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德: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將有轉折性突破

來源:中國建材報 發布日期:2014-03-29
 

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外需拉動經濟增長因素的減弱,經濟增速逐漸放緩,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遭遇嚴(yan) 重挑戰,作為(wei) 國民經濟支柱產(chan) 業(ye) 的建材工業(ye) 在國家建設中的地位和影響是否被削弱?

隨著中國進入改革的攻堅期與(yu) 深水區,我們(men) 麵臨(lin) 的形勢與(yu) 任務緊迫而嚴(yan) 峻,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作出了係列戰略部署,這對建材行業(ye) 未來的發展與(yu) 今年的走勢有怎樣的影響?

去年以來,霧霾天氣持續加重,社會(hui) 輿論不斷發酵,政府與(yu) 社會(hui) 對五大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繼續施壓,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的呼聲日益高漲,擁有水泥、玻璃兩(liang) 大過剩產(chan) 業(ye) 的建材行業(ye) ,麵對的究竟是困境還是機遇?

麵對如此緊迫的形勢,作為(wei) 行業(ye) 的引領者與(yu) 服務者,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應該有怎樣的為(wei) 與(yu) 不為(wei) ?

這既是行業(ye) 關(guan) 注的焦點,也是企業(ye) 關(guan) 注的焦點,更是聯合會(hui) 工作的重點。

自身發展和跨領域發展並舉(ju) :建材工業(ye) 在我國的地位和作用不但沒削弱反而不斷增強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由快變穩和經濟結構的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一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集群日益衰落,一些新興(xing) 主導產(chan) 業(ye) 集群快速成長。這是否會(hui) 影響到建材工業(ye) 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對於(yu) 記者的這個(ge) 疑問,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會(hui) 長喬(qiao) 龍德進行了鞭辟入裏的分析。總體(ti) 來講,建材工業(ye) 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在增強。他說,具體(ti) 可以從(cong) 四個(ge) 方麵進行分析。

第一,對傳(chuan) 統的建築材料來說,它的作用很大。對GDP的拉動,各個(ge) 行業(ye) 不是平均的。如果GDP增長值為(wei) 7.5%,那麽(me) 建材工業(ye) 增加值可能就達到12%~13%。比如2012GDP增長值為(wei) 7.8%,建材工業(ye) 增加值就達到14%2013GDP增長值為(wei) 7.7%,建材工業(ye) 增加值達到了16%。同是工業(ye) 係統,國家發展經濟的結構決(jue) 定了需要基礎性的、剛性需求的和提高生活需求的是現階段發展的重點,因此,像水泥、玻璃等建築材料需求比重占得比較大。在國民經濟中,從(cong) 增長就能看出建材行業(ye) 的地位,進入平穩增長期後,總體(ti) 經濟增長減速,但建材行業(ye) 去年主營業(ye) 務增長了16%,利潤增長了20%,在我國工業(ye) 係統中屬增長良好勢頭者,建材工業(ye) 增加值占全國工業(ye) 增加值的7.2%。這正說明了建材工業(ye) 在國家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舉(ju) 足輕重。

第二,建材是一個(ge) 綜合性、跨多個(ge) 產(chan) 業(ye) 的行業(ye) ,除了傳(chuan) 統建材以外還有新型建材、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非金屬礦產(chan) 品及製品工業(ye) 。新材料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盡管規模不大,但是它的應用進入了航天、航空等國防建設領域,進入了電子通訊領域,進入了交通汽車領域,進入了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等。一些技術含量高的傳(chuan) 統材料通過技術、工藝變化和複合,功能發生了變化,就延伸到了其他領域,成為(wei)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所以建材行業(ye) 跨度大、領域多,而且很多產(chan) 品都不是最終產(chan) 品,而是原材料和半成品,說明它成為(wei) 最終產(chan) 品潛力還很大。例如新興(xing) 無機非金屬複合材料,不但領域寬,而且跨度大,具有滲透性,可變化、可延伸。一個(ge) 產(chan) 業(ye) 的跨度大就意味著它在國家建設中覆蓋的麵大,作用大,國家建設就離不開它。

