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預告:未來五年的國家經濟議題與市場機遇
“十三五”規劃必將成為(wei) 最關(guan) 鍵的五年規劃之一:這是新領導集體(ti) 的第一個(ge) 五年規劃,所以將要體(ti) 現新的領導集體(ti) 對未來發展的一些重要思路和考慮;“十三五”規劃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最後的一個(ge) 五年規劃,這五年具有決(jue) 定性的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2日召開會(hui) 議決(jue) 定,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將於(yu) 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根據此前7月20日政治局會(hui) 議的決(jue) 定,“十三五”規劃編製將為(wei) 該次會(hui) 議的主要議題。
五年規劃全稱“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五年規劃”。我國於(yu) 1953年開始製定第一個(ge) 五年計劃,至今已製定十個(ge) 五年計劃和兩(liang) 個(ge) 五年規劃,其中很多規劃引領了中國經濟的重要轉折。
最近三個(ge) 五年計劃比較:
來源:海通證券
“十三五”規劃將成為(wei) 最關(guan) 鍵的五年規劃之一。因為(wei) “十三五”規劃是領導集體(ti) 的第一個(ge) 五年規劃,所以將要體(ti) 現新的領導集體(ti) 對未來發展的一些重要的思路和考慮。另外,十八大提出的“兩(liang) 個(ge) 百年”(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目標,第一個(ge) 百年應該是到2021年,“十三五”規劃是到2020年,這五年具有決(jue) 定性的作用。
同時,民生證券管清友認為(wei) ,中國目前正處於(yu) 三期疊加、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時期,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產(chan) 能過剩依然嚴(yan) 重而新經濟尚未崛起、人口紅利消失、出口引擎失速,傳(chuan) 統增長模式難以為(wei) 繼,加快轉型迫在眉睫。
“十三五”規劃十大看點
1、經濟增長:6.5%是一個(ge) 更合理的選擇
展望十三五時期,為(wei) 了完成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假設2015年增長7%,那麽(me) 十三五期間隻需要年均6.6%的增速(但習(xi) 總書(shu) 記在近期的專(zhuan) 訪中的說法是7%),因此,從(cong) 主觀角度看,中央並沒有太大必要把目標定高。而從(cong) 客觀角度看,資本、勞動、土地和全要素生產(chan) 率等增長要素都有下行趨勢,十三五繼續保持7%的增速存在較大難度。所以如果中央依然按照傳(chuan) 統的規律來決(jue) 策,十三五規劃毫無疑問應該將目標定在6.5%。
但十八大以來,依靠過去的經驗進行預測變得越來越危險,同樣,十三五的目標也可能會(hui) 打破過去的規律:也許6.5%是一個(ge) 更合理的選擇,但7%可能才是更合情的結果,因此最終目標很可能定在7%。第一,中央認可的經濟增長中樞應該在7%左右,如果按照傳(chuan) 統規律,定在6.5%能留出較大的政策空間,但政策之“錨”的作用不明顯,導致目標形同虛設,而如果定在7%,“錨”的作用更明顯。第二,以7%為(wei) 目標並不意味著實際增速會(hui) 大幅高於(yu) 7%,也不意味著中央不能容忍增速跌破7%。第三,目標從(cong) 最初的6.5%上調到更樂(le) 觀的7%意味著宏觀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將更加積極,這種積極將主要體(ti) 現在財政政策上,未來政府代替私人部門加杠杆仍是大趨勢,托底經濟、防範風險,而這也要需要寬鬆的流動性環境作為(wei) 支持,貨幣政策也不會(hui) 坐以待斃。
2、信息經濟
信息經濟的內(nei) 涵並不局限於(yu) “互聯網+”。從(cong) 存量上看,中國的信息產(chan) 業(ye) 已經初具規模,2014年中國信息產(chan) 業(ye) 消費規模為(wei) 2.8萬(wan) 億(yi) 元,貢獻GDP 0.8個(ge) 百分比。從(cong) 增量上看,在居民信息消費多樣化與(yu) 政策引導的刺激下信息經濟發展迅速,2014年信息消費規模同比增長18%,而根據工信部的預測2015年將增長15%達到3.2萬(wan) 億(yi) ,成為(wei) 增長新亮點。預計十三五時期,信息經濟仍將是驅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為(wei) 市場提供投資機會(hui) 。
市場關(guan) 注:信息與(yu) 產(chan) 業(ye) 融合、大數據、信息安全、智慧能源、智能交通。
3、服務業(ye) 開放
製造業(ye) 向服務業(ye) 的轉型迫在眉睫:一是製造業(ye) 活動收縮,服務業(ye) 繁榮有助於(yu) 對衝(chong) 製造業(ye) 下滑對經濟增長的拖累;二是服務業(ye) 吸收勞動力能力強,未來傳(chuan) 統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過剩產(chan) 能將繼續去化,服務業(ye) 發展有助於(yu) 實現勞動力從(cong) 工業(ye) 向服務業(ye) 的轉移,緩解就業(ye) 壓力。而服務業(ye) 的發展關(guan) 鍵靠擴大開放。
市場關(guan) 注:民營銀行、民營醫院、醫療服務、體(ti) 育產(chan) 業(ye) 。
4、全國統一大市場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於(yu) 減少地方政策保護,促進公平競爭(zheng) ,緩解區域間的發展不平衡。從(cong) 區域內(nei) 部看,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支撐帶”促進區域內(nei) 省市明晰功能定位,加快產(chan) 業(ye) 合理分布和上下遊聯動機製,促進區域發展;落實東(dong) 北振興(xing) 政策擺脫增長率墊底的局麵,加快新疆西藏等經濟底子薄、具有戰略意義(yi) 的邊疆區域發展。從(cong) 區域間來看,電子商務作為(wei) 新興(xing) 流通方式促進了跨區域消費、帶動物流業(ye) 的發展,同時對通航機場、航道建設提出了新要求。
市場關(guan) 注: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西藏、東(dong) 北振興(xing) 、電子商務、物流業(ye) 、機場。
5、收入分配 關(guan) 鍵是扶貧
