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崛起10年規劃初稿成形 促內地開放

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日期:2015-10-22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製定新十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文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16-2025年)》,初稿已基本形成。該規劃將與(yu) 此前出台的《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規劃》和即將出台的《長江經濟帶規劃綱要》相互銜接,重點強調推進內(nei) 陸地區的對內(nei) 對外開放,突出長江中遊城市群對中部地區的帶動作用。

記者了解到,隨著《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09-2015年)》的截止日期臨(lin) 近,今年兩(liang) 會(hui) 之後,新十年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就已提上日程。新版規劃編製的一個(ge) 重要背景是,區域戰略要重點解決(jue) 我國區域經濟彼此分割的矛盾,通過長江經濟帶等三大戰略實現區域一體(ti) 化。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長期以來,中部各地發展方向不一,相互合作鬆散,各省近年已經少有提及中部崛起概念,而是更多將本地發展與(yu) 國家戰略對接掛鉤。如安徽主要考慮融入長三角發展,山西則考慮融入京津冀發展等。因此,與(yu) 此前一版重在解決(jue) “中部塌陷”問題的規劃不同,新十年的規劃將更多與(yu) 國家區域經濟發展新版圖呼應,內(nei) 容上會(hui) 與(yu) 不久後出台的《長江經濟帶規劃綱要》相互銜接,同時又有所區別,立足於(yu) 中部整體(ti) 的發展,更加突出長江中遊城市群對中部地區的帶動作用。

作為(wei) “三大戰略”之一,“長江經濟帶”對打通板塊意義(yi) 重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jun) 擴表示,通過進一步加強黃金水道交通建設,進一步增強上下遊之間在產(chan) 業(ye) 發展和生態保護等方麵的政策協調、規劃對接和執法合作,能夠促進流域經濟的一體(ti) 化發展,從(cong) 而更好地促進東(dong) 中西三大區域板塊的協調發展。

新版規劃可能更加強調長江中遊城市群對整個(ge) 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yu) 資源研究所區域與(yu) 城市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方創琳認為(wei) ,作為(wei) 國家發布的第一個(ge) 跨行政區域的城市群規劃,目標就是把長江中遊城市群建成帶動中部地區崛起的國家級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未來將重點建設武(漢)-長(沙)、武(漢)-南(昌)主軸線和長(沙)-南(昌)次軸線,建成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以及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和現代服務業(ye) 基地,形成引領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區。

華創證券宏觀策略研究主管牛播坤認為(wei) ,在“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wei) 兩(liang) 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wei) 三條縱軸”的“兩(liang) 橫三縱”城鎮化戰略布局下,中西部地區將重點吸納東(dong) 部返鄉(xiang) 和就近轉移的農(nong) 民工人口,加快發展產(chan) 業(ye) 集群。鄭州、武漢作為(wei) “兩(liang) 橫三縱”關(guan) 鍵節點,明顯受益於(yu) 產(chan) 業(ye) 梯次轉移,對省內(nei) 乃至周邊經濟的輻射效益日益顯現。

此外,新版規劃還將重點強調推進內(nei) 陸地區的對內(nei) 對外開放,這既與(yu) 中部六省當前對以改革和創新來激發經濟活力的迫切需求緊密相關(guan) ,同時也是我國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構建中的重要一環。以湖南為(wei) 例,作為(wei) 中部內(nei) 陸省份,湖南省長期麵臨(lin) 著“不東(dong) 不西”的區位尷尬,地區生產(chan) 總值、財政收入、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的人均值低於(yu) 全國平均水平。記者了解到,近兩(liang) 年來,湖南省明確自身的戰略定位為(wei) “一帶一部”,即東(dong) 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冀望通過這樣的戰略坐標重構,突圍經濟發展中麵臨(lin) 的困境。

湖南省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認為(wei) ,以前湖南隻是立足中部崛起進行謀劃,與(yu) 中部其它5省比來比去,現在湖南將發展視角一下子擴展到全國,在國家縱深推進開放型經濟的大戰略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今年以來,湖南省相繼出台實施方案對接國家戰略,包括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長江中遊城市群等,每個(ge) 方案背後都有一係列的重大項目和具體(ti) 行動。

不僅(jin) 是湖南,記者了解到,中部六省都已經在對內(nei) 對外開放方麵積極爭(zheng) 取先行先試的機會(hui) ,包括對接國家戰略,積極申報內(nei) 陸自貿區等,並儲(chu) 備了不少相關(guan) 項目。國務院9月印發的《關(guan) 於(yu)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的若幹意見》明確提出,完善內(nei) 陸開放新機製。“抓住全球產(chan) 業(ye) 重新布局機遇,以內(nei) 陸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為(wei) 依托,以開發區和產(chan) 業(ye) 聚集區為(wei) 平台,積極探索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新路徑”,“支持內(nei) 陸城市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發展江海聯運,以及鐵水、陸航等多式聯運,形成橫貫東(dong) 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外經濟走廊。”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