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關於印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
工信部產(chan) 業(ye) 【2015】12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為(wei) 貫徹《國務院關(guan) 於(yu)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和《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部署,繼續做好產(chan) 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工作,嚴(yan) 禁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行業(ye) 新增產(chan) 能,現將《部分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產(chan) 能置換實施辦法》印發你們(men) ,請遵照執行。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
2015年4月20日
部分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產(chan) 能置換實施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wei) 遏製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盲目擴張,嚴(yan) 禁新增產(chan) 能,化解產(chan) 能過剩矛盾,引導產(chan) 業(ye) 有序轉移和布局優(you) 化,推進行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按照《國務院關(guan) 於(yu)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和《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要求,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項目建設,須製定產(chan) 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的部分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為(wei) :鋼鐵(煉鋼、煉鐵)、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行業(ye) 。
本辦法所稱的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建設項目,包括新建、改建、擴建,以及按照國發〔2013〕41號文件要求清理的未經國家核準且有必要繼續建設的在建項目(以下統稱“建設項目”)。水泥粉磨站建設項目,可不製定產(chan) 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方案,依據本地區水泥工業(ye) 結構調整方案優(you) 化布局。
本辦法所稱的產(chan) 能等量置換是指建設項目應淘汰與(yu) 該項目產(chan) 能數量相等的落後或過剩產(chan) 能;減量置換是指建設項目應淘汰大於(yu) 該項目產(chan) 能數量的落後或過剩產(chan) 能。
本辦法所稱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是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以及廣東(dong) 省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dong) 莞、中山、惠州、肇慶等9市,以及其他環境敏感區域。
第二章 置換產(chan) 能確定
第四條 新(改、擴)建項目產(chan) 能置換指標,須為(wei) 2013年及以後列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告或省級人民政府完成任務公告(以下統稱“列入公告”)的企業(ye) 淘汰產(chan) 能(不含各地列入明確壓減範圍的鋼鐵產(chan) 能)。已超過國家明令淘汰期限的落後產(chan) 能,不得用於(yu) 產(chan) 能置換。
經省級工業(ye) 主管部門審批已實施JT窯技術改造,並經省級行業(ye) 協會(hui) 等組織鑒定的JT窯,可用於(yu) 水泥熟料新(改、擴)建項目產(chan) 能置換。
未經國家核準的在建項目產(chan) 能置換指標,須為(wei) 2011年及以後列入公告的企業(ye) 淘汰產(chan) 能。
2011年以來列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告的淘汰產(chan) 能數量,依照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告核定;未列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告但列入省級人民政府完成任務公告的淘汰產(chan) 能數量,依照省級人民政府完成任務公告核定。
建設項目產(chan) 能數量和2015年以後擬淘汰的產(chan) 能數量,依照換算表(見附1)核定。用於(yu) 置換的產(chan) 能指標不得重複使用。
第五條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需置換淘汰的產(chan) 能數量按不低於(yu) 建設項目產(chan) 能的1.25倍予以核定,其他地區實施等量置換。
第三章 產(chan) 能置換指標交易
第六條 支持跨地區產(chan) 能置換,引導國內(nei) 有效產(chan) 能向優(you) 勢企業(ye) 和更具比較優(you) 勢的地區集中,推動形成分工合理、優(you) 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和產(chan) 業(ye) 發展格局。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實施政府引導、企業(ye) 自願、市場化運作的產(chan) 能置換指標交易。
第七條 產(chan) 能置換指標交易由各省(區、市)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進行組織協調,製定具體(ti) 交易實施辦法,報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後執行。
第八條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搭建全國產(chan) 能置換指標供需信息平台,為(wei) 產(chan) 能置換提供信息服務。同時,探索建立全國產(chan) 能置換指標交易平台。
第九條用於(yu) 跨省交易的產(chan) 能置換指標,需指標出讓方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省級人民政府確認和公告。各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將產(chan) 能指標的出讓和需求信息,按要求(見附2)送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在全國產(chan) 能置換指標供需信息平台(http://cyzy.miit.gov.cn)發布。
第四章 置換方案內(nei) 容和確認
第十條 產(chan) 能置換方案主要包括淘汰項目和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須明確以下內(nei) 容:
(一)淘汰項目所屬的行業(ye) 和地區、企業(ye) 名稱、組織機構代碼、主體(ti) 設備(生產(chan) 線)、核定的產(chan) 能和拆除時間,以及相關(guan) 材料(工商營業(ye) 執照、稅務登記證、生產(chan) 許可證等有效證明材料)。
(二)建設項目所屬的行業(ye) 和地區、企業(ye) 名稱、擬建的主體(ti) 設備和產(chan) 能。
(三)通過跨省(區、市)交易獲得的產(chan) 能置換指標,需提供指標出讓方省級人民政府確認意見,以及供需雙方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完成交易的確認意見。
第十一條 建設項目企業(ye) 按照本辦法相關(guan) 條款規定,製定產(chan) 能置換方案,按各省(區、市)相關(guan) 要求報送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
第十二條 各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按照本辦法相關(guan) 條款規定,核實產(chan) 能置換方案,確保淘汰項目真實、產(chan) 能合理,明確置換產(chan) 能淘汰期限。
第十三條 各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將產(chan) 能置換方案及核實意見(見附3),報省級人民政府確認後向社會(hui) 公告(見附4)。
第五章 置換方案監督落實
第十四條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組織對各省(區、市)確認的置換方案進行抽查。同時,積極發揮行業(ye) 協會(hui) 等社會(hui) 各界監督作用。
第十五條 各省級工業(ye) 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根據省級人民政府向社會(hui) 公告的產(chan) 能置換方案,按照《關(guan) 於(yu) 印發淘汰落後產(chan) 能工作考核實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聯產(chan) 業(ye) 〔2011〕46號)要求,將用於(yu) 置換的全部淘汰項目,列入年度淘汰落後和過剩產(chan) 能任務,按要求組織淘汰,使其不能恢複生產(chan) 。
第十六條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組織淘汰落後產(chan) 能工作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對各地淘汰落後和過剩產(chan) 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並公開檢查結果。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七條 本辦法適用於(yu)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ei) 依法注冊(ce) 的各類所有製企業(ye) 。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並根據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適時修訂。
第十九條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之前發布的產(chan) 能置換相關(guan) 文件要求與(yu) 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負責解釋。
附件1:產(chan) 能換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