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水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及2017年展望

來源:數字水泥網 發布日期:2017-01-24

更新日期: 2017年01月24日 作者: 陳柏林 梁喜琴 來源: 數字水泥網

簡述:2016年,中國經濟總體(ti) 呈現出穩中向好態勢,國民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首次破“十”,下半年呈現出企穩態勢;房地產(chan) 市場回暖和基建項目加快啟動帶動水泥市場弱勢複蘇,水泥產(chan) 量保持低速增長,全國水泥產(chan) 量為(wei) 24億(yi) 噸左右,同比增長約2.5%。2016年在加快水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政府、協會(hui) 及大企業(ye) 加大力度推進水泥錯峰生產(chan) 的情況下,水泥價(jia) 格持續上漲,行業(ye) 效益大幅增長,預計全年水泥行業(ye) 利潤總額將突破500億(yi) 元。同時,行業(ye) 兼並重組和市場整合不斷加快,產(chan) 業(ye) 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熟料出口貿易加大,境外水泥項目投資加速,大企業(ye) 的海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值得擔憂的是新增產(chan) 能還在繼續,去產(chan) 能政策沒有得到落實,行業(ye) 發展依然受製於(yu)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和集中度偏低。

一、2016年水泥行業(ye) 運行概況

(一)宏觀環境:經濟穩中向好,投資增速持續放緩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經濟總體(ti) 呈現出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運行態勢,全國GDP同比增長6.7%,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在全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的形勢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乏力,投資增速持續下降。2016年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59.6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1%,較上一年下降1.9個(ge) 百分點,增速自2001年以來首次破“十”。從(cong) 2006-2016年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速走勢圖中可以看到,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自2009年因經濟刺激政策達到最高峰後,連續七年持續下降,2014-2015年呈現快速下滑,年均下降4.8個(ge) 百分點,2016年雖然降幅趨緩,但增速跌破10%,投資作為(wei) 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的作用有所減弱,我國的國民經濟結構正在逐步發生轉變。

 

2016年,我國房地產(chan) 市場呈現回暖趨勢,庫存壓力有所緩解。在多重政策利好影響下,一線及部分熱點二三線城市顯現過熱發展態勢,樓市調控逐漸收緊,10月、11月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相繼出台了限購、限貸和首付比例限製調控政策,希望遏製房價(jia) 過快上漲,使市場迅速降溫,多數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依然嚴(yan) 峻。2016年全國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10.26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9%,較去年同期提高5.9個(ge) 百分點;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房屋施工麵積和新開工麵積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房屋施工麵積同比增長3.2%,房屋新開工麵積同比增長8.1%;商品房銷售麵積和銷售額保持高位增長,同比分別增長22.5%和34.8%;土地購置麵積持續下降,同比下降3.4%,降幅較上一年大幅減緩。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實現我國經濟穩增長的重要保障,也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2016年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對西部投資力度增強, 2016年國家新開工西部大開發重點工程30項,投資總規模為(wei) 7438億(yi) 元,重點投向西部地區鐵路、公路、大型水利樞紐和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2016年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含電力)11.8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7.4%,較2015年同期提高0.2個(ge) 百分點。

從(cong) 近三年月度累計投資增速對比來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目前呈現出企穩態勢;房地產(chan) 去庫存力度加大,市場回暖,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於(yu) 去年降至同比增長1%的低點後觸底回升,保持小幅平穩增長;基建投資增速總體(ti) 波動不大,仍保持較高位增長,且增長幅度好於(yu) 上一年。2016年房地產(chan) 市場的回暖和基建投資穩定快速增長,為(wei) 拉動水泥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二)需求:弱勢複蘇,水泥產(chan) 量低速增長

2015年水泥產(chan) 業(ye) 陷入前所未有的低穀,水泥需求出現近25年以來的首次下滑。2016年在基建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和房地產(chan) 市場回暖的帶動下,水泥市場呈現出弱勢複蘇態勢,水泥需求保持低速增長,2016年全國水泥產(chan) 量為(wei) 24億(yi) 噸,同比增長2.5%。

