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議:中國工業4.0還在走“水泥+鼠標”老路
日前,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透露《中國製造2025》將於(yu) 近期正式出台,消息一出便引起市場的高度關(guan) 注。然而,在大多數人看好並期待之餘(yu) ,也存在不同的聲音。獨立經濟學家清議認為(wei) ,《中國製造2025》實質上就是重新包裝過去的“水泥+鼠標”模式,這種互聯網改造傳(chuan) 統企業(ye) 的方式已經落伍。
在清議看來,《中國製造2025》是在德國工業(ye) 4.0的影響下產(chan) 生,而德國工業(ye) 4.0則是在看到蘋果商業(ye) 模式後,由德國政府層麵推動出台。不過,《中國製造2025》的實質就是重新包裝了過去的“水泥+鼠標”模式,此外,規劃中提及的十個(ge) 發展領域也沒有抓住重點。
與(yu) 《中國製造2025》中的“互聯網+”概念相比,清議更加認同德國的工業(ye) 4.0。他表示,德國工業(ye) 4.0的實質是幫助德國國內(nei) 優(you) 質大型企業(ye) 加快技術升級、降低生產(chan) 成本進而可續成長。尤其是其中關(guan) 於(yu) 大幅降低生產(chan) 成本的部分。從(cong) 工業(ye) 1.0、工業(ye) 2.0到工業(ye) 3.0,無不是因為(wei) 降低生產(chan) 成本而獲得成功的,工業(ye) 4.0也不例外。
他指出,從(cong) 德國的國情分析,德國工業(ye) 4.0的方向就是消滅更多的中小企業(ye) ,隻有這樣才能避免資源的弱效配置,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勞動效率,以此解決(jue) 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這也是未來互聯網即物聯網要達到的目的,由人際互聯到物際互聯。而中國“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其目的以及想要取得的效果都非常模糊。甚至出現,將“互聯網+”簡單理解為(wei) “電信局+”的錯誤看法。
“《中國製造2025》就是互聯網改造傳(chuan) 統企業(ye) ,其實質還是過去的水泥+鼠標模式。從(cong) 經濟發展層麵分析,傳(chuan) 統企業(ye) 必將大規模退出曆史舞台。”清議稱,以美國煉鋼廠為(wei) 例,由於(yu) 美國現在都是碎鋼回爐,屬於(yu) 短流程,因此對於(yu) 煉鋼廠的需求也就相應的減少。而當中國人均鋼鐵占有量提升後,由於(yu) 鋼鐵屬於(yu) 可循環經濟,未來也將不需要大量的煉鋼廠。基於(yu) 此,繼續加大投資傳(chuan) 統企業(ye) ,並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改造也隻是徒然。
對於(yu) 市場上認為(wei) 《中國製造2025》將有利於(yu) 小企業(ye) 發展的觀點,清議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wei) ,無論是蘋果與(yu) 大規模訂製相應的產(chan) 業(ye) 鏈,還是德國工業(ye) 4.0,無不是謀求產(chan) 業(ye) 鏈上的集約化,也就是供應商的規模化,或建立在供應鏈集約化基礎上的更緊密供貨方關(guan) 係。“由於(yu) 蘋果在中國的供應商很不集約,所以要受蘋果公司的剝削。如果未來中國企業(ye) 規模不擴張,到2025年也還隻是原地踏步,中國的製造業(ye) 依舊是半個(ge) 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