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省份GDP公布增速均落後年初目標
截至7月23日,已經有22個(ge) 省份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22個(ge) 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與(yu) 各地方政府年初提出的年增長目標相比,均有差距。
除天津、安徽和新疆之外,其餘(yu) 19個(ge) 省份上半年地區生產(chan) 總值(GDP)增速均較一季度有所回升,回升幅度最大的是西藏,回升了2.5個(ge) 百分點。但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大多數低於(yu) 去年上半年的增速。
李克強總理6月初在部分省市經濟工作座談會(hui) 上強調,完成今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是各級黨(dang) 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各地區、各部門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為(wei) 官不為(wei) 。
上周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也強調,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必須保證完成”。
今年一季度各地經濟都麵臨(lin) 下滑,各地相繼加大穩增長力度。國務院也召集各地區各部門部署穩增長,5、6月份各省份穩增長措施密集出台。
一係列措施出台後,效果漸顯。
以四川為(wei) 例,繼一季度全省經濟增長8.1%以來,二季度工業(ye) 、投資、消費、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逐步回升,今年上半年增長8.5%,全省經濟運行總體(ti) 平穩,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除了GDP增速指標,其他指標也反映出來這種回升趨勢。四川省統計局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介紹,從(cong) 全國而言,總體(ti) 回升的多、回落的少。全國31個(ge) 省份中,工業(ye) 指標相比一季度有16個(ge) 省份回升,投資指標有17個(ge) 省份回升。
不過,這種回升態勢並沒有大幅緩解地方政府的壓力。一方麵,經濟仍然有下滑的趨勢;另一方麵,上半年的增長指標仍落後於(yu) 年初地方政府提出的增長目標,個(ge) 別省份甚至相去甚遠。
實際上,經濟下行壓力已經迫使地方調低增長目標。全國31個(ge) 省份在今年年初製定的增長目標中,隻有黑龍江省比2013年實際增速要高。
這些目標呈現區域分化:除海南、福建增速目標分別為(wei) 10%左右和10.5%左右之外,西北6省份、除四川之外的西南地區以及兩(liang) 湖的增速目標都在10%以上,尤其是西北地區和雲(yun) 貴兩(liang) 省目標都在11%以上,反映當地急切追求快速發展。
但是,實際結果卻大相徑庭。比如,上半年寧夏和雲(yun) 南隻分別增長了7.4%和8.4%。不僅(jin) 如此,河北、黑龍江、山西年初製定的增長目標是8%、8.5%左右和9%左右。但是,它們(men) 的一季度數據與(yu) 全年目標相比,落後4個(ge) 百分點左右。
東(dong) 部省份情況也類似。比如,廣東(dong) 去年增長8.5%,今年目標仍為(wei) 8.5%,上半年增長7.5%。
廣東(dong) 當地學者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wei) ,廣東(dong) 目前處於(yu) 經濟增長放緩期,這不是短期性的。
今年年初,四川提出全年9%左右的增速,上半年增速為(wei) 8.5%。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熊建中就向本報記者認為(wei) ,第三、四季度會(hui) 繼續保持回升態勢,發展趨勢在向預期指標發展,但實現全年目標任務非常艱巨。
熊建中向記者分析了四川經濟內(nei) 在的壓力:雖然四川三次產(chan) 業(ye) 都普遍回升,但第二產(chan) 業(ye) 中除工業(ye) 回升外,建築業(ye) 回落了1個(ge) 百分點、規模以下工業(ye) 增加值也不高,特別是建築業(ye) 的下滑影響到第二產(chan) 業(ye) 的回升速度。
不僅(jin) 如此,熊建中表示,工業(ye) 也麵臨(lin) 不小的問題。2012年5月以來,PPI連續下跌,今年上半年仍然下跌0.9%,反映宏觀市場特別是生產(chan) 資料市場沒有根本好轉;規模以上工業(ye) 利潤增速同比下降10.5個(ge) 百分點,直接影響擴大生產(chan) ;工業(ye) 投資自去年7月下降至個(ge) 位數後繼續下降,影響新增生產(chan) 能力,工業(ye) 發展後勁相對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