第三,除了新型材料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外,傳(chuan) 統建材行業(ye) 的技術進步作用也不可小看。現在有一批先進的水泥企業(ye) ,已經在廢渣、垃圾,成為(wei) 現代城市的淨化器,把垃圾作為(wei) 能源,還能治理環境,一舉(ju) 兩(liang) 得,這就是循環經濟。隨著社會(hui) 的技術進步,傳(chuan) 統建材行業(ye) 也正在改變和已經改變作為(wei) 和形象,由一種功能變為(wei) 兩(liang) 種功能、三種功能,以前是水泥必須用石灰石才能生產(chan) 產(chan) 品,現在可以混合材、煤矸石、工業(ye) 廢渣替代燃料,既節省原煤,也節省代替了很多資源,從(cong) 而支援了國家建設。現在,排放技術也得到了提高,不但不排放粉塵,不汙染環境,同時還能焚燒垃圾,處理汙泥,甚至化解二英。

第四,建材工業(ye) 原有的技術和功能以及作用和形象已從(cong) 根本上發生了變化,已經由單功能變為(wei) 多功能,不僅(jin) 節省資源能源,而且為(wei) 改變與(yu) 美化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和降低建築勞動強度作出多方麵的貢獻。例如,房屋的多功能合一、多種材料合體(ti) ,以前房屋的牆壁需要一層層貼起來,搞得很厚,相互不連接,現在是像一件多功能的衣服連體(ti) 在一起,隔音、承重、保溫、抗震、防火、防水、防汙染,多重功能都匯集在了牆體(ti) 材料中。所以隨著社會(hui) 的發展進步,建材工業(ye) 也不斷地發展與(yu) 提高,在推進社會(hui) 發展進步中發揮越來越多的作用。社會(hui) 進步在推動我們(men) ,我們(men) 也在推動社會(hui) 進步。

四個(ge) 更加:為(wei) 建材行業(ye) 發展給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指出,要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chan) 能過剩、科技創新、安全生產(chan) 、新增債(zhai) 務等指標的權重。這對建材行業(ye) 的發展將帶來什麽(me) 影響?2014年,建材行業(ye) 將把發展的重心放在哪裏?

對於(yu) 這個(ge) 問題的答案,喬(qiao) 龍德用四個(ge) 更加進行了概括。

其一,更加加快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在發展方式的實質性轉變、GDP不再是衡量發展的主要標誌和目標之後,新的固定資產(chan) 投資會(hui) 減緩,或者固定資產(chan) 投資結構會(hui) 調整,存量資產(chan) 的挖掘與(yu) 效能將加大力度,作為(wei) 行業(ye) 協會(hui) ,怎樣引導固定資產(chan) 投向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新材料產(chan) 業(ye) 發展?這就是要以更大力度加快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喬(qiao) 龍德說,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以後,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由過去一般性引導與(yu) 要求,轉向了轉折性的、根本性的變化,對政策的支撐點和發展的概念、定義(yi) 、機製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我們(men) 可以看出一個(ge) 導向,就是GDP不再是衡量國家和地方發展的標誌和目標,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將不再以GDP為(wei) 首要標準。大家的共同追求將由過去注重固定資產(chan) 投資的速度,變為(wei) 注重固定資產(chan) 投資的合理比例和優(you) 化。總體(ti) 上來說,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會(hui) 減弱,或者固定資產(chan) 結構會(hui) 有大的調整。

從(cong) 建材行業(ye) 來說,就是要以更大的力度加快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更加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首先要引導好固定資產(chan) 投資的投向,要更多地引導投向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新型材料產(chan) 業(ye) ,即要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我們(men) 可以說,加快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兩(liang) 個(ge) 二代研發、加快兼並重組,一直是這兩(liang) 年行業(ye) 在做的重點工作,但是僅(jin) 在行業(ye) 裏要求遏製傳(chuan) 統產(chan) 能、發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還起不了決(jue) 定性作用,因為(wei) 關(guan) 鍵在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轉變,轉變發展方式就艱難。

而三中全會(hui) 以後,整個(ge) 社會(hui) 開始重視發展方式的轉變,這對三個(ge) 加快有了實質性推動的外部條件。

其二,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使資源配置更具效能效率。

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指出,經濟體(ti) 製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guan) 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市場決(jue) 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必須遵循這條規律,著力解決(jue) 市場體(ti) 係不完善、政府幹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國有資本、集體(ti) 資本、私人資本和各種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製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製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有利於(yu) 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zheng) 力,有利於(yu) 各種所有製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製經濟發展成為(wei) 混合所有製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製經濟實行企業(ye) 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ti) 。

