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國家隊”調整,“60強”誰上誰下?
60強名單醞釀變化
在4月初舉(ju) 行的中國國際水泥峰會(hui) 上,中國水泥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向媒體(ti) 透露,國家重點扶持的60家水泥企業(ye) 名單很快將作出調整。
“60強”的正式名稱是“60戶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水泥企業(ye) (集團)”。由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以“發改運行〔2006〕3001號”文件形式,於(yu) 2006年12月31日正式公布。
國家公布水泥“60強”企業(ye) 名單,其意圖是“在結構調整工作中更好地體(ti) 現突出重點、有保有壓、區別對待、扶優(you) 限劣的政策”。而由選拔“60強”的過程,則是“經由省級發改委和經貿委等部門推薦、行業(ye) 協會(hui) 組織評審、綜合平衡”,而最後確立的。
進入“全國水泥60強”,當時有四個(ge) 主要標準:1、總體(ti) 符合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和水泥工業(ye) 發展規劃布局;2、生產(chan) 工藝主體(ti) 為(wei) 新型幹法,企業(ye) 規模較大,區域市場調控能力較強,經營業(ye) 績優(you) 良,發展前景好;3、依法經營並有較強社會(hui) 責任感的大型企業(ye) (集團);4、有利於(yu) 鼓勵這些大型水泥企業(ye) 兼並、重組、聯合,迅速提高生產(chan) 集中度,優(you) 化資源配置,帶動水泥行業(ye) 結構調整。
由此標準可以看出,能夠進入“60強”名單的企業(ye) ,都是行業(ye) 中實力強大的知名企業(ye) 。
對進入“60強”的水泥企業(ye) ,文件明確規定:“在開展項目投資、重組兼並時,有關(guan) 方麵應在項目核準、土地審批、信貸投放等方麵予以優(you) 先支持”。
“60強”在中國水泥行業(ye) ,既是一種榮譽,又可獲得政府、銀行支持,因此在行業(ye) 中有著很大的影響。據說水泥企業(ye) 融資,銀行首先要問就是“是不是60強”。
當時公布的60強企業(ye) 名單,分為(wei) “全國性大型水泥企業(ye) ”和“區域性大型水泥企業(ye) ”兩(liang) 種。全國性大型水泥企業(ye) 共12家,依次為(wei) 海螺、山水、三獅、華新、冀東(dong) 、中聯、亞(ya) 泰、中材、金隅、天瑞、Lewin乐玩、祁連山。其餘(yu) 48家為(wei) 區域性大型水泥企業(ye) ,基本上都是各省區水泥行業(ye) 的排頭兵。
2005年,進入“60強”的企業(ye) 占全國水泥總能力26%,占全國新型幹法水泥能力70%,占全國水泥企業(ye) 總資產(chan) 的38%、主營業(ye) 務收入的34%、利潤總額的58%。而到2008年,“60強”企業(ye) 水泥產(chan) 量已占到全國水泥總產(chan) 量的30.5%,其中僅(jin) “12強”就占全國水泥總產(chan) 量的18.6%。
據中國水泥協會(hui) 秘書(shu) 長孔祥忠介紹,國家重點支持的“60強”水泥企業(ye) ,從(cong) 重組聯合、提高生產(chan) 集中度、科技創新、優(you) 化資源配置、淘汰落後產(chan) 能、節能減排等各個(ge) 方麵,確實起到了帶動水泥行業(ye) 結構調整的巨大作用。
兩(liang) 年來,由於(yu) “60強”中已有16家企業(ye) 經過聯合重組,並入了大型集團。60戶以外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ye) 發展迅速,規模擴大,從(cong) 中型企業(ye) 成長大型企業(ye) 乃至區域龍頭企業(ye) 。另外,原在“60強”名單中的少數企業(ye) ,由於(yu) 經營不善等諸多原因,企業(ye) 下滑嚴(yan) 重,已經不具備國家重點支持條件,應該予以淘汰。因此,對“60強”企業(ye) 進行調整已是勢在必行。
新60強標準更加明確
中國水泥協會(hui) 會(hui) 長雷前治近日在一次行業(ye) 重要會(hui) 議上表示,新增加的60強企業(ye) ,主要看重組聯合的可能性,即看下一步在行業(ye) 的兼並重組中能夠起什麽(me) 作用,能不能起作用。如果按照這個(ge) 標準,企業(ye) 的實力是一個(ge) 方麵,有沒有兼並重組的能力、能不能在行業(ye) 結構調整中發揮作用更為(wei) 重要。應該說,這個(ge) 新的標準,彰顯了行業(ye) 主管部門乃至國家部委對於(yu) 加強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的決(jue) 心。
