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國已開始削減鋼鐵和水泥行業的過剩產能

來源:央行網站 發布日期:2017-10-17

2017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年會(hui) 期間,在G30國際銀行業(ye) 研討會(hui) 上就中國經濟前景發表演講,主要內(nei) 容如下:

過去幾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自此前高於(yu) 10%降至2012年的8%左右以後,繼續降至2016年的6.7%。但今年以來經濟增長動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達6.9%,下半年有望實現7%。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家庭部門消費的快速增長,1-8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消費對象逐漸從(cong) 傳(chuan) 統的商品轉向服務,因此服務業(ye) 發展加快,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從(cong) 15年前的約40%上升為(wei) 當前的55%。經濟增長促使就業(ye) 整體(ti) 保持穩定,1-8月新增城鎮就業(ye) 約1000萬(wan) 人。這也是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需要保持的就業(ye) 增長速度。同時,CPI同比增長1.8%,PPI增長6.3%,名義(yi) GDP增速達9.5%。

從(cong) 貨幣供應和信貸數據看,今年初以來,中國已進入去杠杆進程,廣義(yi) 貨幣供應量M2增速持續放緩,當前已低於(yu) 9%。整體(ti) 杠杆率開始出現下降。雖然幅度不大,但趨勢已經形成。金融危機以後,中國開始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應對危機,所以在2009年後的兩(liang) 年內(nei) 中國債(zhai) 務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但這是值得的,因為(wei) 中國經濟很快從(cong) 危機中恢複。現在,中國需要將杠杆率降下來。

得益於(yu) 外部環境的改善,今年以來中國進出口表現較好,商品貿易順差為(wei) 4000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但進口、特別是服務業(ye) 進口增長較快,經常項目順差預計今年占GDP比例將降至1.2%。從(cong) 國際比較看,中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程度較低。

關(guan) 於(yu) 去杠杆。中國的整體(ti) 宏觀杠杆率較高。分部門看,政府債(zhai) 務占GDP的比例並不高;居民部門債(zhai) 務占GDP的比例仍然處於(yu) 低位,但增長較快;主要的問題是企業(ye) 部門債(zhai) 務占GDP的比例較高。得益於(yu) 低利率環境,當前償(chang) 債(zhai) 率仍較為(wei) 合理。很多人可能會(hui) 問,為(wei) 什麽(me) 企業(ye) 會(hui) 有這麽(me) 高的杠杆率,為(wei) 什麽(me) 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ye) 銀行願意給企業(ye) 提供這麽(me) 多貸款。其中一個(ge) 原因,也是很多經濟學家指出的,中國地方政府通過各種融資平台借款,形成了較多的債(zhai) 務,這在統計上體(ti) 現為(wei) 企業(ye) 部門債(zhai) 務,會(hui) 導致企業(ye) 部門債(zhai) 務高估。如果將這部分統計為(wei) 政府債(zhai) 務,企業(ye) 部門債(zhai) 務會(hui) 大幅下降,政府債(zhai) 務相應上升,這種債(zhai) 務結構也更加平衡。因此,看待中國的杠杆率,不僅(jin) 要看國有企業(ye) 等企業(ye) 部門債(zhai) 務和銀行信貸問題,還應重視地方政府債(zhai) 務問題,而後者與(yu) 推動城鎮化進程有關(guan)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四條款磋商團隊也向我們(men) 提出建議,應認真研究政府間財政關(guan) 係,改革中央與(yu) 地方財政收支責任劃分。

關(guan) 於(yu) 產(chan) 能過剩和城鎮化。中國已開始削減鋼鐵和水泥行業(ye) 的過剩產(chan) 能。這些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主要有兩(liang) 個(ge) 原因,一是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城鎮化進程很快,這兩(liang) 者都需要大量鋼鐵和水泥。中國的基礎設施已得到很大改善,但城鎮化進程還在進行中。從(cong) 登記戶籍人口來看,目前城鎮化率僅(jin) 為(wei) 40%左右;但根據人口調查統計結果,城鎮化率約為(wei) 50%;如果使用樣本分析法統計在城鎮居住滿六個(ge) 月的人口數量,則城鎮化率為(wei) 57%。這意味著仍有大量農(nong) 民正在向城市遷徙,雖然這些人可能已在城市找到工作,但尚未在城市落戶安家。因此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仍處於(yu) 高速發展階段,導致對鋼鐵和水泥的需求較大。中國政府希望推動結構改革和優(you) 化,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因此自願削減10%的鋼鐵和水泥產(chan) 能。目前,去產(chan) 能已經取得了積極效果,預計能完成既定目標。