喬(qiao) 龍德認為(wei) ,三中全會(hui) 市場配置資源起決(jue) 定作用的理論和機製的形成,決(jue) 定了建材產(chan) 業(ye) 組織結構、產(chan) 業(ye) 所有製結構和產(chan) 業(ye) 資本的組合方式將發生變化。行業(ye) 和企業(ye) 集團國進國退、民進民退的股份改革和重組兼並將是行業(ye) 發展與(yu) 改革的重點。因此必須更加堅定地推進改革,發揮不同資源的優(you) 勢與(yu) 效率。

市場配置資源起決(jue) 定作用,這給大家一個(ge) 信號,就是建材行業(ye) 的組織結構、產(chan) 業(ye) 結構與(yu) 資本組合方式,將要有很大的調整。國有企業(ye) 可以吸收民營資本,也可以進入民營企業(ye) ,民營資本也可以進入到國有企業(ye) ,混合所有製的推進將使國營與(yu) 民營互相有促有進,互相發揮優(you) 勢。這種格局形成以後,帶來的結果就是組織結構會(hui) 有大的變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參股,加上部分職工持股、個(ge) 人持股,組織結構、股份結構、投資結構,都發生變化。這個(ge) 變化將對建材行業(ye) 的優(you) 勢互補、兼並重組、橫向聯合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對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的布局、編製規劃的思路將有新的啟迪。

行業(ye) 的兼並重組走到現在推進起來已經有一定的難度,而混合所有製的出現,以及帶來的組織結構的調整,將使充分競爭(zheng) 性的建材行業(ye) 所有製結構、組織結構和資產(chan) 結構發生變化。資本重組以後可能打破長期形成的經營體(ti) 製格局和所有製格局,資產(chan) 打破單一所有製限製,打破所在地限製,打破大小格局限製,以市場配置為(wei) 前提,煥發新一輪的改革。我們(men) 要堅定不移地推動和引導建材行業(ye) 的改革,發揮各自的資源優(you) 勢,使現有的資本發揮更大的效益。

其三,更加嚴(yan) 格地控製新增產(chan) 能和更加自覺地化解過剩產(chan) 能。

隨著中央對產(chan) 能過剩采取的措施和國發41號文件的貫徹落實,控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過剩、化解產(chan) 能、推進結構優(you) 化和存量優(you) 化已經成為(wei) 行業(ye) 發展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們(men) 就要以更大的決(jue) 心和信心控製新增產(chan) 能和化解過剩產(chan) 能。

為(wei) 了進一步加快推進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行業(ye)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的工作,聯合會(hui) 製定了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實施方案。最近工信部也發布了化解兩(liang) 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矛盾的工作方案,其中,到2017年年底,將再淘汰水泥產(chan) 能3億(yi) 噸、平板玻璃產(chan) 能3300萬(wan) 重量箱。

對於(yu) 控製新增產(chan) 能和化解過剩產(chan) 能的問題,喬(qiao) 龍德進一步亮出兩(liang) 個(ge) 觀點。

第一個(ge) 觀點,國家點出了五大產(chan) 能過剩產(chan) 業(ye) ,建材占了兩(liang) 個(ge) 。雖然我們(men) 在處理產(chan) 能過剩中麵臨(lin) 的困難比較多,難度也很大。但是要換一個(ge) 角度來看問題,將水泥和玻璃列入控製之中,反映了中央和國務院對這兩(liang) 個(ge) 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注和關(guan) 心。水泥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國民經濟離不開水泥;玻璃已成為(wei) 日常生活資料、生產(chan) 資料和新興(xing) 領域的重要材料。這兩(liang) 個(ge) 產(chan) 業(ye) 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得到了國家關(guan) 注,就過剩產(chan) 業(ye) 來說,全國比比皆是,說明了國家關(guan) 心這兩(liang) 個(ge) 產(chan) 業(ye) 的結構調整與(yu) 升級。

