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中國水泥網總顧問 王燕謀
2011年,中國水泥產(chan) 量20.8億(yi) 噸,人均產(chan) 量達1.6噸,大大超過了工業(ye) 發達國家在經濟高速增長期曾經達到過1噸左右的水平。去年,中國水泥新型幹法產(chan) 量占總產(chan) 量比例近90%,生產(chan) 技術基本實現由立窯、濕法窯和立波爾窯等落後技術向新型幹法先進技術的轉型升級。
中國水泥工業(ye) 取得了巨大進步,但當前麵臨(lin) 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市場競爭(zheng) 壓力,與(yu) 日俱增,必須進一步轉型升級。
近期,國務院發布和開始實施《工業(ye) 轉型升級規劃(2010~2015年)》,規定了工業(ye) 轉型升級的總體(ti) 思路、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為(wei) 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水泥工業(ye) 如何按規劃要求繼續轉型升級,既要有內(nei) 容又要有措施,還能具體(ti) 操作,須到生產(chan) 實踐中去尋找答案。本人根據所了解的情況,對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提些看法,僅(jin) 供參考。
認清發展形勢
現代水泥工業(ye) 發展經曆了新型幹法準備階段和新型幹法生產(chan) 大發展階段後,現在已進入一個(ge) 新型幹法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
準備階段的主要內(nei) 容是新型幹法裝備國產(chan) 化。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試驗新型幹法。當時國家工業(ye) 水平較低,水泥裝備基礎非常薄弱,新型幹法裝備的國產(chan) 化有一個(ge) 較長的過程。在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向國外購買(mai) 新型幹法成套設備建設日產(chan) 4000t和2000t熟料生產(chan) 線;引進和消化吸收外國16項新型幹法關(guan) 鍵裝備設計與(yu) 製造技術;不斷開發創新,自主建設日產(chan) 1000~2500t和4000~5000t熟料新型幹法國產(chan) 裝備示範生產(chan) 線。通過設計、科研和企業(ye) 等單位的密切合作和長期不懈努力,2000年前後基本實現日產(chan) 2500~5000t熟料新型幹法成套裝備國產(chan) 化。
全麵建設市場經濟體(ti) 製是準備階段的一個(ge) 重要方麵。隨著經濟體(ti) 製改革深入,投資體(ti) 製改革逐步到位。實行項目法人負責製。這就建立起投資行為(wei) 中“精打細算”的約束機製,克服了計劃經濟體(ti) 製“吃大鍋飯”的浪費弊端。
由於(yu) 裝備國產(chan) 化和投資體(ti) 製等主要問題的解決(jue) ,在生產(chan) 企業(ye) 、設計、科研和裝備企業(ye) 等單位的統力合作下,1996年和1997年海螺寧國水泥廠和山水山東(dong) 水泥廠相繼突破日產(chan) 2000t熟料生產(chan) 線低投資建設難關(guan) ;2003年海螺銅陵水泥廠和池州水泥廠先後突破日產(chan) 5000t熟料生產(chan) 線低投資建設難關(guan) 。低投資建設難關(guan) 的攻克為(wei) 水泥新型幹法在全國普遍推廣鋪平了道路。
在投資體(ti) 製改革不斷深化的同時,中國資本市場逐步形成並迅速發育壯大。國有企業(ye) 紛紛建立與(yu) 資本市場接軌的融資渠道,可自行募集資金用於(yu) 擴大生產(chan) 。同時,民營企業(ye) 快速發展,民間資本積累日益擴大,逐漸成長為(wei) 投資者。進入21世紀,各方投資者都看到水泥工業(ye) 技術轉型帶來的巨大商機已經成熟,將大量資金投向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建設,現代中國水泥工業(ye) 發展由準備階段開始進入生產(chan) 大發展階段。
從(cong) 2003年開始,在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和市場需求拉動下,全國各地從(cong) 東(dong) 部沿海到西部內(nei) 陸依次掀起前所未有的水泥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建設高潮,水泥產(chan) 量迅猛增長。2002年我國新型幹法水泥產(chan) 量為(wei) 1.1億(yi) 噸,占總產(chan) 量的15%。到2010年新型幹法水泥產(chan) 量猛增到16億(yi) 噸,占總產(chan) 量的85%。
