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發布會: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減少了23%

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官方網站;數字水泥網 發布日期:2020-06-12
摘要: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從這次普查結果數據也能看得出來這十年的變化,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重點行業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2007年相比,還是上述行業,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減少了23%。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yu) 2020年6月10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生態環境部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主任洪亞(ya) 雄,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介紹《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有關(guan) 情況,並答記者問。

202006110930057710.jpg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壽小麗(li) :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hui) 。2017年開始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工作,今天我們(men) 非常高興(xing) 請來了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有關(guan) 情況並回答大家關(guan) 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hui) 的還有: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先生,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先生,生態環境部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主任洪亞(ya) 雄先生。


下麵請趙英民先生作介紹。


202006110936357908.jpg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徐想攝)


趙英民:謝謝主持人。女士們(men) 、先生們(men) 、新聞界的朋友們(men) ,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guan) 心和支持。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的規定和國務院關(guan) 於(yu) 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通知的要求,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15個(ge) 單位和部門聯合於(yu) 2017年-2019年開展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定期開展全國汙染源普查,這是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的法定要求。第一次汙染源普查是10年前,這次汙染源普查是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勝階段、堅決(jue) 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大背景下的一項係統工程,是對全麵摸清建設美麗(li) 中國生態環境底數的一次重大國情調查,因此意義(yi) 非常重大。


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次普查工作,在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各地區、各部門、各級普查機構按照國家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yu) 的原則,精心組織,紮實推進汙染源普查各項工作,數十萬(wan) 普查人員嚴(yan) 謹負責,辛勤工作,廣大普查對象全力配合,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度大等特點,曆時三年,圓滿完成了任務。


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經曆了前期準備、全麵普查和總結發布三個(ge) 階段,對全國有汙染排放的358萬(wan) 多個(ge) 單位和個(ge) 體(ti) 經營戶進行了全麵調查,獲取了全國工業(ye) 汙染源、農(nong) 業(ye) 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相關(guan) 基本信息和汙染物排放信息。整個(ge) 普查工作嚴(yan) 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核發的普查方案,建立了覆蓋全過程、所有參與(yu) 人員的質量控製體(ti) 係,確保了普查結果真實準確全麵,達到了既定工作目標,相關(guan) 的普查成果體(ti) 現在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中,具體(ti) 內(nei) 容請朋友們(men) 參閱。


下麵,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謝謝。


壽小麗(li) :下麵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都取得了哪些成果?當前我國存在的主要環境汙染問題有哪些?謝謝。


趙英民:謝謝。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成果主要體(ti) 現在五個(ge) 方麵:


第一,摸清了全國各類汙染源的基本情況,各類汙染源的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2017年底,全國各類汙染源數量是358.32萬(wan) 個(ge) (不含移動源)。其中工業(ye) 源247.74萬(wan) 個(ge) ,生活源63.95萬(wan) 個(ge) ,畜禽規模養(yang) 殖場37.88萬(wan) 個(ge) ,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8.4萬(wan) 個(ge) 。其中,廣東(dong) 、浙江、江蘇、山東(dong) 、河北五省各類汙染源數量占到全國總數的52.94%,全國汙染源的數量,特別是工業(ye) 汙染源的數量基本上呈現由東(dong) 向西逐步減少的分布態勢。從(cong) 行業(ye) 來說,金屬製品業(ye)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ye) 、通用設備製造業(ye) 、橡膠和塑料製品業(ye) 、紡織服裝服飾業(ye) 等五個(ge) 行業(ye) 占到全國工業(ye) 汙染源總數的44.14%。此外,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2.67億(yi) 輛,工程機械保有量413.2萬(wan) 台,農(nong) 業(ye) 機械柴油總動力7.62億(yi) 千瓦,營運船舶數量27.8萬(wan) 艘。2017年全年國家鐵路內(nei) 燃機車燃油消耗量246.18萬(wan) 噸,民航起降架次1024.89萬(wan) 架次,這是各類汙染源的基本分布情況。


