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辦[2014]30號《關於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嚴格環境影響評價準入的通知》

來源:數字水泥網 發布日期:2014-04-11
 

環保部日前印發了《關(guan) 於(yu) 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嚴(yan) 格環境影響評價(jia) 準入的通知》,對水泥等高耗能行業(ye) 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嚴(yan) 控新增產(chan) 能項目;實行產(chan) 能等量或減量置換;配套建設高效脫硫、脫硝、除塵設施;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等。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文件

環辦[2014]30

關(guan) 於(yu) 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嚴(yan) 格環境影響評價(jia) 準入的通知

 

 

 各省(區、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

為(wei) 貫徹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嚴(yan) 格環境影響評價(jia) 準入,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現將有關(guan) 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發揮規劃環境影響評價(jia) 的調控、引領和約束作用,做好與(yu) 相關(guan) 戰略環境評價(jia) 的銜接。以促進大氣汙染物減排,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wei) 重點,充分考慮大氣環境承載力,進一步優(you) 化石化、火電、煤炭、鋼鐵、有色、水泥等重點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和城市總體(ti) 規劃的規模、布局、結構。依法科學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jia) ,全麵分析評估規劃實施後對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對環境影響評價(jia) 結論達不到區域環境質量標準要求的規劃,應當對規劃內(nei) 容提出優(you) 化調整建議,並采取有效的環境影響減緩控製措施。

嚴(yan) 格落實規劃與(yu)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的聯動機製。凡未開展或未完成規劃環境影響評價(jia) 的,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受理規劃所含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jia) 報批申請。規劃環境影響評價(jia) 結論應當作為(wei) 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文件的依據。

二、實行重點區域、重點產(chan) 業(ye)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jia) 會(hui) 商機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編製的以石化、化工、有色、鋼鐵、建材等為(wei) 主導的國家級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山西省、內(nei) 蒙古自治區編製的煤電基地規劃,其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應當進行區域內(nei) 省際會(hui) 商;珠三角地區重點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的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應當進行省內(nei) 會(hui) 商。

規劃編製機關(guan) 在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前,應當以書(shu) 麵形式征求相關(guan) 地方政府或有關(guan) 部門的意見,並根據會(hui) 商參與(yu) 各方提出的意見,對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內(nei) 容進行修改完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召集審查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時,應當邀請參與(yu) 會(hui) 商的地方政府或有關(guan) 部門代表參加審查小組,會(hui) 商意見及采納情況作為(wei) 審查的重要依據。省級重點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的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參照上述方式進行會(hui) 商。

三、嚴(yan) 格把好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審批準入關(guan) 口

(一)嚴(yan) 格控製“兩(liang) 高”行業(ye) 新增產(chan) 能,不得受理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新增產(chan) 能的項目。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建設項目和城市主城區鋼鐵、石化、化工、有色、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汙染企業(ye) 環保搬遷項目須實行產(chan) 能的等量或減量置換。

(二)不得受理城市建成區、地級及以上城市規劃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除熱電聯產(chan) 以外的燃煤發電項目,重點控製區除“上大壓小”、熱電聯產(chan) 以外的燃煤發電項目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自備燃煤發電項目;現有多台燃煤機組裝機容量合計達到30萬(wan) 千瓦以上的,可按照煤炭等量替代的原則建設為(wei) 大容量燃煤機組。

(三)不得受理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每小時20蒸噸以下及其他地區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項目。

(四)實行煤炭總量控製地區的燃煤項目,必須有明確的煤炭減量替代方案。新改擴建煤礦項目,必須配套煤炭洗選設施。

(五)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項目,必須落實相關(guan) 汙染物總量減排方案,上一年度環境空氣質量相關(guan) 汙染物年平均濃度不達標的城市,應進行倍量削減替代。

四、強化建設項目大氣汙染源頭控製和治理措施

(一)火電、鋼鐵、水泥、有色、石化、化工和燃煤鍋爐項目,必須采用清潔生產(chan) 工藝,配套建設高效脫硫、脫硝、除塵設施。

(二)重點控製區新建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以及燃煤鍋爐項目,必須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三)石化、有機化工、表麵塗裝、包裝印刷、原油成品油碼頭、儲(chu) 油庫、加油站項目,必須采取嚴(yan) 格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製措施。

(四)改擴建項目應當對現有工程實施清潔生產(chan) 和汙染防治升級改造。加快落後產(chan) 能、工藝和設備淘汰,集中供熱項目必須同步淘汰供熱範圍內(nei) 的全部燃煤小鍋爐。

(五)對涉及鉛、汞、鎘、苯並(a)芘、二噁英等有毒汙染物排放的項目和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的區域排放細顆粒物及其主要前體(ti) 物的項目,應對相應汙染物進行評價(jia) ,並提出汙染減排控製措施。

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環境影響評價(jia)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指南(試行)》要求公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jia) 信息,加大公眾(zhong) 參與(yu) 力度,切實維護公眾(zhong) 環境權益,發揮環境影響評價(jia) 源頭預防和控製作用,推動《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得到落實。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2014325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2014325日印發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