新型幹法水泥產(chan) 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大批立窯等落後水泥企業(ye) 被淘汰。河北省鹿泉市是全國水泥界著名的“立窯水泥之鄉(xiang) ”,曾有166家立窯水泥企業(ye) ,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轉型升級,現在僅(jin) 有曲寨和金隅鼎鑫兩(liang) 家新型幹法水泥企業(ye) 。在新型幹法生產(chan) 大發展階段,當代水泥工業(ye) 基本實現了落後生產(chan) 方式轉為(wei) 新型幹法的第一次轉型升級。
當前,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已成全球共識。水泥工業(ye) 屬資源型產(chan) 業(ye) ,有害氣體(ti) 排放量較大。CO2氣體(ti) 排放量占全球人類總排放量的5%;NOX氣體(ti) 排放量僅(jin) 次於(yu) 火力發電、汽車尾氣,排名第三。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是水泥工業(ye) 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發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的號召,規定了生產(chan) 發展中節能和保護環境的一係列強製性指標。中國水泥行業(ye) 在生產(chan) 大發展進程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努力開發節能和環保技術,主動采取各種可持續發展措施,將現代化進程逐步提升到新型幹法可持續發展新階段,開始踐行當代水泥工業(ye) 的第二次轉型升級。
第二次轉型升級的主要內(nei) 容
水泥行業(ye) 第二次轉型升級的特征是以節約資源和環境友好為(wei) 目標,開發新技術、采取新措施,深化調整結構,實現生產(chan) 方式向更高層次轉變。當前,水泥企業(ye) 轉型升級的主要內(nei) 容有如下幾個(ge) 方麵:
1.推廣水泥窯低溫餘(yu) 熱發電
2010年我國已有692條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上建設低溫餘(yu) 熱發電裝置,占可設置生產(chan) 線的75%;已設置低溫餘(yu) 熱發電裝置的生產(chan) 線熟料產(chan) 量為(wei) 8.5億(yi) t,占當年新型幹法熟料產(chan) 量的68%;同年水泥企業(ye) 低溫餘(yu) 熱發電295億(yi) kWh,節省標煤991萬(wan) 噸;減排CO2 2378萬(wan) 噸。
2.水泥企業(ye) 協同處置城市廢棄物取得進展
金隅北京水泥廠已建成年處理10萬(wan) t城市工業(ye) 廢棄物作業(ye) 線和日處理600t汙水廠汙泥作業(ye) 線;海螺銅陵水泥廠建成日處理600t城市生活垃圾作業(ye) 線;廣州越堡水泥廠建成日處理600t汙水廠汙泥作業(ye) 線;上海金山水泥廠和湖北華新水泥廠也都相繼建成處置本地區各種廢棄物的作業(ye) 線。這些作業(ye) 線的成功投產(chan) 和高效運行,使水泥企業(ye) 協同處置廢棄物的工作有了良好的開端,在推廣中發揮著重要的示範作用。
3.開發節能減排型預分解窯燒成係統
2011年年末,海螺蕪湖水泥廠和銅陵水泥廠分別成功投產(chan) 了日產(chan) 12000t熟料預分解窯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生產(chan) 線燒成係統的預熱器、分解爐、燃燒器和熟料冷卻機等係列設備,按節能減排要求都作了改進。蕪湖廠日產(chan) 12000t熟料生產(chan) 線於(yu) 2011年12月26日完成的72小時達標考核結果是:回轉窯日產(chan) 量12046t;熟料工序電耗24.63 kWh/t,熟料熱耗2947kJ/kg。 2012年3月19日該生產(chan) 線實時監測的排放數據為(wei) :窯尾粉塵排放濃度25mg/Nm³;NOx濃度500mg/Nm3。應當指出的是,生產(chan) 線熱耗目前已達較低指標,在今後長期運轉中熱耗還將進一步下降;各種排放指標優(you) 異,特別是NOx的排放量遠低於(yu) 我國國家規定限值的800mg/Nm3,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節能減排型預分解窯燒成係統的技術開發已取得重大進展。
4.開發低電耗粉磨係統
水泥生產(chan) 的粉磨係統分生料粉磨係統和水泥粉磨係統兩(liang) 類。在現代水泥生產(chan) 中,這兩(liang) 類粉磨係統的工藝和裝備是不同的。我國新型幹法生料粉磨係統,早期曾是中卸磨閉路循環係統,近期都是立式輥磨係統,其電耗為(wei) 15~20kWh/t。最近已開發出電耗更低的粉磨兼烘幹的生料擠壓磨終粉磨係統。山水在全國最早采用該粉磨係統,長期運行的數據表明,其電耗為(wei) 10~12kWh/t,比立式輥磨係統更低。目前,生料擠壓磨終粉磨係統正在逐步推廣。
