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奧會”吹風:擬建全球論壇應對產能過剩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發布日期:2016-09-06

9月3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與(yu) 來華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hui) 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舉(ju) 行了會(hui) 晤,《中美元首杭州會(hui) 晤中方成果清單》次日公布,標誌著中美在一係列重大議題上達成重要共識。

清單中,中美達成35項重要成果,其中經貿內(nei) 容占“重頭戲”:從(cong) 宏觀經濟到工業(ye) 領域結構性改革,從(cong) 全球經濟治理到知識產(chan) 權保護,從(cong) 雙邊投資協定到地方經貿合作,在美麗(li) 的杭州西子湖畔,這些重量級議題都在一一落實。

習(xi) 近平表示,自2013年在安納伯格莊園會(hui) 晤以來,中美新型大國關(guan) 係建設取得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成果,中美雙邊貿易額、雙向投資、人員往來創下曆史新高。雙方在應對氣候變化、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建立兩(liang) 軍(jun) 互信機製、打擊網絡犯罪、應對非洲埃博拉疫情、推動伊朗核問題達成全麵協議等方麵取得重要進展。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中美關(guan) 係的戰略意義(yi) 和全球影響。

“習(xi) 奧會(hui) ”達成35項成果

此前的曆次中美會(hui) 晤,都對推動雙方合作、關(guan) 係進展、全球治理產(chan) 生了重大影響。44年前,中美兩(liang) 國領導人就是在西湖國賓館達成《上海公報》,開啟了兩(liang) 國關(guan) 係正常化的進程。而此次在西湖國賓館舉(ju) 行的“習(xi) 奧會(hui) ”,同樣具有曆史性意義(yi) 。

梳理曆次“習(xi) 奧會(hui) ”,碩果連連:2013年6月的“莊園會(hui) 晤”開啟了中美“跨越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2014年11月的“瀛台夜話”達成27項主要共識與(yu) 成果,2015年9月的“白宮秋敘”達成49項成果。

根據清單,中美雙方承諾采取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政策在內(nei) 的所有政策工具提振信心和促進增長,中美雙方共同重申在G20達成的關(guan) 於(yu) 匯率的承諾,包括將避免競爭(zheng) 性貶值和不以競爭(zheng) 性的目的來盯住匯率,美方歡迎中方在經濟改革特別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方麵做出的承諾和已經取得的進展,包括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中方致力於(yu) 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重點推動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補短板,使中國經濟發展更加可持續。

而對於(yu) 外界關(guan) 注的多邊貿易議題,中美雙方重申WTO在當今全球經濟的中心地位,並承諾在WTO事務中加強溝通與(yu) 協調,雙方繼續致力於(yu) 優(you) 先推動多哈發展議程剩餘(yu) 議題的談判,並堅定地共同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ti) 製。

在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倪建平看來,在杭州舉(ju) 行的“習(xi) 奧會(hui) ”不僅(jin) 是回顧和總結奧巴馬任期內(nei) 的中美關(guan) 係成果,更是中美兩(liang) 國在氣候變化等全球治理問題上的合作,這將成為(wei) 奧巴馬政府的重要外交遺產(chan) ,並且將對今後中美關(guan) 係的發展以及中美在全球治理領域的合作產(chan) 生重要影響。

將繼續建破產(chan) 審判庭

中美雙方承諾采取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政策在內(nei) 的所有政策工具提振信心和促進增長,並且兩(liang) 國已就產(chan) 能過剩問題達成共識,產(chan) 能過剩不隻是中國一方的工作和任務,是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ti) 應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習(xi) 奧會(hui) ”關(guan) 於(yu) 去產(chan) 能的會(hui) 談也被放進《中美元首杭州會(hui) 晤中方成果清單》。清單指出,在工業(ye) 領域結構性改革方麵,中美雙方認識到全球經濟複蘇緩慢和市場需求低迷使得包括一些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在內(nei) 的結構性問題更加嚴(yan) 重,這些問題對貿易產(chan) 生了負麵影響。

中美雙方認識到,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機構提供的補貼和其他類型的支持可能導致市場扭曲和造成全球產(chan) 能過剩問題,因此需要予以關(guan) 注。中美雙方承諾加強溝通與(yu) 合作,致力於(yu) 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有關(guan) 挑戰,以加強市場功能和鼓勵調整。為(wei) 此目的,中美雙方對可能建立的一個(ge) 全球論壇表示歡迎。該論壇由G20成員和感興(xing) 趣的經合組織(OECD)成員參加,將其作為(wei) 交流和分享全球產(chan) 能動態、政府政策與(yu) 支持措施信息的合作平台。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記者:“這表現了政府去產(chan) 能的決(jue) 心。”

記者注意到,清單提及“在解決(jue) 產(chan) 能過剩問題過程中,中方將通過繼續建立專(zhuan) 門的破產(chan) 審判庭、不斷完善破產(chan) 管理人製度以及運用信息化手段等方式推進破產(chan) 法的實施。”最早從(cong) 2016年開始,中美雙方將以論壇或互訪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就雙方各自破產(chan) 法的實施進行溝通和交流。

林伯強認為(wei) ,這次之所以有“建立專(zhuan) 門的破產(chan) 審判庭”、“推進破產(chan) 法實施”的表述,實際上是由於(yu) 此前這方麵的法律基礎薄弱,對於(yu) 一些資不抵債(zhai) 的國有公司,有了破產(chan) 法,地方政府的行政幹預將會(hui) 少一些。而對於(yu) “中美通過論壇、互訪等互相交流破產(chan) 法實施”的表述,此前未有。這次提出來,一方麵源於(yu) 美國有較豐(feng) 富的經驗,另一方麵也彰顯了中國在世界麵前去產(chan) 能的決(jue) 心和毅力。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