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嚴格落實產能置換著力化解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

來源:雲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發布日期:2017-04-28

日前,雲(yun) 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guan) 於(yu) 嚴(yan) 格落實產(chan) 能置換著力化解水泥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2020年底前,全省嚴(yan) 禁建設擴大產(chan) 能的水泥熟料項目。未經省人民政府確認並公告產(chan) 能置換方案的項目,各級投資主管部門不得備案,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林業(ye) 、水利、質監、安全監管等部門和金融機構一律不予支持。對確有必要建設的水泥熟料項目,嚴(yan) 格按照要求製定產(chan) 能置換方案,實施產(chan) 能等量或減量置換。

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嚴(yan) 格落實產(chan) 能置換著力化解水泥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wei) 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guan) 於(yu)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促進建材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關(guan) 於(yu) 印發部分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行業(ye) 產(chan) 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工信部產(chan) 業(ye) 〔2015〕127號)、《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關(guan) 於(yu) 印發水泥行業(ye) 部分項目處理意見的通知》(工信部聯原〔2016〕118號)等精神,嚴(yan) 格水泥項目產(chan) 能置換政策,妥善處理我省水泥行業(ye) 在建項目,著力化解水泥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矛盾,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ti) 要求

全麵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guan) 決(jue) 策部署,嚴(yan) 格執行國家有關(guan) 規定和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水泥行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jue) 定性作用,保障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自主決(jue) 策權,落實州、市人民政府主體(ti) 責任,完善省級支持政策措施,綜合運用法律法規、經濟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嚴(yan) 格實施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標準,統籌推進全省水泥行業(ye) 產(chan) 能置換和化解過剩產(chan) 能工作,對確有必要建設的新(改、擴)建項目、在建項目嚴(yan) 格落實產(chan) 能等量或減量置換,依法依規淘汰落後產(chan) 能、壓減過剩產(chan) 能,加快去產(chan) 能步伐,到2020年,水泥熟料去產(chan) 能1000萬(wan) 噸以上,全省水泥行業(ye)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布局更加合理,局部地區有效供給能力增加,在建項目得到妥善處理;產(chan) 業(ye) 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嚴(yan) 禁新增產(chan) 能

2020年底前,全省嚴(yan) 禁建設擴大產(chan) 能的水泥熟料項目。未經省人民政府確認並公告產(chan) 能置換方案的項目,各級投資主管部門不得備案,國土資源、環境保護、林業(ye) 、水利、質監、安全監管等部門和金融機構一律不予支持。對確有必要建設的水泥熟料項目,嚴(yan) 格按照要求製定產(chan) 能置換方案,實施產(chan) 能等量或減量置換。

(二)嚴(yan) 控項目建設

嚴(yan) 控水泥熟料新(改、擴)建項目建設,州、市人民政府要統籌考慮本地水泥產(chan) 品供給和需求情況,特別是項目所在地周邊水泥銷售半徑內(nei) 產(chan) 能布局、產(chan) 品供給和需求情況,結合在建項目處理情況,深入核實項目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防止出現新的產(chan) 能過剩和加劇區域性產(chan) 能過剩矛盾。

(三)妥善處理在建項目

對工信部聯原〔2016〕118號文件明確的全省水泥熟料在建項目,各地要逐一核實項目建設必要性和項目業(ye) 主建設能力,並分輕重緩急對有關(guan) 在建項目提出處理意見和解決(jue) 方案。在建項目所需產(chan) 能置換指標,原則上由項目所在地州、市人民政府統籌解決(jue) 。各地要主動淘汰落後產(chan) 能,壓減已停產(chan) 產(chan) 能和缺乏競爭(zheng) 力產(chan) 能;對經努力壓減產(chan) 能、當地產(chan) 能指標仍不足,不能製定產(chan) 能置換方案的項目,報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委統籌研究提出解決(jue) 方案。

(四)多措並舉(ju) 去產(chan) 能

1.堅決(jue) 淘汰落後產(chan) 能。2017年底前,淘汰使用《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淘汰類工藝技術與(yu) 裝備的產(chan) 能。各地要全麵摸底排查本行政區域內(nei) 水泥落後生產(chan) 設備數量及產(chan) 能,切實摸清落後產(chan) 能存量,將全部水泥落後產(chan) 能列入2017年淘汰落後產(chan) 能計劃,按照要求組織淘汰,切實做到應退盡退。

2.依法依規退出產(chan) 能。嚴(yan) 格執行有關(guan) 法律法規和標準,對達不到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生產(chan) 等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的水泥產(chan) 能,依法依規關(guan) 停退出。

3.引導主動退出產(chan) 能。鼓勵支持水泥生產(chan) 企業(ye) 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發展需要,調整企業(ye) 發展戰略,主動退出已停產(chan) 產(chan) 能、過剩產(chan) 能和不具備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能。

4.聯合重組退出產(chan) 能。鼓勵支持水泥生產(chan) 優(you) 勢龍頭企業(ye) 開展跨地區、跨所有製兼並重組,優(you) 化產(chan) 能布局,主動壓減缺乏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能,獲得自身建設項目所需產(chan) 能指標。

