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中國製造2025》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中國製造2025》,部署全麵推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ge) 十年的行動綱領。
製造業(ye) 是國民經濟的主體(ti) ,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是立國之本、興(xing) 國之器、強國之基。當前,全球製造業(ye) 發展格局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必須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突出創新驅動,優(you) 化政策環境,發揮製度優(you) 勢,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chan) 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中國製造2025》提出,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wei) 先、綠色發展、結構優(you) 化、人才為(wei) 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ti) 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製造業(ye) 整體(ti) 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製造業(ye) 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圍繞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中國製造2025》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一是提高國家製造業(ye) 創新能力;二是推進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深度融合;三是強化工業(ye) 基礎能力;四是加強質量品牌建設;五是全麵推行綠色製造;六是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nong) 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七是深入推進製造業(ye) 結構調整;八是積極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九是提高製造業(ye) 國際化發展水平。
《中國製造2025》明確,通過政府引導、整合資源,實施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智能製造、工業(ye) 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項重大工程,實現長期製約製造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共性技術突破,提升我國製造業(ye) 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
為(wei) 確保完成目標任務,《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深化體(ti) 製機製改革、營造公平競爭(zheng) 市場環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完善中小微企業(ye) 政策、進一步擴大製造業(ye) 對外開放、健全組織實施機製等8個(ge) 方麵的戰略支撐和保障。
《中國製造2025》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意義(yi) ,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製,研究製定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