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想有錢,還是想值錢?
很多人一輩子有兩(liang) 個(ge) 追求:
一個(ge) 是有錢;
一個(ge) 是值錢。
值錢是個(ge) 人價(jia) 值的體(ti) 現,比如你去找一份工 作,人家給你開出百萬(wan) 年薪,那就表明你很值錢;如果人家每個(ge) 月隻給你開一千元工資,那就表明你還不夠值錢。
有錢和值錢是兩(liang) 個(ge) 概念。
有錢的人不一定值錢,比如我們(men) 常常會(hui) 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纏萬(wan) 貫,但除了揮霍什麽(me) 都不會(hui) ,這樣的人“分文不值”。
但值錢的人早晚會(hui) 有錢,因為(wei) 值錢的人都有足可誇耀的某種能力,憑借這種能力,他不僅(jin) 可以安身立命,還能積累財富,這樣的人甚至連存錢都不需要。比如一個(ge) 著名的畫家, 他需要錢的時候隻需畫一幅畫就行了。
所以人們(men) 常說,不要把自己變成“儲(chu) 錢罐”,因為(wei) 沒有人能夠靠儲(chu) 錢變富;但一定要把自己變成“印鈔機”,需要錢的時候可以隨時靠能力去取。
一個(ge) 人與(yu) 其有錢,不如讓自己變得值錢。
值錢的人才能體(ti) 會(hui) 到什麽(me) 叫成就感。對於(yu) 一個(ge) 追求有意義(yi) 人生的人來說,成就感至關(guan) 重要。成就感從(cong) 哪兒(er) 來呢?來自於(yu) 自己付出努力之後得到的某種收獲。收獲越大,成就感就越大。如果一個(ge) 人的錢是伸手向父母要來的,那無論有多少錢他都不會(hui) 有成就感。如果一個(ge) 人的錢是靠自己賺來的,那不管賺多少他都會(hui) 有成就感,而且隻要來路正,錢越多,成就感會(hui) 越大。
說到底,賺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把思想放入一個(ge) 人的腦袋之中,就像把錢從(cong) 別人的口袋裏掏出來一樣困難。這句話是想說明一個(ge) 人思想改造的困難,但同時也恰恰說明了賺錢有多麽(me) 不容易。
所以,能夠賺到錢的人都應該是有點能力的 人,也就是值錢的人。如果一個(ge) 人最初身無分文,經過自己的奮鬥,最後功成名就,那麽(me) 他的成就感就會(hui) 油然而生。成就感是幸福的重要基石之一,從(cong) 某種程度上說,一個(ge) 人如果沒有體(ti) 會(hui) 過奮鬥所帶來的成就感,那麽(me) 他的人生幸福值也必定要打個(ge) 折扣。現在,很多父母以愛的名義(yi) 為(wei) 孩子今後的人生準備好了一切,可謂用心良苦,但事實上卻剝奪了孩子奮鬥空間,也因此剝奪了孩子原本能夠體(ti) 會(hui) 到的幸福。我們(men) 在中國的“富二代”身上常常能看到這種情況。
一個(ge) 人不斷努力的過程就是讓自己不斷值錢的過程;
值錢之前,是你求別人;
值錢之後,是別人求你。
值錢前後的這一轉變叫做“價(jia) 值轉折”,也就是一個(ge) 人的個(ge) 人價(jia) 值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這裏說的“別人求你”,不是因為(wei) 你有權,而是因為(wei) 你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