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經貿轉型升級 基礎設施建設蘊藏巨大商機
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hui) 議的召開將中拉經貿提升到了一個(ge) 新的高度。會(hui) 議通過的《中國與(yu) 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確定了基礎設施是今後雙方開展整體(ti) 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與(yu) 第六屆國際基礎設施建設與(yu) 投資高峰論壇同期同地舉(ju) 辦的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為(wei) 中拉基礎設施合作打造了一個(ge) 新平台。
多年來,拉美對外出口以大宗商品為(wei) 主,而中國對拉投資主要在礦產(chan) 資源方麵。隨著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jia) 格下跌,中拉貿易增長勢頭明顯放緩,亟需突破中拉經貿合作發展瓶頸。中國願通過基礎設施合作,擴大對拉美相關(guan) 國家的投資,把中國在鋼鐵、水泥、建設等行業(ye) 的優(you) 質產(chan) 能引入拉美,並願進口更多的拉美高附加值產(chan) 品,使中拉雙方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優(you) 勢互補,確保中拉貿易達到5000億(yi) 美元。為(wei) 此,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向中國企業(ye) 展現了巨大商機。
經濟穩定 基礎設施亟需建設
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經濟穩定發展,但基礎設施亟需建設。泛美開發銀行副行長Hans Schulz在第六屆國際基礎設施建設與(yu) 投資高峰論壇上表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僅(jin) 占GDP的2.5%,而這個(ge) 地區為(wei) 保持競爭(zheng) 力需投資5%的GDP來建設基礎設施。這個(ge) 投資缺口是一個(ge) 每年市場價(jia) 值高達1700億(yi) 美元的商機。
從(cong) 首屆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上記者了解到,擁有拉美1/3淡水、49%白銀和24%銅的厄瓜多爾,是一個(ge) 自然資源富饒的國家,是一個(ge) 具有投資吸引力的國家。它擁有著5億(yi) 人口,中產(chan) 人群十分龐大。厄瓜多爾戰略行業(ye) 協調部機構管理與(yu) 效率副秘書(shu) 長Angie Toral Hidalg表示 ,“我們(men) 需要改善我們(men) 的基礎設施,更好地使用我們(men) 的自然資源,以及在我們(men) 國家進行可持續地發展。我們(men) 也需要在基礎設施、能源、交通、通訊方麵提高基礎設施的水平。”
事實上,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十分歡迎中國企業(ye) 前往拉美進行基礎設施方麵的建設。委內(nei) 瑞拉公共交通工程部的部長Haiman El Troudi表示,中國與(yu) 委內(nei) 瑞拉在交通、港口、公路、物流等基礎設施領域都有重要的合作,“我們(men) 也要進一步地鼓勵中國有實力的企業(ye) 來到拉美進行投資建設,我們(men) 也希望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能夠進一步加強拉美地區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
中國政府大力支持
在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訪拉期間,倡議中拉共同構建“1+3+6”的合作新框架,在中拉合作規劃(2015-2019)框架下,依托貿易、投資、金融三大引擎,重點推動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農(nong) 業(ye) 、製造業(ye) 、科技創新、信息技術等六大領域的合作,推動雙方在基礎設施合作領域的互利合作。
半個(ge) 月前,李克強總理還提出了中拉產(chan) 能合作新模式,中方宣布將設立中拉產(chan) 能合作專(zhuan) 項基金,為(wei) 此提供300億(yi) 美元融資,支持中拉產(chan) 能合作項目。其中,在基礎設施方麵,中方將契合拉美國家的需求,共同建設物流、電力、信息三大通道,實現南美大陸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中國外交部拉美司司長祝青橋在首屆中拉基礎設施合作論壇上說,中方願為(wei) 中拉基礎設施合作提供有利的技術支撐。相關(guan) 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中方也將盡快予以明確,我們(men) 歡迎拉美成員國提出更多的項目申請,盡快將雙方的合作意願變成合作現實,在基礎設施領域打造一批標誌性的工程,共同開創中拉基礎設施合作的廣闊前景。
利用優(you) 勢擴大走出去
“政府搭台,企業(ye) 唱戲”是中國企業(ye) 走入拉美及加勒比國家的巨大優(you) 勢。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中國與(yu) 委內(nei) 瑞拉早前建立了兩(liang) 國政府間高級混合委員會(hui) 。在該委員會(hui) 機製下,中委進行了100多項的合作。與(yu) 此同時,委內(nei) 瑞拉為(wei) 方便企業(ye) 進入設立了經濟特區。另一方麵,自2008年以來,中國幫助委內(nei) 瑞拉實現了720億(yi) 美元的融資。
還有一個(ge) 優(you) 勢是,中國許多大型企業(ye) 已經在拉美及加勒比國家深耕多年,經驗十分豐(feng) 富,以致中拉合作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不僅(jin) 如此,這些企業(ye) ,尤其是大型國企在該地區“站穩腳跟”後帶領國內(nei) 其它企業(ye) 尤其是優(you) 質的中小企業(ye) “走出去”。
中交國際(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中交集團在走出去的第一階段是靠“單打獨鬥”開發市場,如今早已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全產(chan) 業(ye) 鏈”走出去,帶著國內(nei) 優(you) 質企業(ye) 一起開發海外市場,未來還計劃在國外開設工業(ye) 園。
問題及建議
目前,中國企業(ye) 在開發拉美及加勒比地區市場時仍然麵臨(lin) 著一些問題。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國才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公司的決(jue) 策建立在翻譯的基礎上時,無疑又增加了許多風險,“公司有很多優(you) 秀的英語翻譯人才,而且很多工程師、高級管理人也都懂英語,但葡語是個(ge) 小語種。”
在語言方麵,澳門具有優(you) 勢。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姚堅表示,澳門作為(wei) 連接中國與(yu) 外部世界特別是葡語國家的橋梁和紐帶,正逐步成為(wei) 全球區域經濟合作一體(ti) 化下的重要平台。“我們(men) 鼓勵中外企業(ye) 和金融機構充分利用澳門的平台作用,以多種方式參與(yu) 區域交流、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合作。同時,澳門正致力建設區域性的中心,為(wei) 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投融資的特色化服務。”他說。
此外,拉美很多國家往往采用歐美及本國標準和規範,這對中國先進工程技術的使用造成了一定困難。對此,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文崗建議,中方企業(ye) 在產(chan) 品設計、生產(chan) 技術標準上采取更加靈活措施的,同時“我們(men) 也呼籲拉美國家在一些新興(xing) 基建領域裏可以更多的考慮使用中國標準和規範,將中國成熟的技術和工藝以及高速發展的模式引入到拉美基礎設施領域,實現中拉在基建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對接和優(you) 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