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將組織開展對水泥等行業落後產能的專項督查和清理整頓

來源:金融時報 發布日期:2017-01-09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2017年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作了具體(ti) 部署,強調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其中,去產(chan) 能仍被列為(wei) 五大任務之首位。

前不久召開的國家發改委工作會(hui) 議強調,2017年是去產(chan) 能攻堅年。麵對當前去產(chan) 能工作的嚴(yan) 峻形勢和緊迫任務,可以說,打贏2017年去產(chan) 能攻堅戰,是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五大任務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大關(guan) 鍵。

通過一年的努力,作為(wei) 2016年五大任務第一位的去產(chan) 能工作取得一定進展。前不久,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根據地方和相關(guan) 央企上報的數據,2016年鋼鐵去產(chan) 能4500萬(wan) 噸、煤炭去產(chan) 能2.5億(yi) 噸的目標任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但是,要清醒地看到,這隻是兩(liang) 大行業(ye) 完成了當年的任務,其實,今後去產(chan) 能仍麵臨(lin) 著十分繁重的任務和複雜的形勢。按照2015年的統計,全國鋼鐵和煤炭行業(ye) 的產(chan) 能過剩分別約為(wei) 40%和35%。拿煤炭行業(ye) 去產(chan) 能來說,按照國務院2016年年初的安排,從(cong) 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退出產(chan) 能5億(yi) 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yi) 噸左右。鋼鐵行業(ye) 去產(chan) 能,也要求在3至5年內(nei) 完成去掉及消化約40%的過剩產(chan) 能。如果把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ye)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統籌考慮,那麽(me) 2017年去產(chan) 能任務完成之艱巨,用“攻堅戰”形容毫不為(wei) 過。

去產(chan) 能還麵臨(lin) 有關(guan) 單位弄虛作假等複雜形勢帶來的挑戰。2016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聽取國務院關(guan) 於(yu) 江蘇華達鋼鐵和河北安豐(feng) 鋼鐵違法違規行為(wei) 調查處理工作的匯報,強調指出,以鋼鐵煤炭行業(ye) 為(wei) 重點推進去產(chan) 能是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任務的重要內(nei) 容,針對調查發現的江蘇華達鋼鐵生產(chan) 銷售“地條鋼”、河北安豐(feng) 鋼鐵未批先建邊批邊建鋼鐵項目,予以嚴(yan) 肅查處,對相關(guan) 責任人嚴(yan) 厲追責問責,並公開通報調查處理結果。

像江蘇華達鋼鐵、河北安豐(feng) 鋼鐵等頂風違法違規、嚴(yan) 重幹擾正常生產(chan) 經營秩序問題的案例,在其他地區和行業(ye) 可能還存在。這兩(liang) 起事件暴露出在去產(chan) 能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嚴(yan) 重失察、貫徹執行國家政策不力、未按規定上報、行政效率低下等問題,必須舉(ju) 一反三、引以為(wei) 戒。國務院決(jue) 定,將組織開展對煤炭、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ye) 落後產(chan) 能的專(zhuan) 項督查和清理整頓。要通過對這兩(liang) 起事件的查處,發揮負麵典型警示教育作用,確保去產(chan) 能和淘汰落後產(chan) 能工作順利推進。對去產(chan) 能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wei) 進行督查和問責,或許將成為(wei) 2017年推動去產(chan) 能工作的一種常態。

打贏2017年去產(chan) 能攻堅戰役,需要相關(guan) 各方統籌協調,抓住重點和難點,轉變方式和方法,綜合施策,長短兼顧,持久發力。

一定要抓住處置“僵屍企業(ye) ”這個(ge) 牛鼻子。從(cong) 實際看,僵屍企業(ye) 往往沒有效益,但仍然占有大量的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資源,導致資源無法向收益更高的部門流動,阻礙了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的培育成長。僵屍企業(ye) 無償(chang) 債(zhai) 能力,卻吸納了大量企業(ye) 拆借資金與(yu) 銀行貸款,容易引發金融風險。可見,僵屍企業(ye) 如果不處置,會(hui) 影響到市場機製正常作用的發揮,影響到行業(ye) 健康發展和整個(ge) 經濟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處置掉僵屍企業(ye) ,需要相關(guan) 部門和地方政府等嚴(yan) 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標準,創造條件推動企業(ye) 兼並重組。

處置掉僵屍企業(ye) ,需要解決(jue) 兩(liang) 大難題。一是妥善處置企業(ye) 債(zhai) 務。過去兩(liang) 年,中國鋼企、煤企的平均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逾70%,鋼鐵行業(ye) 的債(zhai) 務總規模約3萬(wan) 億(yi) 元,可謂負債(zhai) 累累。這類企業(ye) 負債(zhai) 率或杠杆率高,如果處理不好,往往帶來企業(ye) 破產(chan) 、地方經濟增長失速、金融機構不良率直線上升等“雙輸”或“多輸”局麵。因此,對於(yu) 這類杠杆率較高的僵屍企業(ye) 的處置,需要主管部門、地方政府與(yu) 企業(ye) 、金融機構、投資者等多方坐下來協商,按照市場化、法製化方式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盡量做到去產(chan) 能與(yu) 去杠杆同步協調推進。金融機構要主動與(yu) 這類企業(ye) 及其所屬的地方政府部門溝通協商,平等製定去產(chan) 能和去杠杆實施方案,既支持企業(ye) 去產(chan) 能,又平衡自身利益,不出現大的金融風險。二是要做好人員安置工作。鋼鐵、煤炭等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ye) ,涉及職工人數眾(zhong) 多。僵屍企業(ye) 關(guan) 閉或破產(chan) 後,會(hui) 有大批職工失業(ye) 或待崗,需要安置。對此,除了用好國家專(zhuan) 門設置的專(zhuan) 項獎補資金外,地方政府、行業(ye) 協會(hui) 及其他社會(hui) 組織,要加強對這些職工的就業(ye) 技能培訓、提供靈活就業(ye) 等機會(hui) ,發揮社會(hui) 政策托底的作用。

2017年去產(chan) 能,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chan) 能死灰複燃,同時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去產(chan) 能工作。2016年去產(chan) 能過程中,一度出現了鋼鐵、煤炭價(jia) 格階段性上漲,並由此引發部分地區鋼企和煤企快速恢複和增加產(chan) 能的現象。這其中既有客觀合理的因素,又有主觀盲目博弈的成份。從(cong) 企業(ye) 到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都應清醒地認識到,目前鋼鐵、煤炭行業(ye) 產(chan) 能絕對過剩的局麵並未有根本扭轉,其去產(chan) 能還要經曆三四年的艱苦攻堅,對此不能有絲(si) 毫的放鬆或僥(jiao) 幸心理。對於(yu) 鋼鐵、煤炭及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其他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的去產(chan) 能,相關(guan) 各方要始終強調用市場、法治的辦法推進工作,拋棄原來的專(zhuan) 用行政幹預、主觀盲目拍板的方式,既要讓市場機製在引導去產(chan) 能、促升級方麵發揮出基礎性作用,又要讓法治規則保障去產(chan) 能各方利益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

2017年去產(chan) 能,不可能畢其功於(yu) 一役。隻有將當前目標和長遠目標統一起來,把去產(chan) 能與(yu) 其他四大任務統籌協調起來,持久發力,戮力攻堅,才能取得戰略性勝利。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