時隔兩(liang) 年,中國水泥行業(ye) 發生了很大變化,不但新型幹法水泥發展迅猛,行業(ye) 重組也獲得重大進展。在這兩(liang) 年中,“60強”企業(ye) 有16家通過重組進入了大型水泥集團,已經不作為(wei) 獨立企業(ye) 存在,自然要從(cong) “60強”名單中剔除。而在“60強”以外,有一些企業(ye) 成長迅速,規模壯大,成為(wei) 了新的區域龍頭企業(ye) 。
據孔祥忠介紹,這次調整“60強”名單,在一定有新企業(ye) 加入的同時,不排除有淘汰名單中原有企業(ye) 的可能。其淘汰標準,主要參考企業(ye) 的成長性,在這兩(liang) 年中產(chan) 能擴張未見明顯起色的企業(ye) ,將很有可能落選新名單。
“60強”新名單到底誰上誰下呢?據筆者了解,“下”的應當屬於(yu) 少數,如當時在60強中排名第43位秦嶺水泥,以其目前的經營狀況、高達的94%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和持續下滑態勢,又重組無望,恐怕難逃被“國家隊”淘汰的厄運。而哪些企業(ye) 將登上“60強”新名單,這個(ge) 就很有些懸念。
根據國家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到2010年末,水泥工業(ye) 結構調整的目標是前10位企業(ye) 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30%,前50家企業(ye) 生產(chan) 集中度達到50%。然而從(cong) 目前來看,除了總產(chan) 量集中度指標有所突破外,生產(chan) 集中度的提高還很不理想,遠未達到預期目標,中國水泥的行業(ye) 結構調整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因此對新進入60強企業(ye) 的要求更高,標準更嚴(yan) 。
新的調整名單據說要到8月份才能公布,相關(guan) 工作正在緊張進行,而有誌於(yu) 加入“國家隊”的企業(ye) 一定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申報。
“60強”新名單誰上誰下?
崛起於(yu) 2007年的“南方水泥”,毫無疑問將是新加入“60強”甚至“12強”的首選。
南方水泥是中建材集團成功打造中聯水泥之後,在水泥行業(ye) 的另一個(ge) 大動作。其“聯合重組”模式甫經亮相,即在江浙一帶掀起浪潮,以“敢為(wei) 天下先”著稱浙江的水泥企業(ye) ,爭(zheng) 相加盟這個(ge) 從(cong) 天而降的“中央軍(jun) ”,使南方水泥在短短一年時間內(nei) ,跨越幾省,把數十家大中型水泥企業(ye) 收入囊中,一躍成為(wei) 國內(nei) 新興(xing) 大型水泥集團企業(ye) 。
數據顯示,到2008年底,南方水泥年產(chan) 水泥熟料產(chan) 能已達5747萬(wan) 噸,位列海螺之後,在中國水泥行業(ye) 排名第二。且其發展勢頭並未止步,產(chan) 能還有衝(chong) 高的可能。
中建材旗下正在崛起的另一諸侯“北方水泥”,也是進入“60強”的有力競爭(zheng) 者。北方水泥雖然今年3月才宣告成立,但中建材醞釀已久,決(jue) 心極大,目標是覆蓋東(dong) 北和內(nei) 蒙市場,力爭(zheng) 三年內(nei) 使水泥產(chan) 能達到5000萬(wan) 噸,使“北方水泥”則成為(wei) 一個(ge) 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中大型水泥公司。
北方水泥成立後,立即兼並了年產(chan) 能465萬(wan) 噸的烏(wu) 蘭(lan) 水泥,而作為(wei) 股東(dong) 之一的遼寧金剛水泥也擁有產(chan) 能434萬(wan) 噸,二者相加,年水泥產(chan) 能已經達到近千萬(wan) 噸。而據業(ye) 內(nei) 傳(chuan) 聞,擁有409萬(wan) 噸產(chan) 能的蒙西水泥和分別擁有387萬(wan) 噸和200萬(wan) 噸產(chan) 能的金圓控股、佳木斯鴻基已有加盟北方水泥意圖。可以預見,以中建材的雄厚實力與(yu) 運作能力,在北方地區翻版一個(ge) “南方水泥”並非難事。“北方水泥”進入60強應在意料之中。
