來“無球化時代”。 周清浩在做總結時指出,粉磨技術裝備企業(ye) 必須肩負起自己的社會(hui) 責任,提高產(chan) 品質量和服務,降低產(chan) 品價(jia) 格,國產(chan) 粉磨裝備必將迎來興(xing) 盛的春天。 論壇還邀請了助磨劑、潤滑劑等領域優(you) 秀企業(ye) 代表前來演講。襄樊安格爾龍世宗教授指出,水泥助磨劑必須向多功能方向發展,僅(jin) 僅(jin) 作為(wei) 助磨的功能存在將失去市場。助磨劑的多功能化也將是助磨劑產(chan) 品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水泥設計院、研究院和設備製造商在消化吸收外國引進技術的基礎上,自主開發出不同規模的立磨、不同類型的高效選粉機和擠壓磨以及其他節能粉磨設備,目前技術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在粉磨裝備零部件生產(chan) 的細節與(yu) 精度上,國內(nei) 企業(ye) 還需要繼續努力。 隨著我國水泥工業(ye) 技術的不斷進步,粉磨工藝已經取得了驕人成績。專(zhuan) 家表示,2008年是水泥粉磨行業(ye) 的豐(feng) 收年,隨著多家單位實現5000噸/日水泥生產(chan) 線配套的立磨完全國產(chan) 化,萬(wan) 噸線配套立磨的國產(chan) 化技術攻克已經不再遙遠。同時,也有專(zhuan) 家表示,中國水泥工業(ye) 正從(cong) “旋窯時代”走向“粉磨時代”,盡可能少使用熟料,盡可能多使用工業(ye) 廢渣等混合材,這將是粉磨工藝發展的主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