三、保障措施

(一)實施獎勵支持

到2020年,統籌省財政預算內(nei) 每年安排的2000萬(wan) 元淘汰落後產(chan) 能資金,以及按照企業(ye) 自願和“誰受益,誰付費”原則由需要產(chan) 能指標的建設項目企業(ye) 自願支付的資金,共同設立省級水泥行業(ye) 化解產(chan) 能過剩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和激勵落後產(chan) 能、過剩產(chan) 能和不具備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能退出。獎勵標準按照每退出1噸水泥熟料過剩產(chan) 能獎勵15元實施,其中,省財政獎勵5元,需要產(chan) 能指標的企業(ye) 承擔10元。2017年底前淘汰的落後產(chan) 能每噸獎勵10元,2018年起淘汰的落後產(chan) 能不予獎勵。過剩產(chan) 能退出企業(ye) 願意接受此獎勵標準、並願意將退出產(chan) 能指標交由省級統籌的,產(chan) 能退出後可享受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具體(ti) 實施辦法由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委、財政廳按照有關(guan) 規定製定。

(二)嚴(yan) 格執法監管

強化環保執法約束作用,全麵調查水泥行業(ye) 環保情況,嚴(yan) 格依法處置環保不達標的水泥企業(ye) 。加大能源消耗執法檢查力度,全麵調查、定期公布水泥行業(ye) 能源消耗情況,嚴(yan) 格依法處置單位產(chan) 品能源消耗不達標水泥企業(ye) 。加強產(chan) 品質量管理執法,全麵調查水泥生產(chan) 許可獲證企業(ye) 生產(chan) 狀況和生產(chan) 條件,嚴(yan) 厲打擊無證生產(chan) 等違法行為(wei) 。對因工藝裝備落後、環保和能耗不達標被依法關(guan) 停的企業(ye) ,注銷生產(chan) 許可證;對重組“僵屍企業(ye) ”、實施減量化重組企業(ye) 辦理生產(chan) 許可的,優(you) 化程序、簡化辦理。嚴(yan) 格安全生產(chan) 監管執法,依法查處不具備安全生產(chan) 條件的水泥企業(ye) ,及時公布水泥企業(ye) 安全生產(chan) 不良記錄“黑名單”信息。

(三)嚴(yan) 格差別價(jia) 格政策

對水泥行業(ye) 能耗、電耗達不到強製性標準的產(chan) 能,以及屬於(yu)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淘汰類的產(chan) 能,嚴(yan) 格執行差別電價(jia) 、階梯電價(jia) 、懲罰性電價(jia) 和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jia) 等差別化能源資源價(jia) 格。

(四)依法處置土地資產(chan)

產(chan) 能退出企業(ye) 涉及的國有土地可交由政府收回儲(chu) 備,也可由企業(ye) 自行處置。退出企業(ye) 原使用劃撥土地使用權涉及轉讓的,經批準可按照協議出讓的方式辦理用地手續。對企業(ye) 自行處置的土地,在符合城鄉(xiang) 規劃和轉讓條件的前提下,可分割轉讓土地使用權;對政府收回、企業(ye) 自行處置和轉讓的土地出讓收入專(zhuan) 項用於(yu) 退出企業(ye) 的職工安置。

(五)加大產(chan) 能指標統籌力度

統籌2011—2015年已淘汰並獲得中央和省財政獎勵資金支持的產(chan) 能,2016年及以後年度淘汰的落後產(chan) 能,達不到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生產(chan) 等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被依法依規關(guan) 閉退出產(chan) 能,2016年及以後年度退出、納入省級水泥行業(ye) 化解產(chan) 能過剩專(zhuan) 項資金獎勵範圍的產(chan) 能等4類水泥熟料產(chan) 能指標,優(you) 先用於(yu) 在建項目產(chan) 能置換。

(六)規範產(chan) 能核定

建設項目產(chan) 能數量和2016年及以後年度擬淘汰退出的產(chan) 能數量,由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委委托第三方機構按照工信部產(chan) 業(ye) 〔2015〕127號文件要求核定,各地和企業(ye) 不再自行組織。

(七)嚴(yan) 格置換程序

建設項目產(chan) 能置換方案由企業(ye) 製定,經州、市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門審核並報經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後,報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委核實,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後,向社會(hui) 公告。各地上報建設項目產(chan) 能置換方案時,一並上報建設項目和用於(yu) 置換項目有關(guan) 資料。

(八)堅決(jue) 淘汰置換產(chan) 能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並向社會(hui) 公告的產(chan) 能置換方案,各地須按照置換方案載明的淘汰時限,將用於(yu) 置換的擬淘汰項目列入年度淘汰落後和過剩產(chan) 能任務,在建設項目投產(chan) 前按照要求組織淘汰。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委負責督促檢查、考核驗收並向社會(hui) 公告淘汰完成情況。

(九)做好職工安置

發揮企業(ye) 在職工安置工作中的主體(ti) 作用,強化職工就業(ye) 技能培養(yang) ,引導富餘(yu) 職工就近就地創業(ye) 就業(ye) ,多渠道分流安置職工。做好安置職工社會(hui) 保險接續有關(guan) 工作,符合條件的失業(ye) 人員及時納入失業(ye) 保險、社會(hui) 救助等體(ti) 係,保障基本生活。依法依規製定職工安置措施方案,落實保障政策,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四、組織實施

各州、市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nei) 水泥行業(ye) 化解產(chan) 能過剩工作和在建項目處理負總責。各地、有關(guan) 部門要加大責任落實力度,加強溝通協調,主動接受社會(hui) 監督,統籌推進全省水泥行業(ye) 產(chan) 能置換和化解產(chan) 能過剩工作。

雲(yun) 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4月22日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