在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上常用的水泥粉磨係統有管磨閉路循環粉磨係統、擠壓磨預粉磨係統和立式輥磨預粉磨係統。為(wei) 降低電耗,近期國外已開發出水泥立式輥磨終粉磨係統,台資亞(ya) 東(dong) 武漢水泥廠已引進該種粉磨係統。為(wei) 妥善解決(jue) 立式輥磨終粉磨係統存在的水泥質量問題,中建材中聯公司已開發出水泥立式輥磨與(yu) 管磨聯合粉磨係統。立式輥磨的功能是粉磨,管磨的功能主要是改善產(chan) 品顆粒形態和級配。該係統既能降低電耗又能保證水泥質量,是一個(ge) 很好的技術構思。
5.開發新能源
2011年12月海螺濟寧水泥廠6×1.5MW微風發電項目的第一台發電機組順利吊裝完成,2012年3月六台機組全部投入運行,並入本廠電網用於(yu) 生產(chan) 。該項目是利用當地的微風資源開發3.5~20m/s風速的發電技術,為(wei) 水泥行業(ye) 可持續發展開辟新的途徑。中國水泥企業(ye) 利用自己條件開發新能源的工作已經起步。
6.開發脫氮技術
2010年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在《關(guan) 於(yu) 水泥產(chan) 業(ye) 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15年底全國水泥工業(ye) 的NOx排出量要比2009年減少25%。從(cong) 此,我國水泥工業(ye) NOx減排問題提上議事日程。水泥企業(ye) 減少NOx排放的方法有兩(liang) 種。第一是改進燒成係統中相關(guan) 設備,減少NOx的生成量;第二是增添脫氮裝置,降低廢氣中NOx的含量。目前已開發出的脫氮裝置有兩(liang) 種:一種叫選擇性催化還原法(即SCR);另一種是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即SNCR)。我國有關(guan) 單位正在修訂水泥企業(ye) NOx排放標準。如果采用第一種措施不能達標,就須增添脫氮裝置。所用脫氮技術,一般是SNCR法。中國中材已開發出SNCR法脫氮裝置,並成功應用於(yu) 本集團的湘潭水泥廠。我國水泥廠脫氮裝置的開發和應用已經啟動。為(wei) 降低NOx排放量,一般都盡可能采用第一種方法。
7.開發特種水泥
特種水泥是資源節約型工程結構材料,又是環境友好型工業(ye) 產(chan) 品。在我國已開發出的特種水泥分特種矽酸鹽水泥、鋁酸鹽水泥和硫鋁酸鹽水泥三大類。硫鋁酸鹽水泥熟料生產(chan) 比矽酸鹽水泥熟料可減排CO2量約30%,生產(chan) 中還可大量利用廢棄的低品位礬土和工業(ye) 廢渣。應用硫鋁酸鹽水泥時,在冬季施工中不須現場蒸氣養(yang) 護,在水泥製品生產(chan) 中不須蒸氣養(yang) 護工序,在泡沫輕質外牆保溫板生產(chan) 中不須壓蒸處理,可節省能源和縮短工期。在海洋工程中使用硫鋁酸鹽水泥不須海水侵蝕防護處理,可節約昂貴的防護材料和大量工時。當前。特種水泥的開發已得到越來越多科研、設計和生產(chan) 單位的重視。
8.優(you) 化水泥品種結構和熟料質量
在世界各國,按建築工程要求,通常都有一個(ge) 相應的高、中、低等級匹配的水泥品種結構。在工業(ye) 發達國家,建築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等級平均為(wei) C50~C60,相應的水泥品種結構是以52.5和62.5高等級水泥為(wei) 主。我國的混凝土使用等級平均為(wei) C30~C40,企業(ye) 相應生產(chan) 的水泥品種主要是32.5和42.5中低等級水泥。采用高等級混凝土可使工程構件截麵積減小。降低混凝土用量,減少水泥耗量,從(cong) 而節省資源和減少排放。因此,提高混凝土使用等級,增大高等級水泥比例,可推進全社會(hui) 的節能減排。我國混凝土使用等級低,高等級水泥比例較小,在這方麵具有很大節能減排的潛力。近幾年,隨著大型重要工程建設數量增多,我國高等級水泥生產(chan) 和銷售比例已有所提高。
為(wei) 生產(chan) 高等級水泥,須改善熟料質量,提高熟料等級。在生產(chan) 中、低等級水泥時,改善熟料質量可多摻混合材,減少熟料用量,進一步節能減排。當前,我國各廠的新型幹法水泥熟料質量正在不斷改善。優(you) 化水泥品種結構和熟料質量是水泥工業(ye) 和全社會(hui) 節能減排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麵。
9.延伸產(chan) 業(ye) 鏈
為(wei) 製作混凝土,1t水泥需配5t粗、細骨料。其消費量很大。我國混凝土骨料大都是民采,采集方法落後,造成礦山資源浪費、自然環境和河道破壞,後果很嚴(yan) 重。並且,細骨料自然資源越來越稀缺,急須尋找新的取代品。在節省資源、保護環境的國策指引下,一些水泥企業(ye) 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綜合利用本廠礦山和人力資源,延伸上遊產(chan) 業(ye) 鏈,開創混凝土骨料產(chan) 業(ye) 。為(wei) 進一步提高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些水泥企業(ye) 往往還整合本廠資源,延伸下遊產(chan) 業(ye) --商品混凝土。水泥企業(ye) 延伸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做法正在全國逐步展開。
