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長明:“四零一負”,十八年的追求與變遷(上)

來源:中國建材報 發布日期:2014-03-12
 

 核心提示:水泥工業(ye) 伴隨著共和國一同成長,如今我國大部分水泥企業(ye) 早已甩掉了“傻大黑粗”、“高汙染、高排放、高能耗”的帽子。然而在國家“重拳治霾”的決(jue) 心下,不禁讓水泥行業(ye) 反思“麵對當今的環境問題,我們(men) 還能做些什麽(me) ?”水泥生產(chan) 如何與(yu) 周圍環境和諧共處?這不禁讓我們(men) 想起了十幾年前,由現任中國水泥協會(hui) 高級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長明提出的水泥工業(ye) 可持續發展“四零一負”的戰略目標。

“今年兩(liang) 會(hui) 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強調出重拳治理霧霾!報告中提出‘發展清潔生產(chan) 、綠色低碳技術和循環經濟,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水泥工業(ye) 伴隨著共和國一同成長,如今我國大部分水泥企業(ye) 早已甩掉了“傻大黑粗”、“高汙染、高排放、高能耗”的帽子。然而在國家“重拳治霾”的決(jue) 心下,不禁讓水泥行業(ye) 反思“麵對當今的環境問題,我們(men) 還能做些什麽(me) ?”

水泥生產(chan) 如何與(yu) 周圍環境和諧共處?這不禁讓我們(men) 想起了十幾年前,由現任中國水泥協會(hui) 高級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長明提出的水泥工業(ye) 可持續發展“四零一負”的戰略目標。

 “四零一負”的提出

 “四零一負”是高長明通過實地調研世界先進國家的水泥工業(ye) 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及其戰略,研究國際水泥工業(ye) 科技發展趨勢後,經過深思熟慮提出的,至今已經有十八個(ge) 年頭了。

 1995年前後,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先進水泥企業(ye) 中,‘四零一負’技術發展和工業(ye) 實踐已經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隻不過其所實踐的‘四零一負’的內(nei) 容分散在各個(ge) 不同的水泥企業(ye) 中,離真正的‘零消耗’還有相當的差距。”在平安國際金融中心艾法史密斯公司的會(hui) 議室裏,與(yu) 記者暢談“四零一負”的高長明有些激動。

高長明告訴記者,所謂“四零一負”是指“水泥工業(ye) 和生態環境和諧共存,水泥企業(ye) 對其周圍生態環境完全實現零汙染;創新水泥工藝和餘(yu) 熱回收技術,降低單位水泥電耗,提高單位熟料餘(yu) 熱發電量,實現水泥企業(ye) 對外界電能的零消耗;水泥企業(ye) 完全實現廢料、廢渣、廢水的零排放;降低單位熟料熱耗,開發利用各種替代燃料,實現熟料生產(chan) 對天然礦物燃料(煤、油、天然氣)的零消耗;節約資源,擴大利廢功能,消納各種廢物,減輕環境負荷,為(wei) 全社會(hui) 廢渣、廢料的負增長作出應有的貢獻。”

事實上,“四零一負”正式提出是在1996年,那時即使是在一些發達國家,水泥行業(ye) “零汙染、零排放”這些理念還僅(jin) 僅(jin) 是個(ge) 苗頭,說到這些問題,高長明坦然,在“四零一負”剛提出時確實遇到一些阻力。“四零一負”一經提出在業(ye) 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確實,按照當時中國水泥工業(ye) 發展狀況來看,“四零一負”的想法過於(yu) 超前。但在高長明看來,“四零一負”將是世界水泥工業(ye) 的未來,用高長明的話說:“很多人認為(wei) 我似乎想的太美了,但是看看今天水泥行業(ye) 逐漸清晰的發展方向,我明白我沒有說錯。”

推廣“四零一負”坎坷重重

既然“四零一負”如此利於(yu) 水泥工業(ye) 的發展,那為(wei) 什麽(me) 國人提出“四零一負”將近二十年了,反而是國外的水泥企業(ye) 在“四零一負”上取得突出進展呢?國內(nei) 推行“四零一負”麵臨(lin) 哪些困難?麵對記者提出的問題,高長明慨歎道:“中國水泥工業(ye) 最大的困難在於(yu) ‘起點低、底子薄、基礎差’。”

