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給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帶來5000億元減稅

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日期:2016-04-11

當前,下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這盤大棋,對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至關(guan) 重要。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就是通過財稅改革、結構調整、簡政放權、產(chan) 業(ye) 革新等多種手段,理順市場供需關(guan) 係,引導市場發揮應有效用,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

作為(wei) 深化財稅改革的“重頭戲”,營改增具有謀一域促全局的功效,也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ju) 措。那麽(me) ,5月1日營改增全麵推開,對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將發揮什麽(me) 作用?對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激發經濟新動力將產(chan) 生哪些影響?

減稅空前:全行業(ye) 稅負隻減不增

營改增全麵推開,全年減稅將達到5000億(yi) 元,如此誘人的“大禮包”令很多企業(ye) 翹首以盼。

“煙台港是中國沿海南北大通道上的重要樞紐,煙台西港區建設是投資超過180億(yi) 的大項目,全部預計在2017年收尾。到那時,煙台港將完成產(chan) 能的全麵升級。”煙台港集團財務處處長劉範章介紹,2013年營改增試點推向全國後,集團一直享受到政策帶來的紅利,企業(ye) 稅負明顯下降。兩(liang) 年來,集團增值稅稅負水平一直穩定在1.6%,遠低於(yu) 營業(ye) 稅時期的5%。“這次營改增全麵推開,新增和在建不動產(chan) 都納入了抵扣範圍,我們(men) 更是下定決(jue) 心對老舊配套設施來個(ge) ‘大手術’。”劉範章表示。

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是我國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其中,降低企業(ye) 成本是激發市場活力、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重要一環。營改增全麵推開帶來了5000億(yi) 元減稅,對企業(ye) 降成本可以說是真金白銀的支持。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情況下,全麵推開營改增,降低企業(ye) 稅負,對於(yu)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作用更為(wei) 明顯,可以促進有效投資帶動供給,以供給帶動需求,從(cong) 而提升企業(ye) 盈利能力,激發企業(ye) 投資創新創業(ye) 的動力。”畢馬威(中國)會(hui) 計師事務所副主席、稅務服務主管合夥(huo) 人何坤明認為(wei) ,此次營改增過程中,國家強調確保所有行業(ye) 稅負隻減不增,稅負的降低將會(hui) 給社會(hui) 經濟發展帶來乘數效應。

優(you) 化稅製:消除重複征稅、打通抵扣鏈條

“營改增不僅(jin) 僅(jin) 是一項減稅措施,它更深層的意義(yi) 在於(yu) 稅製的優(you) 化。”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說,增值稅以增值額為(wei) 稅基,有效避免了重複征稅。此次營改增全麵推開,將覆蓋所有貨物與(yu) 勞務,二、三產(chan) 業(ye) 的抵扣鏈條將徹底打通,這對於(yu) 解決(jue) 經濟供給結構扭曲脫節問題,將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來的經濟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營改增試點以來,第三產(chan) 業(ye) 投資規模明顯擴大,占全社會(hu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比重由2012年的52.6%提高到2015年的56.6%;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逐步提高,由2012年的45.5%逐年提高到2015年的50.5%,服務業(ye) 在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中的比重首次占據“半壁江山”。

服務業(ye) 的快速發展,在為(wei) 社會(hui) 就業(ye) 提供重要支撐的同時,也為(wei) 產(chan) 業(ye) 升級創造了空間。數據顯示,2015年服務型消費的稅收快速增長,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教育、衛生、影視製作等行業(ye) 的稅收分別增長23.8%、20.5%、27.3%和10.3%,大大高於(yu) 農(nong) 副食品加工業(ye) 、紡織服裝、煙、酒、住宿餐飲等物質型消費行業(ye) 的稅收增幅。特別是現代服務業(ye) 異軍(jun) 突起,互聯網和相關(guan) 服務業(ye)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三個(ge) 行業(ye) 稅收分別增長19%、21.2%和23.8%,稅收增幅遠遠超過其他傳(chuan) 統行業(ye) 。

“營改增釋放的紅利,給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也讓企業(ye) 更有底氣。”山東(dong) 瑞陽製藥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史秀剛介紹,今年公司計劃投入2.6億(yi) 元用於(yu) 廠房建設,僅(jin) 這一項就可抵扣進項稅額2860萬(wan) 元。瑞陽製藥今年準備投入資金2億(yi) 元,明年再投入2.6億(yi) 元,用於(yu) 新藥研發和產(chan) 品升級。

提質增效:利於(yu)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在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棋局上,降低稅負至關(guan) 重要,營改增稅製改革可謂牽一發動全身。”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認為(wei) ,既然把財政政策的重點放在減稅上,就不能隻談總量、不談結構,必須要從(cong) 總量進入到結構。

高培勇表示,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深層次目標,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發揮決(jue) 定性作用,從(cong) 而引導資源配置的價(jia) 格。通過稅製改革實行稅價(jia) 分離,讓價(jia) 格真正起到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引導資源配置方向的作用,是稅收政策在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中的一個(ge) 重要著力點。

對企業(ye) 來說,營改增的減稅並非躺在原地不動就可以“坐享其成”,這一點與(yu) 已往出台的針對特定對象的減稅舉(ju) 措有很大不同。企業(ye) 必須要建立現代企業(ye) 製度,實行科學管理規範經營,才能最大程度地享受改革紅利。

營改增全麵推開,建築業(ye) 和房地產(chan) 業(ye) 適用11%的稅率,金融業(ye) 和生活服務業(ye) 適用6%的稅率。武漢新八建設集團總會(hui) 計師蔡詩發介紹,作為(wei) 大型民營建築企業(ye) ,集團業(ye) 務涉及建築業(ye) 、建築設計、房地產(chan) 開發等多個(ge) 行業(ye) 。據初步測算,營改增後的進項抵扣要達到72.67%,稅負才能與(yu) 原來持平。但現在看來,由於(yu) 一些分公司沙石料等建材不能取得增值稅發票,所以可抵扣的項目還是偏少,在營改增實施初期稅負有可能會(hui) 上升。

“不過壓力也是動力,正好可以倒逼企業(ye) 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蔡詩發說,目前公司已招聘了20多名財務人員,並將對公司財務人員和項目部相關(guan) 人員進行輪流培訓,為(wei) 企業(ye) 經營模式升級、撫平稅負波動做好充分準備。

相比之下,百勝餐飲(武漢)有限公司的情況則樂(le) 觀得多。作為(wei) 連鎖餐飲行業(ye) ,公司早就實行了統一規範化管理;實現計算機聯網,確保區域資源共享。公司財務經理羅清枝介紹,由於(yu) 公司食品原料、店麵等方麵實行了統一核算,所以可抵扣的進項稅非常多。“公司每年將新增50—80家門店,這些店麵成本都可以作為(wei) 進項抵扣。”羅清枝表示,這樣一來企業(ye) 稅負將大大減輕,預計比原來繳營業(ye) 稅下降40%左右。

“全麵實施營改增,將有利於(yu)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矯正結構性失衡問題。企業(ye) 是市場主體(ti) ,也是經濟運行的基本細胞,企業(ye) 活力迸發,中國經濟的新動力就形成了。”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wan) 甫認為(wei) 。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