2016年全國六大區域市場分化走勢明顯,在“京津冀一體(ti) 化”戰略和加快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動下,華北和西南地區水泥需求仍呈現出較快增長;華東(dong) 和中南依然是全國需求最大的區域,兩(liang) 大區域水泥產(chan) 量占全國比重接近60%,水泥產(chan) 量保持小幅低速增長;西北和東(dong) 北市場情況未見好轉,水泥需求持續下滑。根據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華北和西南地區水泥產(chan) 量分別為(wei) 2.02億(yi) 噸和3.97億(yi) 噸,同比增長分別為(wei) 9.5%和8.5%;華東(dong) 和中南地區水泥產(chan) 量分別為(wei) 6.9億(yi) 噸和6.2億(yi) 噸,同比增長分別為(wei) 1.17%和1.94%;東(dong) 北和西北地區水泥產(chan) 量分別為(wei) 1.03億(yi) 噸和1.9億(yi) 噸,同比分別下降2.39%和4.35%。隨著經濟衰落,東(dong) 北地區近幾年水泥需求大幅下滑,2016年水泥產(chan) 量占全國水泥總產(chan) 量的比重僅(jin) 為(wei) 4.7%,西北地區為(wei) 6%,比重也在下降。

 

 

(三)產(chan) 能情況:新增產(chan) 能大幅下降,過剩矛盾依然突出

2016年國務院把化解產(chan) 能過剩作為(wei) 重中之重的工作,繼國發[2009]38號文 《關(guan) 於(yu) 抑製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若幹意見的通知》中提出“嚴(yan) 格控製新增水泥產(chan) 能”,2013年國發〔2013〕41號文件《關(guan) 於(yu)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 》提出堅決(jue) “遏製產(chan) 能盲目擴張”之後,國辦發〔2016〕34號文件《關(guan) 於(yu) 促進建材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再次明確提出嚴(yan) 禁新增產(chan) 能,2016全年新點火水泥熟料產(chan) 能2558萬(wan) 噸,同比下降46%。已經新增產(chan) 能連續四年下降。截止2016年水泥熟料設計總產(chan) 能約為(wei) 18.3億(yi) 噸,較上一年增長1%。

雖然新增產(chan) 能大幅下降,但水泥熟料產(chan) 能的總量仍有所增長,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jue) ,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放緩,去年水泥需求開始出現下行走勢,水泥行業(ye) 去產(chan) 能較為(wei) 緩慢,產(chan) 能過剩矛盾依然很突出。2016年預計全國水泥產(chan) 能利用率不足70%,產(chan) 能過剩仍然十分嚴(yan) 峻,水泥行業(ye) 去產(chan) 能的任務非常艱巨。

(四)效益:供給側(ce) 改革初見成效,行業(ye) 利潤大幅回升

2016年水泥行業(ye) 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以“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為(wei) 重點,行業(ye) 采取了包括錯峰生產(chan) 、開展行業(ye) 自律、加強區域協調、市場整合等一係列措施,使多數區域市場供求關(guan) 係得到階段性的改善,水泥價(jia) 格持續回升,且後期走勢依然較為(wei) 堅挺,使得全年行業(ye) 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北部省份大幅減虧(kui) 且多數省份扭虧(kui) ,南部省份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2016年1-11月,水泥行業(ye) 實現銷售收入7845億(yi) 元,與(yu) 去年基本持平,全行業(ye) 實現水泥利潤總額442億(yi) 元,同比增長56%。其中,10月和11月份連續保持較好利潤,分別盈利83和90億(yi) 元,接近曆史較好水平;不出意外的話,全年行業(ye) 利潤將突破500億(yi) 元。

 

(五)價(jia) 格:多重因素推動水泥價(jia) 格持續上漲

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jia) 格自2014年連續兩(liang) 年持續下行,至2016年初探底後開始持續回升,尤其是8月份以後,價(jia) 格更是直線攀升, 根據數字水泥網監測,2016年全國P.O42.5散裝水泥市場價(jia) 格由年初最低降至244元/噸,至12月份已回升至337元/噸,總計上漲了93元/噸,漲幅達37%。