10.全麵提高礦山開采水平
我國水泥礦山開采技術和管理已取得巨大進步。建成了能滿足千萬(wan) 噸級熟料基地生產(chan) 的現代化大型礦山;世界上最長的43km石灰石運輸長廊已投入運行;部分企業(ye) 通過計算機管理大大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率;少數企業(ye) 對礦山適時進行綠化植被,保持與(yu) 周邊環境相協調。然而,從(cong) 當前新型幹法水泥企業(ye) 的情況看,各礦山之間的技術和管理水平有較大差距。為(wei) 保護環境和節省資源,許多礦山須進一步提高開采技術、改善管理、做好植被和複墾工作。這也是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
11.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
2011年我國水泥工業(ye) 尚有占總產(chan) 量10%左右的的立窯落後產(chan) 能。立窯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質量低下,粉塵排放量很大,石灰石民采對環境破壞非常嚴(yan) 重,與(yu) 可持續發展背道而馳,必須淘汰。根據近年行之有效的經驗,淘汰立窯必須是政府依法行政和運用市場競爭(zheng) 機製雙管齊下。在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中,應加快速度,徹底淘汰立窯落後產(chan) 能。
除上述內(nei) 容外,企業(ye) 生產(chan) 和管理的信息化工作還須進一步加強。在新型幹法生產(chan) 大發展階段,由於(yu) 計算機控製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廣泛采用,水泥企業(ye) 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但與(yu) 國際先進水泥企業(ye) 相比尚有差距。在今後的轉型升級中水泥企業(ye) 仍應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隨著科技創新的進展,第二次轉型升級的內(nei) 容將不斷擴展和深化。
踐行轉型升級的保障措施
水泥行業(ye)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轉型升級中積累了許多經驗。總結這些經驗後得出,水泥企業(ye) 轉型升級須有如下保障措施。
1.正確把握企業(ye) 發展方向
在第一次轉型升級過程中,眾(zhong) 多立窯水泥企業(ye) 被淘汰,但有些立窯企業(ye) 能正確把握技術方向,盡力發展新型幹法,順利渡過了技術轉變的難關(guan) 並迅速壯大。如天瑞、Lewin乐玩和塔牌等企業(ye) 在轉型中發展成全國聞名的大中型新型幹法企業(ye) ,塔牌和天瑞還先後在境內(nei) 外成功發行股票,已成為(wei) 上市企業(ye) 。
20世紀90年代初,許多大中型水泥企業(ye) 都開展多種經營。不久,便發生變化,少數企業(ye) 陷入困境而無法自拔;許多企業(ye) 則能及時調整經營方向,確定主業(ye) ,重點發展水泥業(ye) 務。從(cong) 此獲得順利發展。
當前,水泥行業(ye) 正進行第二次轉型升級,麵臨(lin) 又一次發展方向的決(jue) 擇。各企業(ye) 能繼續正確把握方向,在新型幹法生產(chan) 的基礎上選擇節省資源、減少排放和保護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以適應新形勢,開創新局麵,繼續健康發展。
2.及時更新經營理念
在水泥行業(ye) 由計劃經濟向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20世紀80年代的國家重點大中型企業(ye) ,即產(chan) 品由國家統一分配的所謂統配企業(ye) ,大部分已被兼並重組,不複獨立存在但有小部分企業(ye) ,它們(men) 能及時轉變經營理念,由單一的產(chan) 品經營轉變為(wei) 產(chan) 品經營與(yu) 資本經營兩(liang) 者同時並舉(ju) ,較早地建立融資渠道,為(wei) 技術轉型創造了資金條件,成功實現經濟體(ti) 製轉型。從(cong) 而使自身獲得飛速發展。
