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下行趨勢確立 大煤企年度長協價或下調
進入11月份,煤價(jia) 下跌趨勢愈發明顯。
近期以來,停產(chan) 的煤礦已陸續複產(chan) ,目前陝西地區煤價(jia) 領跌,且跌幅較大,內(nei) 蒙古和山西地區需求較為(wei) 穩定,價(jia) 格暫時平穩,有部分煤企下調煤價(jia) 。
從(cong) 數據上來看,最新一期的(2017年10月26日至11月01日)環渤海動力煤價(jia) 格指數報收於(yu) 581元/噸,環比下降1元/噸,指數連續四期下降,累計跌幅5元/噸。
從(cong) 9月底開始,政策層麵穩定煤價(jia) 的決(jue) 心較大。
10月中旬,發改委提出要打造煤電中長期合同升級版,重點指出煤炭直供直銷從(cong) 中長協衍生到短協和現貨,避免現貨的高煤價(jia) 。
同時,發改委還委托第三方征信機構對重點企業(ye) 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情況的信用數據進行采集,通過充分發揮信用監管手段,引導煤炭、電力企業(ye) 嚴(yan) 格履行中長期合同,促進煤炭穩定供應的長效機製不斷完善。
在政策的監督下,大型煤企的年度長協價(jia) 或下調。
記者了解到,2017年,為(wei) 了促進年度長協合同簽訂,淮南礦業(ye) 集團主動下調煤價(jia) 50元/噸至70元/噸,參照神華集團長協定價(jia) 機製,淮南礦業(ye) 集團共簽訂有量有價(jia) 長協合同3340萬(wan) 噸,占所產(chan) 動力煤總量的76%。
秦皇島煤炭網研究員齊波表示,臨(lin) 近冬季用能高峰,政策層麵促進市場平穩運行態度明確,既穩定了供需雙方心態,也抑製了貿易商抬價(jia) 的動機。另外,恰逢月度節點,國內(nei) 主力煤企年度長協價(jia) 格可能出現小幅下調,長協煤的集中兌(dui) 現將促使沿海煤炭供需進一步寬鬆,其“保供、穩價(jia) ”作用將進一步凸顯,這也對現貨煤價(jia) 格回歸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
日前,發改委再次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迎峰度冬期間煤炭市場價(jia) 格監管》的通知稱,為(wei) 防範煤炭價(jia) 格異常波動,確保迎峰度冬期間煤炭市場價(jia) 格基本穩定,要嚴(yan) 厲打擊煤炭行業(ye) 哄抬價(jia) 格和價(jia) 格壟斷行為(wei) 。
發改委要求,各地尤其是煤炭生產(chan) 區、主要是煤炭港口所在地要立即行動、組織部署檢查力量深入開展煤炭市場價(jia) 格巡查。
對此,易煤研究院研究員張飛龍表示,在9月底神華等大型煤炭集團率先降價(jia) 後,已有部分貿易商開始出貨,隨著近期監管力度的加大,貿易商“去庫存”進度較為(wei) 理想,後期進一步“殺跌”動能有限。同時,隨著沿海市場降價(jia) 幅度的加大,將逐步和產(chan) 地市場形成倒掛,上遊發運積極性下降影響沿海市場供應。
他還認為(wei) ,目前沿海市場煤炭價(jia) 格下行趨勢基本確立,後麵隻是跌幅和速度的問題,預計本輪11月份-12月份第一目標到630元/噸-650元/噸左右,應不會(hui) 直接回到紅色區間以下。
由於(yu) 馬上進入冬季供暖旺季,煤炭供應雖有所增加,但需求也在增加。
張飛龍指出,“十九大”後上遊供應雖有恢複,但量有限。據調研發現,“十九大”期間上遊大礦基本未受影響,僅(jin) 部分中小煤礦停產(chan) ,後期供應恢複實際增量有限。
中泰證券分析師篤慧也認為(wei) ,短期動力煤價(jia) 繼續承壓,但受大力度安檢、環保、露天礦征地滯後等影響,整體(ti) 供需偏緊,疊加大秦線進入檢修期(10 月25日至11月15日),進入冬儲(chu) 旺季的煤價(jia) 預計高位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