第二,掌握了各類汙染源的排放情況。從(cong) 全國水汙染物排放情況看,化學需氧量2143.98萬(wan) 噸,總氮304.14萬(wan) 噸,氨氮96.34萬(wan) 噸。從(cong) 排放量來說,長江、珠江、淮河流域因為(wei) 流域麵積大,涉及省份多,化學需氧量、總氮和氨氮等汙染物的排放量較大。從(cong) 排放強度來看,海河、遼河、淮河流域單位水資源的汙染物排放強度大。全國大氣汙染物排放情況為(wei) :氮氧化物1785.22萬(wan) 噸,顆粒物1684.05萬(wan) 噸,二氧化硫696.32萬(wan) 噸。這次我們(men) 還對部分行業(ye) 和部分領域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進行了調查,全國1017.45萬(wan) 噸。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和汾渭平原是我國大氣汙染源單位麵積排放強度較大的地區,大家知道,這三個(ge) 區域也是國家確定的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全國固體(ti) 廢物的情況為(wei) :2017年,一般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量為(wei) 38.68億(yi) 噸,綜合利用量為(wei) 20.62億(yi) 噸,處置量為(wei) 9.43億(yi) 噸,當年存儲(chu) 量為(wei) 9.31億(yi) 噸。全國秸稈產(chan) 生量8.05億(yi) 噸,利用量5.85億(yi) 噸。山西、內(nei) 蒙、河北、山東(dong) 、遼寧五省一般固體(ti) 廢物產(chan) 生量占到全國的42.4%,山東(dong) 、河北、山西、安徽和江蘇五省一般工業(ye) 固廢的綜合利用量約占到全國的40%。


第三,健全了重點汙染源檔案和汙染源信息數據庫。本次普查形成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統一數據庫,共形成了1800餘(yu) 張數據庫表,1.5萬(wan) 餘(yu) 個(ge) 數據字段,1.5億(yi) 多條數據記錄,形成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一張圖”。根據汙染源普查檔案管理辦法要求,所有檔案做到了有序管理和安全存放。


第四,培養(yang) 鍛煉了一批具有環保鐵軍(jun) 精神的業(ye) 務骨幹。普查工作中,各級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發揚環保鐵軍(jun) 精神,任勞任怨、努力工作,通過接受係統化的培訓和現場調查,了解重點行業(ye) 企業(ye) 的生產(chan) 工藝、汙染治理技術和環保設施等相關(guan) 情況,掌握了各類汙染物排放核算方法。在普查成果總結過程中,通過分析歸納,把握了環境政策和當前的環境形勢,得到了全麵的學習(xi) 和提高。通過普查,培養(yang) 了一批有高度責任心和奉獻精神、熟悉政策、精通業(ye) 務的綜合型人才。


第五,進一步提高了全民環境意識。普查時間長,曆時三年,在整個(ge) 普查期間,通過多媒體(ti) 、多方式宣傳(chuan) ,廣大新聞界朋友給予大力支持,廣泛動員社會(hui) 各界力量,積極參與(yu) 普查工作,提高了全社會(hui) 環境意識,營造了普查良好氛圍。這是這次普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過普查,我們(men) 也看到,當前,一方麵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另一方麵普查也反映了幾個(ge) 問題:一是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這四項汙染物的排放量都超過了千萬(wan) 噸,而這四項汙染物對我們(men) 當前無論是大氣還是水的環境質量改善都至關(guan) 重要,這是我們(men) 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二是農(nong) 業(ye) 源、生活源對水汙染物排放貢獻比較大,機動車對氮氧化物的排放貢獻大,工業(ye) 、生活和機動車對揮發性有機物的貢獻大,這些汙染源涉及的主體(ti) 多,而且和過去傳(chuan) 統的集中排放不同,這些領域很多是無組織排放,或者是麵源排放,因此治理和監管的難度都比較大。三是農(nong) 村和西部環保基礎設施相對全國或者相對東(dong) 部地區還是滯後,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四是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的排放強度大,這些流域區域的產(chan) 業(ye) 結構和布局調整任務艱巨。五是通過普查,反映出我國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通過普查,我們(men) 覺得這些問題為(wei) 下一步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摸清了家底,指明了方向,需要我們(men) 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努力,攻堅克難,最後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謝謝。