關(guan) 於(yu) 比較優(you) 勢轉移,現在中國許多勞動力密集型產(chan) 業(ye) 已向東(dong) 盟及東(dong) 南亞(ya) 地區轉移,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去非洲投資,將部分產(chan) 業(ye) 轉移至非洲。所以服務業(ye) 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越來越大,這是一個(ge) 很好的現象。但仍存在服務業(ye) 競爭(zheng) 力不夠的問題。雖然有一些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但醫療教育等行業(ye) 仍較為(wei) 薄弱,仍需進一步努力。

關(guan) 於(yu) 金融穩定。今年7月的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決(jue) 定成立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hui) ,未來將重點關(guan) 注四方麵問題。一是影子銀行。事實上我們(men) 已於(yu) 兩(liang) 年前開始著手應對這一問題,目前已取得積極進展,許多影子銀行業(ye) 務已回歸銀行部門,被納入商業(ye) 銀行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二是資產(chan) 管理行業(ye) 。這一問題較為(wei) 複雜,銀監會(hui) 、證監會(hui) 和保監會(hui) 三家分業(ye) 監管的監管機構針對同一資產(chan) 管理行為(wei) 可能有不同的監管規定,我們(men) 同意金融穩定理事會(hui) 的相關(guan) 建議,應理順和精簡對資管行業(ye) 的監管。三是互聯網金融。目前許多科技公司開始提供金融產(chan) 品,有些公司取得了牌照,但有些沒有任何牌照卻仍然提供信貸和支付服務、出售保險產(chan) 品,這可能會(hui) 帶來競爭(zheng) 問題和金融穩定風險。四是金融控股公司。我們(men) 觀察到,一些大型私人企業(ye) 通過並購獲得各種金融服務牌照,但並非真正意義(yi) 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間可能存在關(guan) 聯交易等違法行為(wei) ,而我們(men) 對這些跨部門交易尚沒有相應的監管政策。

未來我們(men) 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推動經濟去杠杆。同時,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推動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金融穩定。


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主席David Marsh提問:有人說當前全球存在“領導力真空”,您是否認為(wei) 此時是中國在國際貨幣體(ti) 係改革中增強領導力的時刻?您在演講中提到了中國經濟的各種積極表現,這似乎為(wei) 討論儲(chu) 備貨幣體(ti) 係改革、特別提款權的作用、貨幣互換機製常態化等問題時推動中國主張提供了一個(ge) 契機。


答:近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國際經濟治理中開始發揮一定作用,包括參與(yu) 儲(chu) 備貨幣體(ti) 係改革以及貿易與(yu) 金融穩定等政策的製定工作。但中國目前仍重點關(guan) 注解決(jue) 國內(nei) 問題,包括如何繼續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監管改革等,從(cong) 而跟上全球發展步伐。

很高興(xing) 看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這令人鼓舞,也會(hui) 激勵中國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更好發揮人民幣作為(wei) 可自由使用貨幣的作用。雖然中國更積極地加強了與(yu)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清算銀行以及金融穩定理事會(hui) 的合作,參與(yu) 了標準製定工作,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貨幣互換是全球金融危機的意外產(chan) 物。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伊始,由於(yu) 缺乏硬通貨,銀行發展代理行關(guan) 係也麵臨(lin) 困難,周邊國家提出與(yu) 中國簽署本幣互換協議,支持區域貿易發展與(yu) 便利化。起初是韓國、東(dong) 盟和中亞(ya) 一些經濟體(ti) ,後來逐步擴展到世界其他地區,例如阿根廷、烏(wu) 克蘭(lan) 和埃及等。因此,貨幣互換機製可以說是金融危機的意外產(chan) 物。中國支持進一步發展全球安全網,這可能比雙邊安排更為(wei) 有效。

花旗銀行前總裁Bill Rhodes提問:去年您曾對中國債(zhai) 務占GDP之比上升表示擔憂,但感覺您今年對中國債(zhai) 務問題比較樂(le) 觀,中國政府目前正在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債(zhai) 務問題。不知道上述判斷是否正確?

答:關(guan) 於(yu) 債(zhai) 務問題,應當看到,在城鎮化過程中,存在財政透明度不高、政府間財政關(guan) 係有待理順、缺乏明確的財政紀律約束地方政府等問題,因此金融市場對地方政府債(zhai) 的定價(jia) 存在扭曲,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提供貸款的定價(jia) 也存在扭曲,這導致商業(ye) 銀行和金融部門低估了地方政府財政風險。相信這些問題會(hui) 逐步得到解決(jue) ,金融市場會(hui) 變得更加透明、健康。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hui) 議也強調要重視政府債(zhai) 務風險,同時也應看到,與(yu) 私人部門債(zhai) 務和外債(zhai) 相比,政府債(zhai) 務風險較低,我們(men) 將通過推進財政改革積極應對有關(guan) 問題。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