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以先進的生產力破解發展瓶頸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41號文)指出,“淘汰和退出落後產(chan) 能”, 要引導產(chan) 能有序退出;同時還要“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增強企業(ye) 創新驅動發展動力”。
當前,水泥行業(ye) 力推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成為(wei) 工作重點,產(chan) 能過剩依然是阻礙行業(ye) 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遏製新增產(chan) 能呼聲不斷。
無論是國家相關(guan) 部門,還是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等行業(ye) 組織和業(ye) 內(nei) 從(cong) 業(ye) 企業(ye) ,對淘汰落後的態度都異常堅定。不過,我們(men) 更要看到,在中高速、優(you) 結構、新動力、多挑戰、可持續經濟發展新常態時期,引導先進生產(chan) 力的發展,對水泥行業(ye) 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工作尤其重要。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41號文)指出,“淘汰和退出落後產(chan) 能”,要引導產(chan) 能有序退出;同時還要“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增強企業(ye) 創新驅動發展動力”。
落後產(chan) 能要做減法,先進生產(chan) 力要做加法。先進生產(chan) 力,是具有時代特征和比較優(you) 勢、麵向未來、對生產(chan) 的發展最具推動力,同時也最有利於(yu) 促進人類的解放和人的全麵發展的生產(chan) 力。
水泥行業(ye) 如何界定先進生產(chan) 力成為(wei) 關(guan) 鍵。要解答這個(ge) 問題,應在如下方麵做一些分析思考:單位要素創造的工業(ye) 增加值,單位工業(ye) 增加值的汙染物排放量、能源消耗總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熟料帶來的企業(ye) 利潤,企業(ye) 集團資本占比、產(chan) 能占比、利潤占比,轉方式、調結構、謀創新的標誌指標。
若是資本占比低、利潤占比高,或者說是產(chan) 能占比低、單位熟料帶來的附加值高,能用最少的生產(chan) 要素創造最大的社會(hui) 價(jia) 值,那便是水泥行業(ye) 的優(you) 強力量。
以數據來說話,就能更清楚到底該怎樣引導先進生產(chan) 力發展。
行業(ye) 中的優(you) 強企業(ye) 代表先進生產(chan) 力,這類企業(ye) 更應加強創新能力,發揮主導產(chan) 業(ye) 格局的作用。
堅持不懈地發展先進生產(chan) 力,我們(men) 必須遵循生產(chan) 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優(you) 化和合理配置水泥行業(ye) 生產(chan) 力各要素。
對於(yu) 水泥行業(ye) 而言,產(chan) 能過剩主要指的是熟料過剩,粉磨不是決(jue) 定水泥產(chan) 量的核心產(chan) 能。
工信部今年發布的相關(guan) 文件,對粉磨裝置並不強調等量或減量置換,對粉磨重在優(you) 化布局,減少無效物流運輸,降低社會(hui) 綜合成本。
粉磨企業(ye) 幾乎都不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生產(chan) ,一般都是在用穀電生產(chan) 以降低成本。另外,粉磨能力不隻是單純生產(chan) 水泥的,還可用於(yu) 生產(chan) 混凝土摻合料等產(chan) 品。
抑製產(chan) 能過剩,與(yu) 發展先進生產(chan) 力並不衝(chong) 突,而應是相輔相成的關(guan) 係。“一刀切”地限製所有新建項目並不見得全部正確。在抑製產(chan) 能過剩中如果采用“一刀切”的辦法,可能會(hui) 壓製先進生產(chan) 力的發展,阻礙大型骨幹企業(ye) 進一步做大做強,從(cong) 而使行業(ye) 失去主導力量。
在市場機製下,要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盲目投資和解決(jue) 水泥產(chan) 能過剩,水泥企業(ye) 在擴張時必然要進行深入調查和可行性分析,並選擇具有競爭(zheng) 力的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風險。
發展先進生產(chan) 力,是破解當前水泥行業(ye) 化解產(chan) 能過剩矛盾、保持建材行業(ye)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路徑。
先進生產(chan) 力應該成為(wei) 推動水泥行業(ye) 轉方式、調結構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