中國日報社記者:據我個(ge) 人理解,數據是普查一個(ge) 非常重要的依據。請問這次國家統計局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為(wei) 本次普查範圍確定方向,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謝謝。

202006110940410373.jpg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劉文華(徐想攝)

劉文華:謝謝提問。作為(wei) 政府綜合統計部門和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國家統計局在這次汙染源普查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個(ge) 方麵的工作:


第一,協助做好普查報表製度的審批和備案。根據統計法要求,所有的調查和普查的方案都要經國家統計局報批。同時,我們(men) 參與(yu) 了普查方案和相關(guan) 技術方案的設計,從(cong) 統計專(zhuan) 業(ye) 的角度,對普查過程中的各種製度、方法以及報告等提供了建議和參考。


第二,我們(men) 充分利用部門的信息共享機製,及時向生態環境部提供相關(guan) 行業(ye) 信息、單位名錄庫以及相關(guan) 統計數據。我們(men) 知道,要普查汙染源,到哪兒(er) 去找?我們(men) 不可能“兩(liang) 眼一抹黑”,去年剛公布的第四次經濟普查,我們(men) 產(chan) 生了最新的單位名錄信息,這個(ge) 信息包括單位名稱、地址、主營等,這樣的信息無疑對我們(men) 鎖定汙染源位置、提高汙染源普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這是我們(men) 提供的一個(ge) 方麵。另外一方麵,我們(men) 提供相關(guan) 的統計數據,用來協助校驗普查相關(guan) 數據質量。


第三,主要是指導普查數據質量管理。因為(wei) 普查數據質量是很關(guan) 鍵的事情,從(cong) 我們(men) 統計專(zhuan) 業(ye) 部門的角度出發,配合生態環境部做好普查數據質量分析和評估,包括提供數據,協助對普查數據進行校驗評估,參與(yu) 普查公報、普查成果的發布等。因為(wei) 普查過程中有很多具體(ti) 的工作,我們(men) 參與(yu) 其中,做好協助,提供建議。


主要是這三方麵的工作,謝謝提問。


香港中評社記者:我們(men) 知道,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涉及的企業(ye) 數量非常多。請問,如何保障汙染源普查數據來源的質量?如何確保每一家企業(ye) 所提供的數據都是真實的?謝謝。


202006110942233458.jpg

生態環境部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辦公室主任洪亞(ya) 雄(徐想攝)


洪亞(ya) 雄:我來回答您提的問題。非常感謝您對我們(men) 普查質量的關(guan) 心,您對普查質量的關(guan) 心,也是我們(men) 在汙染源普查過程中自始至終關(guan) 注的。因為(wei) 數據質量是汙染源普查的生命線,為(wei) 了確保汙染源普查,我們(men) 把質量定義(yi) 為(wei) 真實、準確、全麵。我們(men) 在建立製度規範、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現場核查等方麵,全麵落實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質量管理製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們(men) 主要從(cong) 以下四個(ge) 方麵做好工作:


第一,做好頂層設計。建立各項質量管理製度和配套技術規範。根據汙染源普查方案要求,結合普查各個(ge) 階段的質量管理重點和難點,我們(men) 製定了覆蓋普查全過程和全員普查數據質量管理規定,明確了各級普查機構、第三方機構參與(yu) 普查工作的責任,規定了普查員、普查指導員選聘管理要求,製定了分汙染源、分行業(ye) 的普查質量控製技術規範,為(wei) 實施普查數據質量管理提供了依據。


第二,嚴(yan) 格質量管理的責任落實。針對清查、全麵調查和普查數據匯總階段的工作特征,我們(men) 對各級普查機構落實普查數據質量責任的情況,自始至終定期調度,通過調研、調查、質量抽查等手段,對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的培訓情況進行抽查。對普查數據質量審核責任落實情況,上級部門審核發現問題整改的情況,我們(men) 進行量化跟蹤。對不認真落實質量管理責任的普查機構及相關(guan) 人員,我們(men) 采取提醒、通報、發督辦函等方式,督促普查機構和參與(yu) 普查的相關(guan) 人員嚴(yan) 格落實普查數據質量責任。


