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詳版路線圖將出爐 城際軌道交通和機場群優先規劃

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日期:2018-06-01

更新日期: 2018年06月01日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長三角城市群或在全國率先實現一體(ti) 化。記者從(cong) 多渠道獲悉,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最新的詳版路線圖——《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定稿正在最後確認,將於(yu) 6月初正式出台,涉及打造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和全國首位的新技術應用示範引領區,加快布局城際軌道交通、優(you) 化長三角機場群,5G協同布局先行試用等多項具體(ti) 內(nei) 容。而包括交通、環保、科技、民生、產(chan) 業(ye) 等10餘(yu) 個(ge) 方麵共63項近期工作要點也已經形成。

長三角地區是“一帶一路”與(yu) 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被認為(wei) 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瞄準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目標,長三角一體(ti) 化進程不斷提速。今年1月,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抽調了15名精兵強將組建了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上海市委書(shu) 記李強提出,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努力把長三角建設成為(wei) 全球資源配置的亞(ya) 太門戶,以及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三省一市經濟水平較為(wei) 均衡,區域合作經多年發展具備了較好的基礎,是全國最有條件率先實現一體(ti) 化發展的區域。”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稱。

區域發展,產(chan) 業(ye) 為(wei) 先。南京大學長江產(chan) 經研究院研究員陳柳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三角地區有很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在推進更高質量的一體(ti) 化過程中,要發揮集聚效應,通過機製創新突破地理區域的限製,在三省一市之間形成更大範圍的、更廣輻射的一體(ti) 化,形成模式更為(wei) 成熟、分工更為(wei) 明確、合作更為(wei) 深入的產(chan) 業(ye) 集群。

據了解,圍繞打造一批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上海、浙江、江蘇、安徽三省一市已經聯合調動了一批世界級龍頭企業(ye) ,擬在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布局。

“一體(ti) 化進程的核心是降低區域交易成本、促進區域資源自由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上海財經大學城市與(yu) 區域科學學院教授劉乃全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應選擇2-4個(ge) 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構建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的創新平台、集聚產(chan) 業(ye) 發展的要素資源、形成區域產(chan) 業(ye) 功能分工,進而實現城市群經濟的共贏,為(wei)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奠定基礎。

在打造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中也應發揮既有優(you) 勢。劉乃全表示,比如,製造業(ye) 可以依托長三角原有的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及基礎行業(ye) 如汽車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航天航空等。

除了打造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外,三省一市還將打通交通、信息化、民生等諸多領域。交通互聯互通方麵,據透露,2018年將力爭(zheng) 先行啟動第一批14個(ge) 項目,著力打通省際斷頭路。此外,城際軌道交通、長三角機場群也將加快布局。信息化方麵,將形成跨城市跨部門集約化共享化區域信息資源體(ti) 係,5G協同布局先行試用,支持電信運營企業(ye) 分步實施建網,到2020年全麵覆蓋長三角城市群。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上海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良認為(wei) ,未來要繼續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成功模式,加強長三角各城市在“規劃、交通、產(chan) 業(ye) 、人口、功能”五位一體(ti) 的協同,重點是建立符合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的新體(ti) 製與(yu) 機製,關(guan) 鍵是實現城市經濟邊界、地理邊界、行政邊界與(yu) 社會(hui) 文化邊界的耦合,手段則是成本與(yu) 利益的分擔與(yu) 分享。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