我國水泥工業(ye) 與(yu) 發達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在水泥行業(ye) 的深入研究上體(ti) 現的較為(wei) 明顯。高長明告訴記者,他在德國工作期間,曾深入研究德國如何發展水泥工業(ye) 的循環經濟,其中一個(ge) 案例讓他印象深刻。

 “當時是為(wei) 了研究水泥企業(ye) 在生產(chan) 過程中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德國政府部門采取相類似地區生態對比的方式,具體(ti) 就是選定兩(liang) 個(ge) 生態環境相類似的地區,其中一個(ge) 地區設立水泥廠,而另一個(ge) 地區什麽(me) 都不建。然後對這兩(liang) 個(ge) 地區的生態環境的各項參數進行檢測,檢測時間長達十年之久,最後把這十年的數據進行匯總。在數據比對的過程中,發現兩(liang) 個(ge) 地區生態環境的質量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高長明慨歎:“這十年的數據是非常有說服力,這說明德國的水泥工業(ye) 循環經濟的程度有多高,可是這種需要投入時間與(yu) 精力的研究在國內(nei) 幾乎從(cong) 來沒有進行過。”

推行“四零一負”,政府是絕對的主力軍(jun) 。高長明表示,“四零一負”應該作為(wei) 水泥行業(ye) 內(nei) 的頂層設計,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ei) 持續推進。高長明指出,今年是“四零一負”的提出的第十八個(ge) 年頭,然而“四零一負”在國內(nei) 的進展卻極為(wei) 緩慢,一方麵是因為(wei) 我國水泥行業(ye) 基礎差、底子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策引導的缺位。

 “以處置固廢為(wei) 例。”高長明告訴記者,水泥行業(ye) 處置城市垃圾更環保、更高效,但目前的問題是,水泥企業(ye) 沒有穩定的垃圾供給,究其原因,就是政府的政策驅動力不夠。

 “日本在垃圾處置上一開始隻關(guan) 注垃圾焚燒發電,然而不久之後就發現行不通。因為(wei) 發電站的爐溫不高,在焚燒過程中會(hui) 產(chan) 生大量的殘渣和飛灰,日本處理這些殘渣和飛灰的方法是就地深埋,可經過長時間的掩埋,這些殘渣和飛灰不僅(jin) 汙染地下水源,而且在地震災害中發生了泄露,導致了二次汙染。”高長明說,焚燒垃圾發電,清潔燃燒很重要。但是發電站很難達到清潔燃燒的要求,況且焚燒垃圾的發電量很有限,所以日本後來沒有在國內(nei) 推廣垃圾發電。而經過調研發現水泥企業(ye) 焚燒垃圾沒有二次汙染,而且焚燒垃圾可以替代煤、天然氣等燃料,在消納垃圾的同時也降低能耗,所以目前日本垃圾處置正在向水泥行業(ye) 轉移。

國內(nei) 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方麵進展緩慢。最重要的是缺乏政策的引導。“國內(nei) 水泥企業(ye) 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技術上已經不存在問題了,關(guan) 鍵是政策上。政策引導到位,技術、設備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加大研發力度或者引進而解決(jue) 。政策、科研、技術、配套設施等問題不單單是我國水泥企業(ye) 協同處置廢棄物所遇到的困難,同樣是我國水泥工業(ye) 發展循環經濟,尋求低碳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

其次就是企業(ye) 在保護環境方麵的自覺性問題。高長明告訴記者,二十年前,德國被確認水泥企業(ye) 排放的汙染物隻有七八種,現在已經有十九種了,另外還有十種汙染物是水泥企業(ye) 自願上報的,這就是企業(ye) 環保自覺性的體(ti) 現。

 “目前中國水泥行業(ye) 步入了‘綠色十年’的發展階段,很多水泥企業(ye) 在‘四零一負’上做的也很不錯。”談及國內(nei) “四零一負”程度較高的水泥企業(ye) ,高長明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著:“首先就是台灣的台泥和亞(ya) 尼這兩(liang) 家水泥企業(ye) ,無論是在節能減排還是餘(yu) 熱發電上他們(men) 都要走到了前頭,而內(nei) 地就要數海螺、華新、中材和金隅這四家企業(ye) 了。”