第二個(ge) 觀點,水泥審批權的下放,不是一種簡單的審批權力轉移下放,而是一種機製的改革。不僅(jin) 是國家進一步簡政放權、下放審批權的問題,更應看作是一種對審批製度的改革,是改革審批製度的弊端,而不是下放權力。同時強調加強地方政府的市場監管、社會(hui) 管理、環境保護職責,強調追究製度,因此應看作一種更有製約與(yu) 調控能力的改革。首先,在三中全會(hui) 精神貫徹以後,GDP不再是主要的考核標準,所以地方的投資審批也更理智;其次,審批權下放以後,將有行政檢查、行政督促跟上,將來形成新增產(chan) 能造成損失,會(hui) 追究領導幹部的責任;同時審批將涉及到土地、銀行、稅收、環保等多個(ge) 環節,這種互相製約的機製如果形成,即使開始會(hui) 有問題,但是隨著政策和製度的創新,將更加有利於(yu) 控製新增產(chan) 能和化解過剩產(chan) 能。

其四,更加增強節能減排的緊迫感和更有責任及擔當意識。

三中全會(hui) 指出,加快生態文明製度建設,建立係統完整的生態文明製度體(ti) 係,實行最嚴(yan) 格的源頭保護製度、損害賠償(chang) 製度、責任追究製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複製度,用製度保護生態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來得比預料得更早、更快,來勢更猛。以水泥為(wei) 例,能耗標準達標和空氣汙染達標都馬上開始實施,一批工廠將被關(guan) 停,所以製定政策,加快推進,迫在眉睫。這就更加增強了節能減排的緊迫感,深感要有擔當意識和責任感。

以前是搞環保的關(guan) 心環保,現在是全國人民都關(guan) 心環保,全國人民都認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人人痛罵霧霾。河北省關(guan) 掉了一大批企業(ye) ,北京市要把水泥窯清理出去,所以建材企業(ye) 如果大氣汙染排放不達標,地方上該關(guan) 的關(guan) ,該停的停,叫你停就停,叫你撤就撤,叫你關(guan) 就關(guan) ,非常嚴(yan) 格。所以要引導企業(ye) 在環保問題上加快步伐,增加緊迫性,要以更加緊迫的行動來推進節能減排。

喬(qiao) 龍德總結說,兩(liang) 個(ge) 二代的研究、加快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兼並重組、生態文明建設、節能減排等一係列工作,我們(men) 之前一直在做。現在有了中央和國家精神,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對我們(men) 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men) 在思考謀劃相關(guan) 措施和工作力度方麵,應該有所調整,加大力度。

三條紅線:是建材行業(ye) 要守住的底線

談到今年建材行業(ye) 發展中應該注意和規避的問題,喬(qiao) 龍德歸納出不能碰觸的三條紅線

紅線一:自律與(yu) 協調必須堅持,但不能違背反壟斷法。

每個(ge) 行業(ye) 都要提倡自律和協調,自律和協調仍然要堅持,但是不能違背反壟斷法。反壟斷法是根紅線,不能去碰,碰了以後破壞了協調的初衷,歪曲了協調的內(nei) 涵。自律和協調是正確的,但是行業(ye) 壟斷就是錯誤的,這條紅線是不能碰的,這是行業(ye) 要注意的一個(ge) 問題。

紅線二:水泥、玻璃是產(chan) 能過剩的產(chan) 業(ye) ,要嚴(yan) 格控製新增產(chan) 能,再違規新建就碰了底線。

控製水泥、玻璃行業(ye) 的產(chan) 能過剩,特別是嚴(yan) 格控製新建產(chan) 能,這是要守住的一條底線。以前存在著一邊控製一邊還在增加的現象。但是發展到現在,麵對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的局麵,中央和國務院已經明確提出了控製新增產(chan) 能和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目標與(yu) 舉(ju) 措。所以這個(ge) 底線就是不再新建,不能再增加重複的、同類水平的產(chan) 能,否則將有追究責任之可能。

紅線三:節能減排要為(wei) 減輕霧霾守住底線,總排放量在產(chan) 量增加的前提下隻能減少不能增加。

水泥行業(ye) 是我國僅(jin) 次於(yu) 火電廠、機動車的第三大氮氧化物排放源。去年1227日,環保部發布了被稱為(wei) 史上最嚴(yan) 標準的《水泥工業(ye) 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新標準重點提高了顆粒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控製要求。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由800毫克每立方米下降到400毫克每立方米。新建企業(ye) 自今年31日起執行新標準,現有企業(ye) 的過渡期到201571日。

喬(qiao) 龍德進一步強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men) 要加快組織達標工作,否則新的標準一旦實施,如果排放達標這條底線守不住,可能要列入被關(guan) 掉的行列。

