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謀劃區域發展大棋局
摘要:李克強指出:解決(jue)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既是結構調整的重大任務,也是激發巨大發展潛力的重要途徑,關(guan) 鍵要建立有效的促進機製。要在實施好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振興(xing) 、中部崛起、東(dong) 部率先這一區域發展戰略部署的基礎上,謀劃區域發展大棋局,由東(dong) 向西、由沿海向內(nei) 地,依托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幹線,培育新的區域經濟支撐帶,形成新的增長極,構建我國梯度發展新格局,促進區域均衡、協調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日在《求是》雜誌刊發題為(wei) 《關(guan) 於(yu) 深化經濟體(ti) 製改革的若幹問題》的署名文章,闡述了深化經濟體(ti) 製改革的五項重點,包括: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財稅體(ti) 製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ti) 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和注重依靠改革推進結構調整。
對於(yu) 注重依靠改革推進結構調整,探索建立區域均衡發展機製。李克強指出:解決(jue) 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既是結構調整的重大任務,也是激發巨大發展潛力的重要途徑,關(guan) 鍵要建立有效的促進機製。要在實施好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振興(xing) 、中部崛起、東(dong) 部率先這一區域發展戰略部署的基礎上,謀劃區域發展大棋局,由東(dong) 向西、由沿海向內(nei) 地,依托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幹線,培育新的區域經濟支撐帶,形成新的增長極,構建我國梯度發展新格局,促進區域均衡、協調發展。要依托長江建設經濟增長新支撐帶,同時加快其他新支撐帶建設的研究規劃。推進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ti) 化,深化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
為(wei) 此,要著力消除市場分割、地區封鎖和行政性壟斷,依市場力量和區域差別化政策引導,促進統一市場形成,開展公平競爭(zheng) 。建立多元的投融資機製,支持發展跨區域大交通、大流通,構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新體(ti) 係。要針對跨區域、次區域和經濟新支撐帶發展,提高區域差別化政策的精準性,促進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李克強在文中強調,我國已進入隻有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才能持續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問題,症結在於(yu) 不合理的體(ti) 製機製導致的資源配置扭曲和僵化。調整經濟結構,要從(cong) 實施結構改革入手,改變不合理的體(ti) 製機製,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才能釜底抽薪,真正收到成效。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推進結構調整,要著力在推進市場化改革上下功夫,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創新體(ti) 製機製,加強政策引導,推動發展從(cong) 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從(cong) 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從(cong) 城鄉(xiang) 區域不平衡向均衡協調邁進,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要在結構調整的各個(ge) 領域、各個(ge) 環節,推出有針對性的改革舉(ju) 措和差別化促進政策,使結構調整更多依改革創新來驅動。
對於(yu)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李克強表示,要擴大內(nei) 陸和沿邊開放。過去,我國對外開放主要是在沿海地區,內(nei) 陸和沿邊地區對外開放相對滯後。今後擴大開放的最大潛力和回旋餘(yu) 地在中西部地區。要抓緊製定絲(si) 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相關(guan) 規劃和具體(ti) 方案,重點推進與(yu) 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各地要找準定位、密切配合。要大力推動內(nei) 陸與(yu) 沿海沿邊通關(guan) 協作,把“關(guan) 檢合作”改革試點擴大到全國,加快提升中西部地區通關(guan)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