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業形勢低迷 企業為何還招不到人?

發布日期:2009-05-20
作者:趙子龍 來源:水泥商情網

    進入4月以來,距離全國高校應屆畢業(ye) 生離校的日子越來越近,全國各地區紛紛舉(ju) 辦大型的招聘會(hui) ,場場爆滿,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上也反映出今年畢業(ye) 生的整體(ti) 就業(ye) 形勢。

    有關(guan) 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應屆畢業(ye) 大學生將達到610萬(wan) 人,加上曆年來沉積的還未就業(ye) 的480萬(wan) 往屆畢業(ye) 生,2009年需要就業(ye) 的大學生高達上千萬(wan) 人,其中水泥及相關(guan) 行業(ye) 就有數萬(wan) 人,就業(ye) 的生源隊伍十分龐大。

    受去年延續至今的金融危機的影響,東(dong) 部不少地區水泥企業(ye) 由於(yu) 市場的疲軟而發展緩慢,裁員的事情也時有發生。而中西部地區水泥行業(ye) 正快速發展,固定資產(chan) 投資總量不斷增加,水泥生產(chan) 線的建設也如火如荼,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將流向中西部地區。

    這些因素,使東(dong) 部地區的水泥企業(ye) 人才流動性加劇。筆者近日從(cong) 泥人網了解到,不少東(dong) 部地區水泥企業(ye) 在職人員向西部轉移的速度加快,“跳槽者”比比皆是。其中比例較高的是工藝工程師、機械工程師、設備管理及生產(chan) 管理。

    因此,盡管目前水泥行業(ye) 對人才的需求有一定增強,但從(cong) 總量上看,龐大的就業(ye) 人群將人才需求的增加量抵消。對於(yu) 就業(ye) 者來說,這絕不是一件好事情。但對用人單位來說,這也意味著企業(ye) 有了更多的選擇權。
如此一來,從(cong) 表麵上看,2009年水泥人才就業(ye) 難的問題仍然存在,而水泥企業(ye) 招工難的現象應該得到一定的緩解。

    然而據筆者了解,目前在金融危機和水泥行業(ye) 快速發展的複雜環境下,水泥行業(ye) 人才就業(ye) 形勢出現了一些較為(wei) 奇怪的現象。

    一種現象是,在不久前的相關(guan) 招聘會(hui) 上,筆者了解到,不少水泥企業(ye) 招聘生產(chan) 人員,簡曆看了幾十份,符合企業(ye) 要求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同時來自四川某地的一份政府資料稱,由於(yu) 企業(ye) 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生產(chan) 人員的緊缺已經影響到一部分水泥企業(ye) 不能滿負荷生產(chan) 。

    另一種現象是從(cong) 全國範圍看,目前四川、甘肅、山東(dong) 等地的一些建材行業(ye) 學校或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應屆畢業(ye) 生,已經出現遭“搶奪”的現象。而不尋常的是,在此之前,其中有很多企業(ye) 曾明確表示不會(hui) 招收應屆畢業(ye) 生。

    西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盧忠遠教授給筆者介紹道,目前該校建材類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已經是供不應求的狀態。盡管到7月份畢業(ye) 生才會(hui) 離校,但到目前為(wei) 止,上述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除個(ge) 人不願意就業(ye) 的,已經100%簽訂了就業(ye) 協議。

    “學生很緊俏,現在仍有不少企業(ye) 到學校要人,可是已經要不到了,我們(men) 也沒有辦法。”盧院長這樣說道。

    一方麵企業(ye) 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麵學校人才又被“哄搶一空”,這是兩(liang) 個(ge) 非常矛盾的現象。

    筆者分析,從(cong) 學校來看,盡管一些建材行業(ye) 學校的學生受到企業(ye) 追捧,但並不能完全代表目前水泥行業(ye) 人才的需求狀況。從(cong) 學科設置上可以看出,受到企業(ye) 追捧的學校,多數是在人才培養(yang) 上和企業(ye) 實際需要切合的。

    目前還有相當一部分院校屬於(yu) “關(guan) 門辦學”,不與(yu) 企業(ye) 和行業(ye) 溝通,也對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企業(ye) 需求缺乏認識,培養(yang) 出來的學生不能適應水泥廠的實際工作。企校聯合、訂單培養(yang) 等模式很多成為(wei) 形式,並沒有落到實處,導致企業(ye) 招聘時望而卻步。

    另一方麵,隨著我國新型幹法水泥行業(ye) 發展速度的加快,使新型幹法水泥人才十分匱乏。學校培養(yang) 新型幹法水泥人才的速度無法跟上產(chan) 業(ye) 發展的速度,盡管中國水泥協會(hui) 新型幹法水泥分會(hui) 主張對現有人才進行培訓,也在這方麵做了許多工作,然而這項工作目前仍任重道遠。這也解釋了即使是應屆畢業(ye) 生,在水泥廠工作經驗不足,但由於(yu) 是新型幹法水泥人才,仍然被水泥企業(ye) 哄搶一空的原因。

    此外,在金融危機下,盡管一些企業(ye) 選擇裁員降低成本,但國內(nei) 一些水泥龍頭企業(ye) 趁此時機實施人才抄底,積極儲(chu) 備人才。學校畢業(ye) 生也願意到大企業(ye) 去發展,而中小水泥企業(ye) 就普遍遇到招人難的現象。

    基於(yu) 這些原因,有行業(ye) 人士認為(wei) ,目前水泥企業(ye) 招人難的現象仍然存在,如何實現水泥企業(ye) 和院校的真正對接,促進資源與(yu) 渠道整合,仍將是水泥行業(ye) 人才培養(yang) 的熱點話題。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