二三四二二:改革是今年重點工作的

目前,我國進入了全麵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聯合會(hui) 等協會(hui) 組織首先麵臨(lin) 著社會(hui) 組織與(yu) 政府脫鉤的新形勢下自身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艱巨任務,同時,也麵臨(lin) 著建材行業(ye) 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新任務下如何引領行業(ye) 改革發展的艱巨任務。

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改革仍將是聯合會(hui) 係統今年重點工作的。談到具體(ti) 要開展的工作,喬(qiao) 龍德將其提煉為(wei) 二三四二二,即兩(liang) 個(ge) 繼續三個(ge) 加快四項改革兩(liang) 項突破兩(liang) 個(ge) 提高

兩(liang) 個(ge) 繼續:繼續遏製新增產(chan) 能,著力化解產(chan) 能過剩矛盾;繼續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優(you) 化存量,提高經濟運行水平和經濟效益。

三個(ge) 加快:加快推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改觀規模小、品種少的現狀;加快推進兩(liang) 個(ge) 二代技術裝備研發進程,達到階段性目標,在重大核心技術研發上有所突破;加快推進兼並重組步伐,促進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四項改革:推進聯合會(hui) 係統事業(ye) 單位向企業(ye) 化體(ti) 製改革;推進協會(hui) 組織與(yu) 運行方式向聯合體(ti) 與(yu) 市場化改革;推進聯合會(hui) 本部職能調整與(yu) 機構適應市場化的改革;推進聯合會(hui) 係統企業(ye) 化改革,推動經營體(ti) 製、創收機製的改革,推動股份製、混合經濟的發展,探索職工持股的股份製改革。

兩(liang) 個(ge) 突破:突破建材行業(ye) 節能減排的技術瓶頸和政策瓶頸;突破聯合會(hui) 係統管理製度的創新,改變現有管理體(ti) 製,實現企業(ye) 化運行與(yu) 管理。

兩(liang) 個(ge) 提高:努力提高聯合會(hui) 係統引領、協調服務行業(ye) 的能力,尤其在行業(ye) 發展的技術路線圖、節能減排、經濟運行等宏觀層麵作出適時的引導與(yu) 指導,繼續提高全行業(ye) 的整體(ti) 經濟效益;努力提高聯合會(hui) 自身的創收能力,以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功能著手,創新管理機製,拓展服務領域,提高聯合會(hui) 係統的經濟實力。

此外,喬(qiao) 龍德向記者透露,召開行業(ye) 科技大會(hui) 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科技大會(hui) 上,將要製定出建材行業(ye) 實現超越引領、創新提升的科技創新目標,目的是要帶動全行業(ye) 的科技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同時將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建立科技創新聯盟,把分散的科技創新資源用市場機製連接和組織起來,利益共享,科技大會(hui) 要定出創新目標和攻堅目標。這是今年要做的一件大事。喬(qiao) 龍德最後強調。

今年,建材行業(ye) 的所有工作都要以改革總攬,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遏製化解新增產(chan) 能、加快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節能減排,每項重點工作中都包含著機製、政策的創新,包括著運行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創新與(yu) 改革,因此改革是重中之重的。聯合會(hui) 係統的工作重點還是改革。機構要調整,同類型的要合並,隨著形勢的變化,有些部門要新增,節能減排、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要設立專(zhuan) 人和機構。喬(qiao) 龍德說。企業(ye) 化管理,創立製度,2014年聯合會(hui) 的改革將進一步深化。

從(cong) 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到國內(nei) 經濟形勢,喬(qiao) 龍德詳細分析了建材行業(ye) 的形勢和發展及他的籌劃與(yu) 打算。不畏浮雲(yun) 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作為(wei) 建材行業(ye) 協會(hui) 的最高領導者,他的心裏既要裝著全行業(ye) 的大事小情,又要帶著協會(hui) 走出具有自己獨到特色的發展之路,這需要他站在行業(ye) 的最高峰,胸懷全國,放眼世界;需要他具有敏銳的眼光、靈活的思維、獨到的觀察、深度的思考;需要他大處著眼,小處入手;需要他既超前,又務實。無疑,這些喬(qiao) 龍德都做到了,但是他說一切都才起步,工作很多,很累。

我們(men) 期盼著,當行業(ye) 走上更加科學健康的發展之路,當協會(hui) 更加高效而具執行力地運轉起來之時,我們(men) 能夠看到這位一手打造它的幕後設計者和前線衝(chong) 鋒者的輕鬆的笑臉。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