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加快推進水泥市場轉暖:政策──項目──資金──實體
2015年水泥產(chan) 量從(cong) 2月發布就引起關(guan) 注,但市場認為(wei) 3月的數據才能較全麵反映市場的正常表現。
全國2015年1~3月累計水泥產(chan) 量,除西南外,全國和其他地區水泥產(chan) 量全線下降,華北、東(dong) 北、西北三地大幅度下降是意料之中。
華東(dong) 、中南、西南地區略有下降基本持平,而往年都有一定幅度增長。這種大範圍的下滑,在去年已有體(ti) 現,一季度市場的下行是在意料之中。
但所有地區的3月當月產(chan) 量同比下降都在15%以上,其中東(dong) 北超過40%。
在產(chan) 量出現下滑的背景下,價(jia) 格幅度下降不一。華東(dong) 同比下跌23.9%,87元/噸,其次為(wei) 中南,同比下跌20.2%,81元/噸。
從(cong) 目前市場反映看,去年市場走強的華東(dong) 、中南和西南,表現低於(yu) 預期,這也說明市場下行的動力加大。從(cong) 房地產(chan) 的相關(guan) 數據來看,今年市場要比去年更為(wei) 嚴(yan) 峻,產(chan) 業(ye) 要對其嚴(yan) 峻性有所清醒認識。
水泥是經濟發展最敏感的“感知產(chan) 業(ye) ”之一,目前經濟下行壓力非常大,市場嚴(yan) 峻程度高於(yu) 2008年以及2012年。2008年主要為(wei) 外部國際經濟環境原因,2012年則是由於(yu) 2008年4萬(wan) 億(yi) 投資效果尾聲,而這幾年政府在供給的控製以及需求下行兩(liang) 方麵非常被動,政策的強刺激的作用時間越來越短,2012年的刺激僅(jin) 使水泥企業(ye) 2013年四季度受益,隨後市場一路下滑。2014年的水泥市場已顯現出動力不足,房地產(chan) 下行和基建資金受限雙重作用,2015年一季度這種態勢延續,價(jia) 格一路下滑,眾(zhong) 多地區已出現曆史低位,盡管4月份有部分地區拉漲,但也僅(jin) 基本是以漲止跌、穩定信心,並非是市場的啟動。
今年市場不旺的特征,表現在季節因素,商混不僅(jin) 啟動晚,而且新開工量大大低於(yu) 同期;資金短缺是今年市場最主要的原因。從(cong) 近期市場調研中,市場恢複達到去年同期的60~80%,樂(le) 觀者表示,在5月前,能達到同期的80~90%,就可認為(wei) 市場開始企穩了。
而從(cong) 宏觀上看,一季度經濟數據超預期下行,房地產(chan) 仍未企穩,出口後勁不足,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政府最近發布的動作可以看出,對市場下滑的態勢要盡快止住。4月17日,李克強總理前往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考察,並在工商銀行主持召開座談會(hui) ;兩(liang) 天後的4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普降銀行準備金率,並在此基礎上實施定向降準。並且李克強總理在4月17日的座談會(hui) 上告誡參會(hui) 的金融機構負責人,實體(ti) 經濟是肌體(ti) ,金融是血液,光有肌體(ti) ,沒有血液,經濟活不了。金融和實體(ti) 經濟應該互為(wei) 依托、相互促進、相輔相成。
從(cong) 上可以看出政府拉動經濟,從(cong) 政策──項目──資金──實體(ti) ,正在加快推進。近期民生證券報告《從(cong) 供給收縮到需求擴張,事情剛剛起變化》中指出:十八大以來,在產(chan) 能過剩的束縛之下,供給收縮一直是中央宏觀管理的主要思路。不過,事情已經開始起變化。隨著“一帶一路”“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等大戰略的實施,中央正在逐步摒棄緊縮的調控思路,這可能推動中國經濟的大邏輯從(cong) 供給收縮重新走向需求擴張。
二季度能否看到市場止跌回暖的跡象,水泥業(ye) 應該率先有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