 

2016年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jia) 格呈現前低後高走勢,雖然二季度淡季期間出現小幅波動,但後期仍保持快速上漲,且走勢十分堅挺。

2016年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jia) 格能夠保持持續上升勢頭,主要源於(yu) 以下幾方麵的因素所致:

1. 長期低位運行,價(jia) 格觸底反彈。從(cong) 2014年開始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jia) 格連續兩(liang) 年持續下滑,價(jia) 格由2014年最高達373元/噸,跌至2016年初的244元/噸,價(jia) 格低位運行導致多數水泥企業(ye) 已經麵臨(lin) 虧(kui) 損或瀕臨(lin) 虧(kui) 損的局麵,在需求下滑趨勢得到明顯緩解的情況下,企業(ye) 漲價(jia) 意願十分強烈。

2. 行業(ye) 協會(hui) 加大跨區域市場協調力度。中國水泥協會(hui) 和地方協會(hui) 共同組織召開了多個(ge) 區域市場協調會(hui) 議,包括中建材、海螺、冀東(dong) 、山水、天瑞等一批大企業(ye) 進一步統一思想,起到了大企業(ye) 的引領作用,加強了跨區域間的市場協調,加強行業(ye) 自律,反對低價(jia) 傾(qing) 銷等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收效顯著,價(jia) 格得到合理回升。

3. 政策推動,水泥錯峰生產(chan) 力度加大,覆蓋麵更廣。國辦發[2016]34號文件將推行錯峰生產(chan) 作為(wei) 水泥行業(ye) 壓減過剩產(chan) 能的一項重要措施,並提出除了北方采暖地區采暖期推行錯峰生產(chan) 外,其他地區水泥熟料裝置在春節期間和酷暑伏天也應錯峰生產(chan) 。各地方政府、協會(hui) 和大企業(ye) 積極推動錯峰生產(chan) ,有效緩解了產(chan) 能過剩矛盾,為(wei) 價(jia) 格回升提供了保證。

4、煤炭價(jia) 格上漲和道路超載超限治理導致運營成本上升,助推水泥行業(ye) 轉移成本,提升價(jia) 格。

5、除了上述因素外,區域整合效應促使競爭(zheng) 環境得到改善,尤其是金隅和冀東(dong) 的整合為(wei) 京津冀區域市場競爭(zheng) 環境的改善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也成為(wei) 2016年價(jia) 格回升幅度最大的地區。同時各地大氣汙染治理力度的增強,水泥生產(chan) 受到限製等,都為(wei) 水泥價(jia) 格的上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六)集中度持續提升

2016年行業(ye) 在供給側(ce) 改革和國企改革的雙重推動下,行業(ye) 兼並重組逐步加快,2016年主要有三個(ge) 重量級的重組事件:1、金隅和冀東(dong) 的整合,2、中國建材和中國中材的合並,3、華新水泥進一步整合拉法基中國水泥資產(chan) ,這三個(ge) 事件的都是我國前十大集團企業(ye) 間的強強聯合,呈現出涉及企業(ye) 多、產(chan) 能大、範圍廣的特點。事實也證明重組帶來市場競爭(zheng) 環境的明顯改善,提升了行業(ye) 企業(ye) 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截止到2016年我國前十大集團企業(ye) 熟料產(chan) 能占比從(cong) 2015年的54%提升至57%。

國辦發〔2016〕34號文件《關(guan) 於(yu) 促進建材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十三五”末,前十大水泥熟料集中度達到60%左右,9月份中國水泥協會(hui) 提交了關(guan) 於(yu) 水泥企業(ye) 產(chan) 能互換的政策建議中,省區內(nei) 前2~3家大企業(ye) 的水泥市場集中度達70%以上、省區內(nei) 的地級或片區市場前2家市場集中度達80%以上。都明確了兼並重組是未來一段時間行業(ye) 供給側(ce) 改革的主要路徑。

