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再取消下放超200項審批權 高“含金量”也下放
國務院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李章澤說,今年將再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行政審批事項。
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實施一年多來,我國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國務院新聞辦10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多部委有關(guan) 負責人就我國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確保高“含金量”
有輿論認為(wei) ,已下放和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存在社會(hui) 關(guan) 注度低、含金量不高等問題。
“目前國務院各部門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中確實還有一些政府不應再審批、‘含金量’比較高的。”國務院行政審批製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李章澤說。
他說,下一步要建立健全常態化的監督檢查機製,加大督查力度。“國務院督察組督查24個(ge) 部門後,還有30多個(ge) 部門要一查到底,按照一部一策,特別要對700項重點事項集中攻關(guan) 。凡是市場機製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凡是直接麵向基層、量大麵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更有效的審批事項一定要下放。”
李章澤說,今年將再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行政審批事項。對於(yu) 一些新出現的經營模式和投資模式,隻要市場自身能夠調節,又不危及國家安全、公民生命和財產(chan) 安全的,商事主體(ti) 先向工商登記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ye) 執照後即可從(cong) 事一般性的經營活動“這些都應該鼓勵和支持。”他說。
企業(ye) 投資項目核準的取消下放受到廣泛關(guan) 注。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楊潔說,去年發展改革委取消、下放、轉出企業(ye) 投資核準事項49項,需要報中央核準的企業(ye) 投資項目減少了60%。目前,企業(ye) 投資項目實行核準管理的已不到20%。
“今年將進一步縮減核準範圍、下放核準權限。初步測算,需報中央核準的審批項目將在去年基礎上再減少40%,而且含金量更高。”楊潔說。
打掉市場主體(ti) 創業(ye) 興(xing) 業(ye) “攔路虎”
減少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是國務院確定的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我國已分兩(liang) 批取消58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ye) 資格,同時部署地方取消自行設置的570多項職業(ye) 資格。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管理司司長孫建立說,今年11月我國將再取消一批職業(ye) 資格,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減少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工作。
“一方麵要進一步減少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打掉市場主體(ti) 創業(ye) 興(xing) 業(ye) 的‘攔路虎’;另一方麵,要依法依規嚴(yan) 格執行就業(ye) 準入製度。兩(liang) 者並不矛盾,該減少的一定要減少,該準入的也要實行準入。”人社部職業(ye) 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說。
讓小微企業(ye) 生下來活得好、活得久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企業(ye) 注冊(ce) 局局長周石平說,注冊(ce) 資本登記製度改革實施半年來,我國新登記的市場主體(ti) 659 .59萬(wan) 戶,同比增長15 .75%。新登記的外商投資企業(ye) 在連續兩(liang) 年增長後出現正增長。
周石平說,下一步將推動地方政府出台簡化住所登記條件的具體(ti) 規定;放寬其他企業(ye) 登記條件,包括名稱登記管理和經營範圍登記管理的改革;對市場主體(ti) 退出機製要加強研究,簡化和完善企業(ye) 注冊(ce) 程序,實行企業(ye) 登記的全流程便利化改革等。
“要加強對新登記市場主體(ti) 、新登記小微企業(ye) 的扶持力度,讓這些企業(ye) 生下來後活得好、活得久。”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