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八種藝術
1.留個(ge) 時間思考
穀歌公司每個(ge) 星期都會(hui) 給它的工程師們(men) 一天的時間,讓他們(men) 從(cong) 事那些可以使公司受益的私人項目。給可口可樂(le) 和達美航空這樣的公司當顧問的喬(qiao) 伊·雷曼每年獎勵給他的員工們(men) 五個(ge) “自由日”,外加五個(ge) 星期的假日,讓他們(men) 離開辦公室,以便使他們(men) 的思維能自由地翱翔。即使這樣雷曼還嫌不滿意,他對《INC》雜誌的記者說,雖然員工們(men) 離開了辦公室,但還有一些瑣事在阻礙著他們(men) 的創造性思維,比如車子的事,還有去廁所、洗澡、去教堂、體(ti) 育館什麽(me) 的。
塔吉特公司的出納員們(men) 正在玩著一個(ge) 遊戲,就是把他們(men) 的檢驗速度隨時地反饋出來,看誰的工作效率高,讓速度慢的出納把崗位讓給速度快的,從(cong) 而在整體(ti) 上提高了公司的工作效率。而從(cong) 事DVD在線出租的奈飛公司更是舉(ju) 辦了一個(ge) 軟件設計大賽,給優(you) 勝的團隊或個(ge) 人100萬(wan) 美元的獎金,以此來改進公司的軟件係統,並提高他們(men) 的電影推薦係統的準確度。這些公司用遊戲推動了公司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員工們(men) 互相之間的協作性和競爭(zheng) 動力。
“成功具有啟發性,災難具有教育性。”管理顧問並身為(wei) 作家的遜加·木伊這樣說。“創新沒有固定的模式,每一個(ge) 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有其很多的特殊因素。”話雖如此,但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可以從(cong) 過去的失誤中學到很多東(dong) 西。木伊說他的這個(ge) 結論得益於(yu) 蘋果電腦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qiao) 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所做的開學演講,在那次演講中,喬(qiao) 布斯講述了他是如何把他以往的多次失敗貫穿起來分析總結,從(cong) 而獲得了最後的成功。
“嚐試空白化空間管理,”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亞(ya) 當·哈同如是說。“在當今時代,沒有規則,沒有任何現成的模式,也沒有可預測到的市場。”我們(men) 可以補充一句:你不要期望自己能比用戶和顧客更聰明,所以要把選擇權和自由留給你的用戶們(men) 。這聽起來有些離譜,但美國《財富》雜誌500強企業(ye) 的評選顧問哈同說,那就是眾(zhong) 多企業(ye) 家成功的策略。
比如,Myspace是美國最大的社區網站,雖然規模龐大,但需要支付高昂的管理費用,一度陷入發展困境。而Facebook網站吸取了這個(ge) 教訓,它采取了簡潔、實用的策略,以把網站空間的管理權交給用戶、讓其各取所需作為(wei) 發展路線,使它的用戶數量在近年來劇增,大大超過了Myspace。
5.像孩子一樣思考
“讓你的思想自由飛翔,而不是挫傷(shang) 自己的銳氣。“美國北方大學研究兒(er) 童創造性的達雅·紮布裏那研究員說。小說家兼劇作家朱莉亞(ya) ·卡梅龍有著25年教授提高創造性的經驗,她說:一個(ge) 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每天寫(xie) 下三頁自己心中的想法,無論你想到什麽(me) 都行,想到哪兒(er) 寫(xie) 到哪兒(er) ,不要猶豫,不要修改。這是個(ge) “思維垃圾清理機”,把負麵思維清理出去,就可以給以後的創造性的思維提供一個(ge) 良好的基礎。
喬(qiao) 思·林克耐爾是用於(yu) 交互宣傳(chuan) 的ePrize網站的創立者,他知道一個(ge) 公司需要一種勇於(yu) 探索的精神,所以,他發給了他公司裏每個(ge) 員工兩(liang) 張“加油卡片”,鼓勵員工們(men) 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其中一張上寫(xie) 著:“冒一點兒(er) 風險”。如果員工們(men) 失敗了呢?“不會(hui) 有人質問,也不會(hui) 受到追究。”林克耐爾對《工業(ye) 周刊》的記者說。然後他又補充說,事實上,每當做年度總結時,如果部門經理發現員工們(men) 沒有用上這兩(liang) 張加油卡片,反而會(hui) “有點兒(er) 冒火”。
要勇於(yu) 嚐試新東(dong) 西。喬(qiao) 伊·雷曼的公司每年都舉(ju) 行一次活動,邀請員工們(men) 挑戰一些他們(men) 從(cong) 未做過的事情,比如跳傘(san) 、表演節目等。馬克·蘭(lan) 卡是佐治亞(ya) 大學創造性研究學的教授,他經常使用一些簡單的小招小術來保持他的創造極限:他從(cong) 不在同一條路上再次開車行駛,他的長褲、襯衫和夾克也是變著花樣地搭配著穿。
8.分而治之
著名的寫(xie) 實主義(yi) 畫家查克·克洛斯起初是畫抽象畫的,他改變創作路線是因為(wei) 他“發現可以把一個(ge) 複雜的圖像分解為(wei) 許多小的局部細節。”克洛斯沒有經過很多訓練,曾經是位學習(xi) 困難的學生,經常在描摹一些大幅畫作時不知所措, “坐在那兒(er) 一點兒(er) 靈感都沒有。”他對《創造性是如何產(chan) 生的》一書(shu) 的作者庫特說,“但我發現,當我用格子把一個(ge) 圖像的局部與(yu) 其它部分分離出來時,我就可以專(zhuan) 注於(yu) 這個(ge) 局部,而忽略圖像的其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