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也需要一個高盛幫 借鑒美國官商學模式
中國極需要培育出像高盛這樣的機構,並由這些強大的機構構成中國強大的金融體(ti) 係,構成中國強大的經濟體(ti) 係,構成中國資本的效率與(yu) 實力,構成中國強大的綜合實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種人才選拔機製。
2006年5月30日,布什在白宮宣布,任命高盛主管保爾森接替斯諾出任美國下一任財政部部長。
巧的是,一個(ge) 月前,在高盛歐洲供職的布舒亞(ya) -博爾頓被布什總統任命為(wei) 白宮辦公室主任。
自此,高盛幫又一次進入美國最高決(jue) 策層。或者可以說,高盛幫將主導美國的財政金融政策。
高盛幫的能力再一次讓人震撼,同時,也給我們(men) 若幹啟示。
啟示一:官商學自由流動
華爾街投資銀行高盛更像一所優(you) 秀的學校,高盛的高管出任政府高官已有很長的曆史,而且十分優(you) 秀。克林頓時期的美國前財長魯賓即是原高盛主席。此外,高盛高管成為(wei) 學界領袖的亦有人在,薩默斯即是現任哈佛商學院院長,而高盛前任CEO約翰桑頓正在清華大學做教授。
顯然,這是美國式的人才選拔、培養(yang) 模式,也可稱為(wei) 高盛模式。
其流程為(wei) :
選技頂尖人才進入高盛→經曆嚴(yan) 格的訓練和鍛煉→經過殘酷的競爭(zheng) 上位→積聚社會(hui) 關(guan) 係、辦事經驗和財富→進入政界和學界→功成名就→反哺公司(對高盛有形和無形的幫助)。
商場如戰場,華爾街更是全球頂級高手的華山論劍,一流高手如此產(chan) 生。一流高手進入白宮,一流高手回校再培育高手。
高盛模式,確保了美國管理人才的優(you) 化配置,值得中國組織人事部門深思。
啟示二:官商學互動
作為(wei) 一個(ge) 高度市場化的國家,美國政府的國內(nei) 管治行為(wei) ,主要表現為(wei) 經濟政策;作為(wei) 一個(ge) 地球上的超級霸權,美國政府對全世界的領導,主要通過金融和貿易控製。這注定美國的政府必須深刻地理解經濟行為(wei) ,特別是商業(ye) 行為(wei) ,同時具有影響和主導的能力。這就必須使官商人才可以交流、溝通、互動。同時,美國的內(nei) 部、外部經濟政策和行為(wei) ,必須有法理、道理、情理的係統解釋,亦需要官、商、學三方的交流、溝通、互動。
中國儒家傳(chuan) 統中,有學而優(you) 則仕的曆史傳(chuan) 承,至今學習(xi) 成績好做了官的比比皆是。但是,商而優(you) 則仕的鳳毛麟角。商而優(you) 則學,那就更是對文化人的羞辱了。中國之學,學以致仕,而非學以致用,象牙塔裏隻出癡書(shu) 蟲。
中國雖然在搞市場經濟,卻沒有重商主義(yi) 傳(chuan) 統。資本在權力麵前還是一個(ge) 小丫環,為(wei) 了不做丫環還是用錢去找權。
啟示三:沒有強大的資本,就沒有強大的國家
在市場經濟前提下,資本的力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過去100年中,德國、日本、蘇聯都曾經強大過。但是,都不能像英國、美國那樣成為持久的全球霸權。原因很簡單,單純的軍事能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資本支撐,是不可能持續的。這就是為什麽這300年來,金融中心在倫敦和紐約。
美國的強大即是由強大的資本實力構成的,尤其是強大的金融資本實力。而這種實力就是由美國的商人銀行和投資銀行構成的。高盛,就是其中表表者。
筆者曾多次說過,中美之間不會也不可能發生軍事對決。倒是在50年內就會發生資本對決,即人民幣與美元的對決。這將是巔峰對決。敗者,將被淘汰出局,進入下一個百年等待。
換句話說,中國極其需要培育出像高盛這樣的機構,並由這些強大的機構,構成中國強大的金融體係,構成中國強大的經濟體係,構成中國資本的效率與實力,構成中國強大的綜合實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種人才選拔的機製。
自洋務運動以來,中國一直在改革開放。但是,官本位在傳統、道統、法統中的地位是這樣的堅固和崇高。這是中國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道高牆,這也是中國民族走向複興的根本障礙。
重官輕商,是所有法律和製度使然。改革的路依舊很長,這或許是最核心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