高長明告訴記者,華新在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方麵做的很不錯。20139月,湖南首個(ge) 生活固廢生態處置項目——華新株洲生態環境工程及協同窯處理城市垃圾一體(ti) 化項目建成投產(chan) 。據報道,這是華新在湖南省建設的首個(ge) 生態環保項目,分為(wei) 生活垃圾預處理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兩(liang) 大部分。這個(ge) 項目總投資9700萬(wan) 元,垃圾日處理能力達450噸,每年可處置生活垃圾16萬(wan) 噸、節約原煤近2萬(wan) 噸。“項目投產(chan) 是一方麵,關(guan) 鍵是如何發展,這就要看政府在政策上如何引導了。”高長明說。

 “最後,就是現在社會(hui) 對水泥行業(ye) 的評價(jia) 有失偏頗。”高長明表示,國內(nei) 水泥行業(ye) 的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很多大型水泥企業(ye) 已經甩掉了“三高”的帽子,人們(men) 所說的”傻大黑粗、冒黑煙”是一些不達標的小水泥廠,這些作為(wei) 落後產(chan) 能在淘汰範圍之內(nei) ,社會(hui) 不應該一概而論,否定水泥行業(ye) 幾十年的發展成果。

無獨有偶,此前國務院參事、資深水泥專(zhuan) 家蔣明麟在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就曾表示,社會(hui) 不應對水泥行業(ye) 有偏見,水泥行業(ye) 為(wei) 中國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從(cong) 有水泥行業(ye) 那天起,水泥的價(jia) 格就沒有太大的變化,然而它帶來經濟增長確實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社會(hui) 應該正視水泥行業(ye) 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應該理性對待水泥行業(ye) 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追求“四零一負”,讓企業(ye) 贏得尊重

放眼全球,在發達國家,水泥工業(ye) 並不被認為(wei) 是高汙染產(chan) 業(ye) ,相反,水泥工業(ye) 正在扮演著城市淨化者的角色。據高長明介紹,在德國,水泥生產(chan) 在2003年就已經實現了零汙染。20052009年,世界水泥工業(ye) 共銷納焚燒了近9000萬(wan) 噸廢料,並且由於(yu) 水泥窯具有煆燒溫度高,不產(chan) 生二次汙染等優(you) 點而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認可,並被認為(wei) 是實現廢棄物處理的無害化、資源化和產(chan) 業(ye) 化處理的有效途徑。

 “水泥行業(ye) 在德國和歐洲各國的口碑很好。”說到國外水泥企業(ye) 的現狀,高長明給記者講一個(ge) 故事,那是在幾年前,當時高長明作為(wei) 代表去德國一家水泥企業(ye) 參加會(hui) 議。在德國機場安檢過關(guan) 的時候,按照當時的入境要求,在德國參加會(hui) 議的境外人士需提供邀請企業(ye) 的介紹信或請柬,當高長明拿出了這家水泥企業(ye) 寄給他的請柬時,機場工作人員對他禮敬有加。後來經他了解,原來邀請他的這家水泥企業(ye) 在當地有著非常好的人氣和口碑,最出名就是在生態環保方麵對社會(hui) 作出了突出貢獻。“德國對水泥企業(ye) 在環保方麵的要求是非常嚴(yan) 格甚至是苛刻,在這樣的國家能將高汙染的行業(ye) 做到讓社會(hui) 尊重,著實表現了這家水泥企業(ye) ‘四零一負’的程度有多高!”

不僅(jin) 如此,據高長明介紹,德國和歐洲各國有很多水泥企業(ye) 在生產(chan) 過程中不僅(jin) 不會(hui) 對周圍環境造成汙染,而且生產(chan) 過程中的餘(yu) 熱可以支持企業(ye) 周邊居民小區的供暖和日常用電。“不僅(jin) 滿足生產(chan) ,還能解決(jue) 民生問題,我想這樣的水泥企業(ye) 應該是國內(nei) 水泥企業(ye) 努力的目標。”高長明說。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