加大收入分配調節,采取精準扶貧措施幫助貧困人口脫貧,是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一是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基尼係數為(wei) 0.469,達到社會(hui) 不安定的數值區域,而實際情況可能要比官方數據更為(wei) 嚴(yan) 重;二是貧困人口基數大,以年人均收入2300元為(wei) 貧困標準計算,2014年農(nong) 村貧困人口有7000萬(wan) ;三是習(xi) 總書(shu) 記多次提及“精準扶貧”,今年6月在貴州調研時,強調要科學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
市場關(guan) 注: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經營、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扶貧、能源扶貧尤其是光伏扶貧、鄉(xiang) 村旅遊、農(nong) 村金融。
6、人口老齡化
按照國際老齡化的界定標準(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占總人口數量的10%),我國於(yu) 1999年即進入了老齡化。隨著老齡化的深入,對經濟與(yu) 社會(hui) 的負麵衝(chong) 擊也愈發明顯:一方麵因勞動人口比例減少,人口紅利不再甚至變成累贅,中國未富先老;另一方麵,人口結構的變化導致需求結構變化,根據美日經驗,房地產(chan) 進入長周期下行通道,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失速。
預計“十三五”時期,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將從(cong) 兩(liang) 方麵發力:一是放鬆計劃生育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底部老齡化壓力;二是增加與(yu) 養(yang) 老相關(guan) 的服務業(ye) 供給,滿足老齡人生活與(yu) 精神層麵的需求。
市場關(guan) 注:二胎政策、養(yang) 老設施、養(yang) 老服務。
7、生態環保
前期粗放式增長模式,帶來了嚴(yan) 重的環境汙染問題。根據《2014中國環境公報》,全國4896個(ge) 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wei) 優(you) 良級的比例僅(jin) 為(wei) 10.8%,而水質較差與(yu) 極差的比例分別高達45.4%、16.1%;161個(ge) 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比例僅(jin) 為(wei) 9.9%;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wei) 16.1%,而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高達19.4%。
在“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十三五”規劃中生態環保建設將進一步強化。“十二五”規劃的24項經濟社會(hui) 發展指標中,有8項是關(guan) 於(yu) 資源環境的,除農(nong) 業(ye)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外,其它均為(wei) 約束性指標。隨著環境與(yu) 資源問題的突出,“十三五”時期生態環保建設壓力有增無減。
市場關(guan) 注:第三方環境治理、新能源、環保交易、循環經濟。
8、投融資體(ti) 製:PPP
十三五時期,PPP模式在基礎設施與(yu) 公用事業(ye) 項目中的應用將得以進一步推廣:一是製度環境的改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ye) 特許經營管理辦法》約束了地方政府違約責任;二是隨著成功項目的推廣與(yu) PPP培訓,地方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對PPP具體(ti) 操作了解度提升;三是政策引導,財政部設立PPP專(zhuan) 項引導基金、對部分項目提供財稅支持。
地方基建曾由城投企業(ye) 主導,43號文限製了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職能,對於(yu) 新建項目和未完工存量項目,優(you) 先安排PPP模式建設。隨著PPP簽約率的提升,PPP模式對城投債(zhai) 的替代性增強,為(wei) 資本市場提供投資機遇。
市場關(guan) 注:參與(yu) PPP項目的企業(ye) 、PPP融資和谘詢服務
9、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終於(yu) 揭開了並不神秘的麵紗。大家關(guan) 心一個(ge) 問題:國企改革能否成為(wei) 市場的“救市主”?這似乎是一個(ge)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改革的核心從(cong) 來不是為(wei) 市場炒作主題,而是為(wei) 實體(ti) 解決(jue) 問題。即便是一個(ge) 平衡各方的好方案,也不一定能滿足資本市場漫無邊際的幻想,畢竟投資者並不能代表所有人。更何況,在此之前,一千個(ge) 投資者已經賦予了國改一千零一種天馬行空的期待,它在公布之前就注定是一個(ge) 不可能超預期的方案。對投資者來說,更理性的選擇是放開所有幻想,找找這份現實的方案中與(yu) 理想最接近的地方。
市場關(guan) 注:推動國資證券化、推動國企整合重組、混合所有製、國企公司治理的改善、特別關(guan) 注科研院所注入。
10、軍(jun) 民融合
“十二五”規劃中雖提及了軍(jun) 民融合,但在“十二五”時期軍(jun) 民融合技術應用範圍較窄,主要在導航、通信領域。2014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統闡述了軍(jun) 民融合的觀點,將軍(jun) 民融合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此後軍(jun) 民融合發展加速,如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裝備部開通全軍(jun) 武器裝備采購信息網、湖南省嶽陽市成立軍(jun) 民融合衛星應用產(chan) 業(ye) 園等。預計“十三五”時期,軍(jun) 民融合的廣度與(yu) 深度均將有較大突破。
市場關(guan) 注:民營企業(ye) 進入采購體(ti) 係、軍(jun) 工技術向民用轉化。
(本文係根據中國網、民生證券內(nei) 容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