在當前水泥行業(ye) 正進入第二次轉型升級時期,有些企業(ye) 已進一步更新經營理念,實行產(chan) 品經營、資本經營和可持續發展三者同時並舉(ju) ,使企業(ye) 發展更上一層樓。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hui) 後,海螺領導層隨即組織全廠幹部學習(xi) 全會(hui) “決(jue) 定”,動員職工樹立資本經營理念,在產(chan) 品經營的同時開展資本經營。1995年4月利用外資進行老廠改造;1995年7月兼並重組銅陵水泥廠;1997年在香港成功發行H股。資本經營促使企業(ye) 迅速擴張。近期,海螺領導層又引領職工樹立可持續發展經營理念,走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發展道路。建立了全國第一個(ge) 水泥窯純低溫餘(yu) 熱發電裝置、全國第一條水泥廠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作業(ye) 線、全國第一個(ge) 水泥廠微風發電場和世界第一條節能減排型日產(chan) 12000t熟料燒成係統。
3.堅持技術開發和創新
技術開發和創新是中國水泥企業(ye) 轉型升級的基礎,生產(chan) 與(yu) 科研相結合是技術開發和創新的重要措施。中國中材是由科研、設計和工程等單位改製而成,屬科技和工程服務型企業(ye) ,在水泥工業(ye) 現代化進程中實行產(chan) 研結合,開發出日產(chan) 2500t、5000t和10000~12000t熟料新型幹法工藝和成套設備,為(wei) 第一次轉型升級創造了技術條件。近期又開發出低溫餘(yu) 熱發電、協同處置城市廢棄物、汙水廠汙泥和水泥窯尾氣脫氮等環保技術,正推動著水泥行業(ye) 踐行水泥工業(ye) 第二次轉型升級。中建材的凱盛和合肥院在新型幹法技術開發中也都創建了重大業(ye) 績。目前,有些大型水泥生產(chan) 企業(ye) 已進入技術開發領域,並取得很多成果,這是水泥行業(ye) 創新體(ti) 係建設的可喜進步。在第二次轉型升級中,將有諸多課題需要解決(jue) ,技術開發任務仍十分艱巨。
水泥生產(chan) 企業(ye) 采用先進技術進行創新改造是水泥行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方麵。經曆了生產(chan) 大發展階段後,眾(zhong) 多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還須要改造,特別是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新形勢下更須進行技術創新。中建材南方公司兼並重組的企業(ye) ,雖然都采用新型幹法,但它們(men) 的工藝和設備參差不齊,按轉型升級要求都有差距。南方公司作為(wei) 整合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對被兼並企業(ye) 的生產(chan) 線分步進行了資源重組、創新改造。目前已初見成效,企業(ye) 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顯著提高。
4.兼並重組
兼並重組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常見的一種企業(ye) 行為(wei) ,可提高企業(ye) 集中度,有利於(yu) 建立正常的市場秩序,還可促進企業(ye) 的轉型升級。中共十四大決(jue) 定在我國實行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後,許多新型幹法企業(ye) 進行了兼並重組,取得了顯著效果。
2007年東(dong) 部地區浙江等南方各省水泥產(chan) 量過剩,水泥市場惡性競爭(zheng) 劇烈,水泥企業(ye) 全麵虧(kui) 損,生存困難。此時,中國建材成立南方水泥公司,兼並重組浙江等南方各省的困難企業(ye) ,在該地區形成由若幹大企業(ye) 主導水泥市場的格局,使市場秩序恢複正常,價(jia) 格回歸到合理水平。南方公司的生產(chan) 實踐表明,通過整合,使企業(ye) 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通過改造,使企業(ye) 節能減排,實現轉型升級。
在產(chan) 品產(chan) 量過度過剩時,企業(ye) 兼並重組在建立正常市場秩序方麵能發揮一定作用。但是。解決(jue) 產(chan) 量過剩的基本方法應當是政府監管下的市場機製,通過市場競爭(zheng) 進行優(you) 勝劣汰。
目前我國水泥企業(ye) 的兼並重組,主要是國有企業(ye) ,更多的是中央國有企業(ye) 對民營企業(ye) 的兼並,還應鼓勵以民營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的兼並重組,優(you) 化資產(chan) 結構,在水泥產(chan) 業(ye) 領域內(nei) 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優(you) 勢。
5.深化改革開放
體(ti) 製改革釋放了水泥工業(ye) 現代化的動力。水泥是競爭(zheng) 性行業(ye) ,又是一個(ge) 重要原材料產(chan) 業(ye) 。通過改革,已由單一的國有經濟改變成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和混合經濟共存的經濟體(ti) 製。國家重點支持的12個(ge) 大型水泥企業(ye) ,除民營企業(ye) Lewin乐玩外,都已改製成在境內(nei) 外發行股票的股份製公司。中國建材南方公司經過大規模兼並重組形成了混合經濟體(ti) 製的大型企業(ye) 。有些大型企業(ye) 通過職工持股或期權設置建立了有效的激勵機製和約束機製。水泥行業(ye) 產(chan) 權製度改革已取得巨大進展。