第三,強化普查數據質量的現場控製。數據采集階段質量審核是普查的第一道關(guan) ,在這個(ge) 過程中,正如你所說,我們(men) 麵對300多萬(wan) 普查對象,所要獲取的數據是相當多的,在這個(ge) 階段,汙染源基本信息填報全麵準確、後續汙染物排放量才能精確可靠,這一關(guan) 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men) 穿衣服扣第一個(ge) 鈕扣一樣,第一個(ge) 鈕扣必須要扣正。為(wei) 此,我們(men) 在強化培訓全覆蓋的同時,各級普查機構充分運用小視頻等手段,將普查表的填報要求、審核要求、有關(guan) 審核軟件使用技巧等進行明確,便於(yu) 普查員、普查對象了解填報要求。同時,我們(men) 組織了各種形式的檢查抽查、抽樣查、集中審核,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去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通過這些手段,我們(men) 牢牢把握住現場填報的質量關(guan) ,保證數據的質量。


第四,強化普查結果匯總數據階段的集中審核。從(cong) 國家層麵,集中部署了數據審核環境,邀請全國各個(ge) 行業(ye) 的專(zhuan) 家和地方技術骨幹,分源、分行業(ye) 開展集中審核。按照依法、科學和精準審核的原則,通過不同的區域、行業(ye) 、流域普查大數據的比對,分析發現問題,然後組織整改,形成了上下互動、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的機製。在這個(ge) 階段,為(wei) 我們(men) 進一步提升普查的數據質量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通過國家層麵的質量評估,我們(men) 的數據質量達到了預期要求。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我的問題是,與(yu) 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相比,這次的普查結果有哪些不同?與(yu) 十年前相比,現在的汙染源整體(ti) 情況有哪些變化?謝謝。


趙英民:我剛才說了,第一次汙染源普查,它的標準時點是2007年12月31日,這次的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整整相差了十年。大家回顧一下,過去十年,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是我們(men) 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快速改善的十年。從(cong) 這次普查結果數據也能看得出來這十年的變化,主要有三方麵變化:


一是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與(yu) 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數據同口徑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汙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別下降了72%、46%和34%,體(ti) 現了我們(men) 國家近年來汙染防治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二是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一是重點行業(ye) 產(chan) 能集中度提高。和2007年相比,全國造紙、鋼鐵、水泥等行業(ye) 的產(chan) 品產(chan) 量分別增加了61%、50%和71%,企業(ye) 數量分別減少了24%、50%和37%,產(chan) 量增加了,企業(ye) 數量減少了,單個(ge) 企業(ye) 平均產(chan) 量分別提高了113%、202%、170%。二是重點行業(ye) 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2007年相比,還是上述行業(ye) ,造紙行業(ye) 化學需氧量減少了84%,鋼鐵行業(ye) 二氧化硫減少了54%,水泥行業(ye) 氮氧化物減少了23%。由此可見,過去十年經濟發展質量在提升,企業(ye) 數量少了,但是產(chan) 能集中度高了,在產(chan) 品產(chan) 量增加的同時,汙染物排放量在大幅度下降,也就是單位產(chan) 品的排汙量在大幅下降。


三是汙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工業(ye) 企業(ye) 廢水處理、脫硫、除塵等設施數量分別是2007年的2.4倍、3.3倍和5倍,都是數倍於(yu) 十年前汙染治理設施的數量。畜禽養(yang) 殖糞汙處理能力得到普遍提升,畜禽規模養(yang) 殖場糞便和尿液資源化利用比例分別達到了85%和78%,生豬規模養(yang) 殖場幹清糞比例由2007的55%提高到了2017年的87%。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汙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和十年前相比,城鎮汙水處理廠的數量增加了5.4倍,處理能力增加了1.7倍,實際汙水處理量增加了2.1倍,城鎮生活汙水化學需氧量去除率由2007年的28%提高到了2017年的67%。生活垃圾處置廠的數量十年間增加了86%,其中垃圾焚燒廠的數量增加了303%,焚燒處理量增加了577%,焚燒處理量比例由十年前的8%提高到了27%。危險廢物集中利用處置廠的數量增加了8.22倍,設計處置能力增加了4279萬(wan) 噸/年,這個(ge) 數字是上一次普查的10.4倍。集中處置利用量增加了1467萬(wan) 噸,比十年前提高了12.5倍。通過和一汙普結果的比較,可以看出十年來我們(men) 國家在生態環境方麵取得的成就。謝謝。


