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豪合並”對中國水泥行業有何啟示?

來源:中國建材報 發布日期:2014-07-01

6月25日上午,由中國建材報社舉(ju) 辦的“拉豪合並對中國水泥行業(ye) 的啟示研討會(hui) ”在北京召開。

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會(hui) 長、中國水泥協會(hui) 會(hui) 長喬(qiao) 龍德,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呂桂新、產(chan) 業(ye) 政策司處長袁克蘭(lan)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誌平,金隅集團董事長蔣衛平,中材集團副總經理於(yu) 國波,中國水泥協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孔祥忠,中國建材股份公司副總裁、中國聯合水泥集團董事長崔星太,中國國際金融投資銀行部並購組負責人、董事總經理王子龍,瑞銀證券中國宏觀經濟學家胡誌鵬,摩根士丹利證券研究部主管、副總裁王吉紅及副總裁章俊,新財富建材行業(ye) 最佳分析師曾豪等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拉豪合並事件對我國水泥工業(ye) 發展帶來的重要啟示和深遠意義(yi) 。

與(yu) 會(hui) 嘉賓從(cong) 我國水泥行業(ye) 的現階段發展和未來戰略規劃與(yu) 部署,以及水泥大企業(ye) 並購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市場化運作等角度,全方位剖析了水泥行業(ye) 未來應如何與(yu) 時俱進、改革創新,開拓一條符合時代與(yu) 行業(ye) 發展的全新的兼並重組之路。大家普遍認為(wei) ,中國水泥工業(ye) 的發展,兼並重組是永恒課題,強強聯合是大勢所趨,盼望政府出台積極有效的政策來引導支持。

今年47日,全球兩(liang) 大水泥生產(chan) 商——法國拉法基與(yu) 瑞士豪瑞發表聲明,合並成立新公司——拉法基豪瑞公司。此次合並將締造一家合並營業(ye) 收入達320億(yi) 歐元的行業(ye) 巨擎。

作為(wei) 全球水泥工業(ye) 有史以來最大的並購案,“拉豪合並”引發全球高度關(guan) 注。短短60天的時間,包括BBC、法新社、路透社等全球數十家重要媒體(ti) 都在以不同形式報道這一事件。同時,這一事件在國內(nei) 傳(chuan) 媒界也引起不小的轟動,不僅(jin) 引起了國內(nei) 建材水泥領域的行業(ye) 媒體(ti) 關(guan) 注,金融資本類主流媒體(ti) 也紛紛給予關(guan) 注和報道,各大重點門戶網站也掀起了關(guan) 注熱潮。

拉豪合並事件,率先在國內(nei) 水泥大企業(ye) 經營者中引起高度關(guan) 注。在水泥行業(ye) 的產(chan) 能過剩從(cong) 淘汰立窯等落後產(chan) 能的階段,逐步轉變為(wei) 以新型幹法水泥為(wei) 主體(ti) 的高端過剩階段,水泥企業(ye) 傳(chuan) 統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式的兼並重組模式,也產(chan) 生了越來越大的製約與(yu) 困惑。恰逢此時,“拉豪合並”事件,為(wei) 我國水泥工業(ye) 的兼並重組之路,帶來了新的思路和啟發,值得我們(men) 深入探討和研究。

政府、行業(ye) 、企業(ye) 和資本市場的眾(zhong) 多領導、企業(ye) 家和專(zhuan) 家學者聚在一起,研討在我國經濟轉型和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的關(guan) 鍵時期,拉豪合並對我國水泥工業(ye) 化解產(chan) 能過剩,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以及建材行業(ye) 大企業(ye) 未來的戰略發展,有可能帶來的啟發和影響。

宋誌平認為(wei) ,此次研討會(hui) 的召開意義(yi) 重大。我國水泥行業(ye) 已進入到大企業(ye) 整合時代,強強聯合是大勢所趨。拉豪合並或為(wei) 我國水泥行業(ye) 的未來發展帶來可借鑒的模式。我們(men) 應該認真分析研究此事對全球水泥行業(ye) 的走勢影響,以及對企業(ye) 自身的啟發。此外,他還希望政府能夠給予更寬鬆的政策環境,為(wei) 實現大企業(ye) 間的合並創造條件。

蔣衛平認為(wei) ,在學習(xi) 的同時,還應看到目前我國市場化程度還不充分,關(guan) 於(yu) 兼並重組的體(ti) 製機製存在不少問題,未來如何借鑒值得探討和研究。在他看來,國內(nei) 水泥行業(ye) 若要進一步發展,必須突破現有體(ti) 製機製障礙,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借鑒方式。

於(yu) 國波、孔祥忠、崔星太在發言中指出,大企業(ye) 之間的合並是必然趨勢,目前國內(nei) 領軍(jun) 企業(ye) 應該未雨綢繆,可以嚐試進行合作,但同時呼籲一個(ge) 成熟的市場競爭(zheng) 體(ti) 係盡快形成。

會(hui) 上還有一些嘉賓表示,拉豪合並一事值得探討和借鑒,但根據我國國情及水泥行業(ye) 發展的現狀考慮,我國水泥大企業(ye) 尚無法全部“拿來主義(yi) ”,需要更深入的探討和學習(xi) 。

作為(wei) 行業(ye) 主管部門,工信部原材料司和產(chan) 業(ye) 政策司對水泥企業(ye) 兼並重組持非常鮮明的支持和鼓勵態度。呂桂新和袁克蘭(lan) 均表示,拉豪合並案例值得我國水泥企業(ye) 借鑒,當前水泥行業(ye) 呈現出新的並購重組的大好時機,要充分抓住機遇,這既要靠市場調節,同時也需要政府的推動。目前工信部一直把兼並重組作為(wei) 重要的工作來推動,未來也將出台更多有利於(yu) 行業(ye) 發展的政策。

王子龍、胡誌鵬、王吉紅、章俊、曾豪等從(cong) 資本市場角度闡述了觀點,指出在國際資本逐漸從(cong) 新興(xing) 經濟國家向歐美等經濟發達國家回流、新興(xing) 經濟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強強合並是多贏之舉(ju) ,也是世界水泥工業(ye) 發展的趨勢。

喬(qiao) 龍德作總結發言,他指出,拉豪合並是自身提升的需要,也是外部市場的競爭(zheng) 需求,值得我們(men) 好好研究,但從(cong) 我國目前水泥行業(ye) 的發展來看,不能生搬硬套,要互相結合,既結合國外的經驗,又要結合國內(nei) 聯合重組經驗和具體(ti) 情況,循序漸進地進行產(chan) 業(ye) 組織結構調整。這也是未來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和中國水泥協會(hui) 的主要工作之一。

中國建材報社長楊軍(jun) 在致辭時指出,在建材行業(ye)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時刻,拉豪合並是一件有著巨大、持久影響力的曆史性事件。我國建材行業(ye) 多年來主要引入的是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對國外建材領域各種生產(chan) 要素的組合方式,特別是資本市場帶來的影響變化關(guan) 注較少。因此,拉豪合並值得我們(men) 深入關(guan) 注、研究、學習(xi) ,以及一定意義(yi) 上的借鑒。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