水泥企業(ye) 發行股票後都按證券交易所要求進行管理製度改革。如:建立職能分明的分級管理製度;按地區設立的分區管理製度;實施財務預算管理製度和內(nei) 控製度等等。重點大型水泥企業(ye) 通過改革都已初步建立適合本企業(ye) 情況的現代管理製度。
從(cong) 當前水泥行業(ye) 整體(ti) 情況看: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和混合經濟三種經濟體(ti) 製並存的經濟結構。促進了生產(chan) 力發展,加快了現代化進程。因此是合理的。水泥行業(ye) 經濟體(ti) 製改革雖已取得成效,但尚有不足之處,突出表現在各企業(ye) 之間的生產(chan) 技術經濟指標、環境保護水平和經濟效益的差別很大。這些差別的產(chan) 生由於(yu) 多種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企業(ye) 間改革的深度有很大不同。有些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製和約束機製,另一些則在管理製度上存在缺陷。為(wei) 解決(jue) 這些問題,須不斷深化改革,建立起適合自身的產(chan) 權製度和現代管理製度。
引進資金和技術是對外開放的一個(ge) 方麵,也是中國水泥工業(ye) 現代化的重要措施。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利用外資建設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進行示範,這對當時統一發展新型幹法的認識和提高國有企業(ye) 的市場競爭(zheng) 意識有很大幫助。購買(mai) 外國成套設備建設新型幹法生產(chan) 線租引進關(guan) 鍵設備設計與(yu) 製造技術,大大加快了新型幹法成套設備的國產(chan) 化進程,這對我國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當前,應當看到,西方工業(ye) 發達國家較早地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理念,已開發許多相應的先進技術,中國水泥行業(ye) 仍須繼續對外開放,學習(xi) 先進理念,引進先進技術。
改革開放是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取得成功的關(guan) 鍵性保障措施。在第二次轉型升級過程中仍須深化改革、堅持開放。
6.加強政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
中國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為(wei) 發展現代最先進的水泥新型幹法技術,1979年國家計委動用當時非常緊缺的外匯從(cong) 國外購買(mai) 兩(liang) 套日產(chan) 4000t熟料水泥新型幹法成套裝備建設生產(chan) 線。20世紀80年代國家計委又動用外匯支持引進新型幹法關(guan) 鍵裝備設計和製造專(zhuan) 利技術,大大加快了新型幹法裝備的國產(chan) 化進程。自2000年開始連續數年國家經貿委用“國債(zhai) 貼息”支持水泥企業(ye) 發展新型幹法生產(chan) ,促進21世紀初掀起新型幹法生產(chan) 建設高潮,推動水泥工業(ye) 技術結構的快速調整,實現第一次轉型升級。近期,許多水泥企業(ye) 建設了協同處置城市廢棄物和汙水廠汙泥作業(ye) 線,凡是能順利長期運行的作業(ye) 線都由當地政府的有效政策作後盾。水泥企業(ye) 開發新能源已有良好開端,為(wei) 進一步發展,須有相關(guan) 的政策支持。在第二次轉型升級的發展新階段,水泥企業(ye) 的節能環保技術開發和推廣,不僅(jin) 為(wei) 提高企業(ye) 效益,也是盡社會(hui) 責任,進一步加強政府政策引導和支持更有必要。
在當前形勢下,中國水泥行業(ye) 將麵臨(lin) 許多新挑戰和新機遇。讓我們(men) 在黨(dang) 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與(yu) 時俱進,踐行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為(wei) 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作出新貢獻,為(wei) 中國現代水泥工業(ye) 更加繁榮昌盛而奮鬥。(來源:中國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