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金融支持實體力度加大 降準降息空間有限

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布日期:2016-08-22

7月金融數據低於(yu) 市場預期,令市場對貨幣政策繼續放鬆的預期再起。同時,上海新“地王”再度刷新紀錄,一線城市房地產(chan) 價(jia) 格持續上升。盡管年內(nei) CPI難見顯著的上行壓力,美聯儲(chu) 加息的步伐也逐漸慢於(yu) 預期,但一直在多政策目標間權衡的央行麵臨(lin) 的困境並未緩解。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穩定經濟增長要求保持較寬鬆的貨幣環境。目前流動性充裕,同時貨幣政策不得不給予資產(chan) 價(jia) 格、金融風險等更多的關(guan) 注。

金融支持實體(ti) 力度加大

盡管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大幅縮水,但對於(yu) 今年以來的信貸表現,銀行人士均認為(wei) 今年以來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今年以來信貸增長並不低,實際信貸增速明顯高於(yu) 去年。今年前7個(ge) 月信貸投放合計7.99萬(wan) 億(yi) 元,而去年同期為(wei) 8.04萬(wan) 億(yi) 元。去年股市動蕩,救市措施推出後,銀行對於(yu) 非銀行業(ye) 金融機構貸款較多。扣除該項貸款後,今年前7個(ge) 月信貸投放合計7.96萬(wan) 億(yi) 元,而去年同期為(wei) 7.19萬(wan) 億(yi) 元。考慮到地方政府債(zhai) 務置換的因素,今年上半年實際的企業(ye) 信貸投放同比增加更多。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今年以來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支持力度較大。信貸增速不低,資金成本也有所下降。今年信貸的結構性特征顯著,基礎設施、國企、居民住房消費等部門貸款增速較快,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存在。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的主要原因一方麵是在經濟下行階段,中小企業(ye) 抵禦風險能力較弱,影響銀行向其放貸的積極性;另一方麵,中小企業(ye) 融資過程中的綜合成本較高。

泡沫醞釀風險積聚

在流動性整體(ti) 寬鬆、實際信貸增速並不低的貨幣信用環境中,新的資產(chan) 泡沫和金融風險越來越受到監管部門的關(guan) 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對貨幣政策繼續放鬆的呼籲不止。另一方麵,今年年中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抑製資產(chan) 泡沫,也成為(wei) 下一步宏觀調控繞不開的重要課題。

連平表示,2014年下半年以來,貨幣政策在穩健基調下偏向寬鬆,新一輪資產(chan) 泡沫開始醞釀。去年以來,一線城市和主要二線城市房價(jia) 快速上漲,是流動性寬鬆環境下出現的正常現象。當前房地產(chan) 行業(ye) 整體(ti) 去庫存和局部抑泡沫的需求已對貨幣政策形成挑戰。應該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資產(chan) 泡沫做好預案,用更市場化而非行政化的舉(ju) 措來防範資產(chan) 泡沫。

連平認為(wei) ,貨幣政策應兼顧各方麵的目標,前期更多的關(guan) 注工業(ye) 通縮,目前對資產(chan) 泡沫給予了更多的關(guan) 注。溫彬表示,去年以來,房地產(chan) 市場火爆,資金通過多種渠道流向房地產(chan) 。國企融資成本較低,各地頻出的“地王”中屢現國企身影。同時,資金還通過多種資管計劃流向房地產(chan) 。

房地產(chan) 回暖,金融杠杆也有上升趨勢。今年金融市場在“資產(chan) 荒”中,一方麵追逐更為(wei) 安全的資產(chan) ,另一方麵通過加杠杆和期限錯配提高收益。因此,防範金融風險也是貨幣政策不得不考慮的一個(ge) 重要方麵。

中國社科院教授劉煜輝認為(wei) ,除杠杆上升導致金融機構風險積聚外,金融杠杆率高也阻礙了實體(ti) 去杠杆的進程。當前經濟去杠杆應從(cong) 金融去杠杆開始。從(cong) 西方去杠杆的過往觀察,債(zhai) 務周期調整都是從(cong) 金融部門內(nei) 部去杠杆開始,如信用環境、監管環境的加強。金融去杠杆形成的壓力環境導致資產(chan) 收縮和債(zhai) 務通縮,在這個(ge) 壓力環境下,才可能進入到經濟部門內(nei) 部的債(zhai) 務重組。沒有金融降杠杆,經濟去杠杆很難開啟。

降準降息空間或有限

對於(yu) 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連平認為(wei) ,今年內(nei) 再度降息、降準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從(cong) 利率來看,今年以來,實際利率處於(yu) 負利率狀態,狹義(yi) 貨幣(M1)與(yu) 廣義(yi) 貨幣(M2)剪刀差持續擴大。同時,由於(yu) 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貶值預期增強,如果此時降息必然會(hui) 使人民幣產(chan) 生新的貶值壓力。存款準備金率方麵,存準率下調的直接結果是銀行可用信貸資金的增加。目前商業(ye) 銀行存貸比彈性已較大,信貸資金也增加較多,央行沒有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迫切需求。

溫彬認為(wei) ,貨幣政策應繼續在疏通貨幣傳(chuan) 導機製和發揮定向調控的作用方麵下功夫。降準仍有空間也有必要,但降息的空間有限。從(cong) 降準來看,是否降準主要還是要依據外匯占款的變化情況。去年10月以來,我國的外匯占款持續負增長,針對外匯占款收縮導致的基礎貨幣投放減少。央行一季度進行了一次0.5個(ge) 百分點的降準,二季度主要采用逆回購加MLF,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來對衝(chong) 基礎貨幣投放減少的壓力。目前來看,如果外匯占款持續收縮,應該采取降準措施。公開市場操作畢竟是短期工具,到7月底MLF工具餘(yu) 額已達17025億(yi) 元,這個(ge) 規模很大,需要通過一次性降準來彌補流動性緊張壓力。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鬆成在多個(ge) 場合提到擴大財政赤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認為(wei) ,即使中國財政赤字率提高到4%-5%的水平,也不會(hui) 存在很大問題。首先,中國國債(zhai) 餘(yu) 額占GDP的比重較低;其次,中國的債(zhai) 務大多數是內(nei) 債(zhai) 而不是外債(zhai) ,這是防風險的關(guan) 鍵;第三,中國短期國債(zhai) 較少,因此短期還債(zhai) 壓力較小。比起降息,當前減稅更有助於(yu) 刺激中小企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的投資意願。目前全球降息潮盛行,但當利率低到一定程度,對於(yu) 企業(ye) 生產(chan) 率的刺激效果並不一定好,實行負利率的日本便是一個(ge) 實例。對中國而言,通過營改增等措施來降低企業(ye) 稅負刻不容緩。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