(七)熟料出口貿易上升,大企業(ye) 海外市場規模擴大

截止到2016年11月底,我國實際出口水泥758萬(wan) 噸,熟料出口921萬(wan) 噸,分別比2015年同期下降8.7%和上漲76%。主要出口國:孟加拉國、肯尼亞(ya) 、美國、菲律賓、澳大利亞(ya) 等,熟料出口量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當前我國水泥需求增長乏力,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的背景下,出口企業(ye) 看低國內(nei) 需求前景,同時也為(wei) 減少對國內(nei) 市場的供給壓力,加大了熟料的出口力度,從(cong) 年初開始,熟料出口量同比去年呈持續增長趨勢,出口的熟料價(jia) 格大幅下滑,也說明企業(ye) 在出口獲利將大幅減少,更多的是攤銷成本,調節供給壓力。

 

國內(nei) 水泥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需求增長動力不足,有實力的大企業(ye) 紛紛把目光轉向了國際市場,2016年我國境外水泥投資加速,中國建材集團與(yu) 俄羅斯歐洲水泥集團戰略合作項目,葛洲壩水泥、葛洲壩海外投資有限公司和哈薩克斯坦達納克有限公司合資設立葛洲壩西裏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哈薩克斯坦水泥項目,海螺水泥簽署了投資印尼、柬埔寨、老撾、俄羅斯等國家的多個(ge) 水泥項目協議,還有Lewin乐玩控股在包括尼泊爾在內(nei) 等海外投資水泥項目,海螺在印尼、緬甸的水泥生產(chan) 線項目相繼順利投產(chan) ,中國水泥企業(ye) 海外水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八)行業(ye) 問題:新增產(chan) 能仍未停止,去產(chan) 能政策沒有得到落實,行業(ye) 發展依然受製於(yu)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和集中度偏低。

2009年國發38號文《關(guan) 於(yu) 抑製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2013年的國發41號文《國務院關(guan) 於(yu)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再到2016年國辦發34號文件《關(guan) 於(yu) 促進建材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均明確提出嚴(yan) 禁新增產(chan) 能項目,但到目前為(wei) 止每年仍有新增熟料產(chan) 能,且2017年仍有新增產(chan) 能項目,產(chan) 能總量仍在不斷增長,多個(ge) 省份產(chan) 能利用率在50%以下,產(chan) 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2016年5月,財政部印發的《工業(ye) 企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為(wei) 鋼鐵、煤炭行業(ye) 去產(chan) 能設立規模為(wei) 1000億(yi) 元的專(zhuan) 項獎補資金,水泥被排除在外。2016年12月,財政部針對“關(guan) 於(yu) 將水泥、平板玻璃行業(ye) 納入工業(ye) 企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獎補資金或設立化解過剩產(chan) 能專(zhuan) 項資金予以支持問題”的答複中明確,中央財政設立工業(ye) 企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獎補資金,用於(yu) 鋼鐵、煤炭行業(ye) 人員分流安置,不能用於(yu) 水泥、平板玻璃行業(ye) ,目前也難以設立相關(guan) 專(zhuan) 項資金。

34號文件提出“探索由大型骨幹水泥企業(ye) 和平板玻璃企業(ye) 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聯合設立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資金,專(zhuan) 門用於(yu) 獎補主動退出的產(chan) 能。”目前,中國水泥協會(hui) 正嚐試通過組建投資管理公司的模式來落實這項政策的實施,目前,遼寧、山東(dong) 等省正在積極推進過程中,但是投資管理公司能否作為(wei) 設立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資金的載體(ti) ,還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的批準授權,去產(chan) 能的政策還沒有得到真正落實。總的來看,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和集中度偏低仍是製約水泥行業(ye) 的發展的瓶頸問題。

二、2017年展望:深化水泥供給側(ce) 改革、行業(ye) 效益持續增長

(一)宏觀經濟:全國GDP保持在6.5%~6.7%的合理區間,基建投資快速增長,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放緩。