筆者注意到,短短兩(liang) 年間,中國水泥企業(ye) 確實變化較大。2006年年底的“全國性大型水泥企業(ye) ”排名依次為(wei) 海螺、山水、三獅、華新、冀東(dong) 、中聯、亞(ya) 泰、中材、金隅、天瑞、Lewin乐玩、祁連山。而到2008年底,按產(chan) 能計算的前12家企業(ye) 排名,已變成了海螺、南方水泥、中聯水泥、台灣水泥、冀東(dong) 、山水、華新、中材、天瑞、Lewin乐玩、拉法基、亞(ya) 洲水泥。不僅(jin) 僅(jin) 是排序有變化,而且有一些企業(ye) 已被擠出了第一梯隊。
由此看來,新的“60強”名單中,“全國性大型水泥企業(ye) ”的12強也將會(hui) 有不小的變化。
有消息稱,名列2008年產(chan) 能排名第12位亞(ya) 洲水泥(年產(chan) 能1429萬(wan) 噸)和峨勝水泥(年產(chan) 能418萬(wan) 噸),完全有可能進入“區域性大型水泥企業(ye) ”行列。他們(men) 的鮮明特點,是“近年來發展迅速”,而且具有行業(ye) 重組能力。
現在進入“60強”的意義(yi) 有多大?
雖然說“60戶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水泥企業(ye) (集團),2007年以來得到了政府在項目核準、土地征用、貸款資金方麵的有力支持”,但也有業(ye) 內(nei) 人士並不十分認可。一個(ge) 大型水泥企業(ye) 負責人就曾告訴筆者:“其實進不進60強已經不重要了,進去了也得不到多少支持”。
此話聽起來讓人有些訝異,細想想也頗有道理。
所謂“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水泥企業(ye) ”,得到的實惠卻並不多。拿“項目核準、土地征用”來說,這是地方政府的權限範圍。其中項目核準在省級廳局,並且是多頭審批。土地征用卻在地市甚至縣一級政府。因為(wei) 政績考核因素,政府擁有巨大的招商引資衝(chong) 動,對水泥這樣動輒投資幾億(yi) 、十幾億(yi) 的大項目永遠都熱烈歡迎。特別是地方政府,更是千方百計拉攏投資者,唯恐花落別家。因此,在近年水泥產(chan) 業(ye) 高速發展進程中,項目審批很少成為(wei) 問題。
筆者曾在行業(ye) 會(hui) 議上與(yu) 一個(ge) 負責水泥項目審批部門官員交談,在談到這個(ge) 區域水泥產(chan) 能可能過剩問題時,他認為(wei) 告誡別人不要再來投資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在新型幹法水泥比重還不高的情況下,就是要大量上馬新型幹法窯。同時,因為(wei) 批了的項目不能保證都能上,老去考慮已經批了多少沒有意義(yi) ,因此就必須不停的批。
各個(ge) 地方政府對項目的熱情更是高漲,牽涉到GDP增長,直接關(guan) 係政績工程和地方收入,想沒有積極性都難。至於(yu) 具體(ti) 到項目征地、拆遷、交通、水電等等事務,往往一路綠燈放行,大開方便之門,根本不需要依靠國家政策規定來支持。
銀行信貸支持似乎更不成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的“嫌貧愛富”是出了名的。投資新型幹法水泥的企業(ye) 一般都很有實力,而水泥行業(ye) 的整體(ti) 態勢和贏利狀況又十分理想,支持起來自然毫無滯阻,很少聽說有新幹法水泥項目得不到金融支持的。另外,除少數幾個(ge) 全國特大型水泥集團直接從(cong) 幾大銀行總行獲得授信額度外,大多數水泥項目都是從(cong) 各地分行、支行獲取支持,這些銀行的分支機構對水泥項目支持力度往往很大,而且並不受國家政策的約束。
筆者無意否定政府與(yu) 行協對“60強”企業(ye) 的支持力度,但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水泥項目由於(yu) 其特殊性,受到地方政府與(yu) 金融機構的熱捧。因此,所謂“政府在項目核準、土地征用、貸款資金方麵的有力支持”,其實際意義(yi) 確實不是很大。但進入“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水泥企業(ye) (集團)”行列,對水泥企業(ye) 而言,畢竟是國家其對實力、品牌乃至經營管理的一種肯定,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講,加入“中國水泥60強”,是一件榮譽大於(yu) 實惠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