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基建45萬億項目能吸引多少社會資本?

來源:證券時報 發布日期:2017-02-23

據媒體(ti) 報道,近期,各地陸續公布兩(liang) 會(hui) 政府工作報告。從(cong)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透露的信息看,政府推動基建支撐經濟的意願較為(wei) 強烈。23個(ge) 已公布目標增速的省份計算的2017年固定資產(chan) 投資目標規模已超過45萬(wan) 億(yi) 。

按照地方政府公布的投資目標,大有“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強烈意願,有用投資穩增長、促發展、推動經濟複蘇的強大決(jue) 心。但是,如此大規模的投資,資金從(cong) 何而來,會(hui) 不會(hui) 重蹈4萬(wan) 億(yi) 投資的覆轍,是一個(ge) 很值得關(guan) 注的問題。因為(wei) ,雖然按照各地提出的投資設想,看起來與(yu) 4萬(wan) 億(yi) 有著很大的不同,資金來源似乎也更合理一些,譬如PPP,但是最終落腳點會(hui) 放在哪裏,實在難以預料。要知道,當年的4萬(wan) 億(yi) 投資,起初也不完全是政府投資,也提出過諸如投資實體(ti) 經濟、吸引社會(hui) 資本等方麵的要求,可是,實際執行結果,就變成了政府大包大攬,社會(hui) 資本隻是扮演與(yu) 政府共同推動房價(jia) 上漲的角色了。除了參與(yu) 房地產(chan) 開發之外,其他方麵社會(hui) 資本基本沾不上邊。

政府大包大攬的後果,就是後來的實體(ti) 經濟被邊緣化,社會(hui) 資本沒有出路,房價(jia) 不斷上漲,政府負債(zhai) 不斷膨脹。因為(wei) ,政府調動社會(hui) 資源的能力實在太大了,其他投資主體(ti) 根本沒有能力與(yu) 政府競爭(zheng) 、與(yu) 政府抗衡。而政府最擅長的工作,就是城市建設和房地產(chan) 開發,就是通過對土地資源的高度控製,將地價(jia) 和房價(jia) 拉上去,再利用這些被灌了大量“水分”的土地,到銀行貸款,到各類融資機構融資,進一步推動地價(jia) 和房價(jia) 的上漲。

正因為(wei) 如此,地方政府現在公布的投資目標,投資總量達到了4萬(wan) 億(yi) 的10倍以上,就不能不讓人為(wei) 之擔憂了。因為(wei) ,政府計劃投資這麽(me) 多,到底由誰來扮演主角,投資主體(ti) 主要是誰,是非常關(guan) 鍵的問題。顯然,在這個(ge) 問題上,政府是不應當再成為(wei) 主角的,既不能成為(wei) 直接投資的主角,也不能成為(wei) 間接投資的主角,更不能進行變相投資。要想成為(wei) 主角,就是投資環境改善的主角、為(wei) 社會(hui) 資本提供服務的主角。社會(hui) 資本決(jue) 不能再在此輪投資中缺位,不能被邊緣化,不能被剝奪投資的空間。

首先,要大力提高實體(ti) 產(chan) 業(ye) 的投資比重。就目前地方的經濟結構來看,實體(ti) 產(chan) 業(ye) 投資大多來自於(yu) 社會(hui) 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也就是說,如果社會(hui) 資本的投資積極性能夠得到激發,實體(ti) 產(chan) 業(ye) 投資的比重就會(hui) 提高。反之,要提高實體(ti) 產(chan) 業(ye) 的投資比重,就必須激發社會(hui) 資本的投資活力。很明顯,地方公布的投資計劃、投資目標,在實體(ti) 產(chan) 業(ye) 投資方麵的考慮是遠遠不夠的,措施也是很少的。更多情況下,重視實體(ti) 經濟、重視實體(ti) 產(chan) 業(ye) 投資還都停留於(yu) 口頭上,而沒有出台實實在在鼓勵和促進實體(ti) 產(chan) 業(ye) 投資的政策與(yu) 措施,沒有讓社會(hui) 資本看到政府重視實體(ti) 經濟的誠意,也為(wei) 政府再舉(ju) 投資大旗留下了隱患。所以,必須大力提高實體(ti) 產(chan) 業(ye) 的投資比重,大力吸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實體(ti) 經濟發展。社會(hui) 資本與(yu) 實體(ti) 經濟是共生共長的,社會(hui) 資本的活力強,實體(ti) 產(chan) 業(ye) 投資的動力就強。反之,則很難真正強起來。

其二,要開辟更多社會(hui) 資本進入通道。社會(hui) 資本能不能有活力,能不能成為(wei) 投資的主角,自身的投資熱情是一個(ge) 方麵,政府有沒有誠意,願不願給社會(hui) 資本進入開辟更多通道,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麵。去年以來,社會(hui) 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在投資方麵變得日益謹慎,除宏觀經濟環境不佳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為(wei) 社會(hui) 資本開辟的投資通道太少,很多賺錢的項目都沒有向社會(hui) 資本開放,也沒有給社會(hui) 資本進入留空間,導致社會(hui) 資本隻能通過市場炒作、進入地下活動等方式獲取利益。所以,今年要想完成投資目標,且不會(hui) 帶來新的結構失衡問題,就要給社會(hui) 資本更多的進入通道。各地都十分重視的PPP,或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要真正把PPP做好,並不容易,一些地方,隻是打著PPP的名義(yi) ,在進行變相負債(zhai) 、間接負債(zhai) 。顯然,這是必須嚴(yan) 格禁止的,堅決(jue) 不能讓地方鑽空子。

再者,要有效提升政府的信用水平。政府的信用水平、信用質量、誠信度,直接關(guan) 係社會(hui) 資本的投資積極性、投資熱情和投資活力。近年來,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投資的熱情所以減弱,特別是投資實體(ti) 產(chan) 業(ye) 的積極性大減。原因就在於(yu) ,政府失信現象比較嚴(yan) 重,企業(ye) 利益在政府失信中受到了不小的損失,導致參與(yu) 的信心不足。如何在新一輪投資中重塑政府的誠信形象,讓政府信用回到政府工作中去,不隨便做承諾,一旦承諾就決(jue) 不失信,從(cong) 而讓社會(hui) 資本、社會(hui) 投資者信任政府、相信政府,對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投資十分重要。

最後,要大力推動國企改革。在社會(hui) 資本直接投資項目熱情尚未得到充分激發的情況下,通過國企改革吸引社會(hui) 資本的參與(yu) ,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手段。眼下,社會(hui) 資本對參與(yu) 國企改革仍處於(yu) 謹慎觀望階段,原因就在於(yu) ,擔心參與(yu) 以後自身的權利難以得到保護。應當說,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的產(chan) 權保護政策的出台,中央對產(chan) 權保護的重視,特別是對過去發生的針對民營企業(ye) 家的冤假錯案進行甄別平反,對民間投資者是一種極大的利好。所以,必須趁這樣的良好形勢,加大國企改革力度,吸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


總之,45萬(wan) 億(yi) 投資能吸引多少社會(hui) 資本,是考驗投資作用與(yu) 效率、能力與(yu) 水平、質量與(yu) 效益的關(guan) 鍵。沒有更多的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這樣的投資計劃就很危險,很容易產(chan) 生新的矛盾和問題。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