1、2017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關(guan) 鍵之年,也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球經濟仍將麵臨(lin) 較大的下行壓力,中國經濟堅持以“穩中求進”為(wei) 發展總基調,經濟運行要保持在合理的區間,GDP增速不會(hui) 低於(yu) 6.5%,預計將保持在6.5%~6.7%的合理區間,經濟繼續保持穩增長。

2、基建投資仍將是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也是水泥需求的剛性支撐,2016年基建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明年再度加快的空間有限,預計2017年基建投資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長水平,西部地區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3、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定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國家對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信貸可能會(hui) 進一步收緊,仍將加強對房地產(chan) 市場的調控,因此,對房地產(chan) 市場好轉的預期不會(hui) 太高。從(cong) 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土地購置麵積持續下降可以看出,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增長動力不足,短期看,房地產(chan) 投資整體(ti) 走弱還是大趨勢,預計2017年房地產(chan) 投資或將走弱,增速會(hui) 進一步放緩。房地產(chan) 投資的走弱也意味著基建投資會(hui) 加碼,以確保經濟能夠穩定增長。

(二)水泥:需求與(yu) 2016年基本持平,行業(ye) 效益繼續好轉

1、基建投資快速增長是經濟穩增長的前提,雖然國家對房地產(chan) 的調控可能對水泥需求帶來負麵影響,但基建投資的增長對水泥需求的拉動將抵消房地產(chan) 負麵因素所帶來的影響,預計2017年水泥需求波動不大,與(yu) 2016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雖然,根據2014年12月10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批準發布GB175-2007《通用矽酸鹽水泥》國家標準第2號修改單的公告,取消32.5複合矽酸鹽水泥於(yu) 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是2016年的執行結果來看,幾乎效果沒有任何效果,所有32.5複合水泥都變成了32.5R水泥,從(cong) 2016年全年水泥產(chan) 量和品牌結構來分析也驗證了標準修訂後對市場影響力甚微。2017年,全國隻有新疆自治區政府提出5月1日起全疆停止生產(chan) 32.5等級強度水泥,但對全國市場影響不大。

2、需求區域將繼續分化,華北受益於(yu)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水泥需求仍有增長空間;西部地區(包括西南、西北)作為(wei) 重點發展的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力度較大,水泥需求有一定的增長。

3、行業(ye) 協會(hui) 仍會(hui) 加強區域間的市場協調,大企業(ye) 間的合作共贏意識增強,惡性低價(jia) 傾(qing) 銷的現象有望進一步減少,自律限產(chan) 保價(jia) 仍將是行業(ye) 緩解產(chan) 能過剩所造成供需失衡的重要手段,預計2017年水泥市場價(jia) 格總體(ti) 仍將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行業(ye) 效益有望繼續好轉。預計全年行業(ye) 利潤會(hui) 同比增長超過30%。

(三)化解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協會(hui) 加快推進“去產(chan) 能”,水泥錯峰生產(chan) 力度、廣度會(hui) 繼續加大,取消32.5複合矽酸鹽水泥有望得到落實,階梯電價(jia) 加速落後產(chan) 能退出。

1、2017年是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關(guan) 鍵之年,要推動“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國家發改委把化解產(chan) 能過剩作為(wei) 重中之重的工作,作為(wei)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的水泥行業(ye) “去產(chan) 能”任務艱巨,中國水泥協會(hui) 提出組建省區級水泥投資管理公司創新試點方案,力推設立省級水泥行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資金,加快推進行業(ye) “去產(chan) 能”的政策落實,2017年有望取得實質性進展。

2、國辦發〔2016〕34號文件將推行錯峰生產(chan) 列入水泥行業(ye) 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政策之中,加上環境約速力的增強,各地方政府對大氣汙染治理力度增強,有了政策的支持,加上政府和行業(ye) 協會(hui) 的推動,2017年對錯峰生產(chan) 的監督管理會(hui) 進一步增強,錯峰生產(chan) 的範圍和力度會(hui) 更大,階梯電價(jia) 加速落後產(chan) 能退出,對水泥效益的回升也會(hui) 帶來積極的影響。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