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他人的心理術

發布日期:2008-09-26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men) 常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景:你在與(yu) 別人爭(zheng) 論某個(ge) 問題,分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但就是不能說服對方,有時還會(hui) 被對方“駁”得啞口無言。這是什麽(me) 原因呢?

    心理學家認為(wei) ,要爭(zheng) 取別人讚同自己的觀點,光是觀點正確還不夠,還要掌握微妙的交往技術。心理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許多增強說服力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六種。

    1.利用“居家優(you) 勢”

    鄰居家的一棵大樹盤根錯節,枝葉茂盛,遮住了你家後園菜地的陽光,你想與(yu) 他商量一下這個(ge) 問題,是應該到他家去呢,還是請他到你家來?

    心理學家拉爾夫·泰勒等人曾經按支配能力(即影響別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學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後各取一等組成一個(ge) 小組,讓他們(men) 討論大學十個(ge) 預算削減計劃中哪一個(ge) 最好。一半的小組在支配能力高的學生寢室裏,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學生寢室裏。泰勒發現,討論的結果總是按照寢室主人的意見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學生。

    由此可見,一個(ge) 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比在別人的環境中更有說服力,在日常生活中應充分利用居家優(you) 勢,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辦公室裏討論事情,也應盡量爭(zheng) 取在中性環境中進行,這樣對方也沒有居家優(you) 勢。

    2.修飾儀(yi) 表

    你想上級在申請書(shu) 上簽字,你是不顧麻煩,精心修飾一下儀(yi) 表呢,還是相信別人會(hui) 聽其言而不觀其貌?

    我們(men) 通常認為(wei) ,自己受到別人的言談比受到別人的外表的影響要大得多,其實並不盡然。我們(men) 會(hui) 不自覺地以衣冠取人。有人通過實驗證明,穿著打扮不同的人,尋求路人的幫助,那些儀(yi) 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邊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3.使自己等同於(yu) 對方

    你試圖鼓動一夥(huo) 青年去清掃某塊地方,而他們(men) 卻情願到別的地方去,你怎樣引起他們(men) 的興(xing) 趣呢?

    許多研究者發現,如果你試圖改變某人的個(ge) 人愛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於(yu) 他,你就越具有說服力。例如,一個(ge) 優(you) 秀的推銷員總是使自己的聲調、音量、節奏與(yu) 顧客相稱。甚至身體(ti) 姿勢、呼吸等也無意識地與(yu) 顧客一致。這是因為(wei) 人類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傾(qing) 向。正如心理學家哈斯所說的:“一個(ge) 造酒廠的老板可以告訴你為(wei) 什麽(me) 一種啤酒比另一種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識淵博的,還是學識疏淺的,卻可能對你選擇哪一種啤酒具有更大的影響。”

    4.反映對方的感受

    你準備拜訪隔壁新搬來的一對夫婦,請他們(men) 為(wei) 社區的某項工程募捐,用哪種方法最好呢?

    平庸的勸說者是開門見山提出要求,結果發生爭(zheng) 執,陷入僵局;而優(you) 秀的勸說者則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氣氛。如果主人為(wei) 某事煩惱,你就說:“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會(hui) 這樣。”這樣就顯示了對別人感情的尊重。以後談話時,對方也會(hui) 加以重視。

    當然,優(you) 秀勸說者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他也會(hui) 遭到別人的反對。這時老練的勸說者往往會(hui) 重新陳述對方的意見,承認它具有優(you) 點,然後才指出自己的意見更好,更全麵。研究證明,在下結論前,呈示雙方的觀點,要比隻講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

    5.提出有力的證據

    你準備參加某次決(jue) 策會(hui) 議,為(wei) 一項不為(wei) 大家重視的事業(ye) 爭(zheng) 取更大的一筆錢款,什麽(me) 樣的證據最有說服力呢?

    如果向聽眾(zhong) 提供可靠的資料而不是個(ge) 人的看法,你就會(hui) 增加說服力。但要記住,聽眾(zhong) 受到證據的影響,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證據來源的影響。在一項實驗中,讓兩(liang) 組被試聽到關(guan) 於(yu) 沒有處方是否可以賣抗阻胺片的爭(zheng) 論,然後告訴一組被試說可以賣的證據來自《新英格蘭(lan) 生理和醫學月刊》(這是虛構的),另一組則被告知證據來自一家流行畫報。結果發現,第一組比第二組有更多的人讚成,沒有處方也可以賣抗阻胺片。因此,引用權威更能消除聽眾(zhong) 的先入之見。

    6.運用具體(ti) 情節和事例

    你刊登廣告,推銷某種藥品,是把藥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詳細介紹一番好呢?還是介紹某個(ge) 患者使用後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

    優(you) 秀的勸說者都清楚地知道這樣一點:個(ge) 別具體(ti) 化的事例和經驗比概括的論證和一般原則更有說服力。因此,你要多賣掉藥品,你就應酌情使用後麵一種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說服別人,你就應旁證博引,使用具體(ti) 的例子,而不一味空洞說教。

    總之,說服別人,贏得讚同的能力並不是神秘的天賦,通過學習(xi) 一些社會(hui) 交往技能(當然首先要觀點正確),我們(men) 就可以增強自己言談的說服力。為(wei) 了堅信這一點,你不妨試一試。

    來源:新浪博客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