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中國已同20多個國家簽訂國際產能合作協議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7日在蘭(lan) 州參加2016中國西部國際產(chan) 能合作論壇時介紹,中國正在緊密結合“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深入推進國際產(chan) 能合作。目前,中國已經同20多個(ge) 國家簽訂了國際產(chan) 能合作協議。
據介紹,目前中國已經同哈薩克斯坦、埃塞俄比亞(ya) 、巴西等20多個(ge) 國家簽訂了產(chan) 能合作協議,在產(chan) 能合作方麵開展了規劃、政策、項目和機製化等多層麵的對接;同時,中國同法國、韓國、德國等國家已經達成第三方市場合作的共識;此外,中國還同非盟、東(dong) 盟、歐盟、拉共體(ti) 等區域組織進行對接,借助多種平台為(wei) 國際產(chan) 能合作創造條件。當前,中阿、中非、中歐等多個(ge) 雙邊基金也已經投入運營當中。
目前,一批大型的國際產(chan) 能合作項目已經在海外啟動建設。寧吉喆認為(wei) ,這些項目建成後將顯著提高所在國的基礎設施投資水平和工業(ye) 生產(chan) 能力,也有利於(yu) 中國企業(ye) 開放發展。
而就中國西部而言,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西部正在從(cong) 過去內(nei) 部的腹地、祖國的邊陲,轉變成為(wei) 開放的前沿和高地。寧吉喆說:“在新的曆史條件下,謀劃展開西部地區國際產(chan) 能合作,對於(yu) 共商、共建和共享‘一帶一路’,深入開展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走出去’戰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寧吉喆介紹,“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一帶一路”建設為(wei) 引領,深入推進國際產(chan) 能合作,支持企業(ye) 根植本土、全球發展,打造中國製造和中國裝備的新優(you) 勢。其中一方麵中國將以供給側(ce) 結構改革為(wei) 動力,著力提高產(chan) 能裝備的質量和水平,更好的滿足合作方、多樣化的需求,為(wei) 推進國際產(chan) 能合作奠定合作優(you) 勢;另一方麵,中國將以國際產(chan) 能合作為(wei) 平台,努力優(you) 化全球創新要素和資源能源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