中國教育電視台記者:我們(men) 看到當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製,但隨著全社會(hui) 的複工複產(chan) ,我們(men) 也注意到,個(ge) 別地區出現了報複性汙染。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men) 應該如何有效應對?個(ge) 人又該如何做好自身的健康防護呢?謝謝。


趙英民: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我們(men) 國家經濟、社會(hui) 的方方麵麵,也包括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了挑戰和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hui) 上也有很多的聲音,或者也有一些擔心,會(hui) 不會(hui) 因為(wei) 疫情的影響而導致環保工作的滑坡、退步。我想,這個(ge) 問題實際上是很多朋友們(men) 關(guan) 心的問題,答案就在疫情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一些地方視察,以及在“兩(liang) 會(hui) ”期間參加分組討論時作出的重要指示中。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過程中,汙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門檻,我們(men) 必須咬緊牙關(guan) 爬過這個(ge) 坡、邁過這個(ge) 檻,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chan) 力。總書(shu) 記的講話是我們(men)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men) 堅決(jue) 貫徹落實。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全球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生態環境保護將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戰略定力,絕不重走以犧牲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搞一時一地發展的老路,而是要更加充分地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對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和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倒逼作用、推動作用和引領作用,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我們(men) 也將更加注重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因時因勢因地因事采取更具有針對性的策略和辦法,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紮實推進汙染治理。我們(men) 還要統籌做好監督和幫扶,深入了解企業(ye) 關(guan) 切,給企業(ye) 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切實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汙染治理的實際困難。新冠疫情的暴發也給我們(men) 帶來了反思,其中一個(ge) 就是再一次提醒我們(men) ,全社會(hui) 應該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關(guan) 愛生態環境。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廣記者:請問目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農(nong) 業(ye) 汙染防治?農(nong) 業(ye) 汙染排放與(yu) 第一次汙染源普查相比有什麽(me) 樣的變化?謝謝。


廖西元:感謝您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的關(guan) 注。從(cong) “一汙普”到“二汙普”已經過去十年了,這期間我國糧食產(chan) 量從(cong) 5億(yi) 噸增加到6.6億(yi) 噸,肉蛋奶產(chan) 量從(cong) 1.2億(yi) 噸增加到1.4億(yi) 噸,水產(chan) 養(yang) 殖產(chan) 量從(cong) 3100萬(wan) 噸增加到4700萬(wan) 噸,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充足。與(yu) 此同時,農(nong) 業(ye) 領域中的汙染排放量明顯下降,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排放分別下降了19%、48%、25%。可以說,農(nong) 業(ye) 的產(chan) 量越來越高了,排放的汙染越來越少了,綠色的底色越來越亮了。


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是農(nong) 業(ye) 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農(nong) 業(ye) 發展不僅(jin) 要杜絕生態環境欠新賬,而且要逐步還舊賬。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jue) 策部署,堅持把綠色發展擺上突出位置,加快轉變農(nong) 業(ye) 發展方式,打響了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防治攻堅戰,實施了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化肥、農(nong) 藥使用量連續三年負增長,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農(nong) 膜回收率達到80%。農(nong) 業(ye) 發展已經從(cong) 過去主要依靠拚資源拚消耗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初步形成了質量興(xing) 農(nong) 、效益興(xing) 農(nong) 、綠色興(xing) 農(nong) 的新格局。


一是強化政策支持。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創新體(ti) 製機製推進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的意見》,建立健全資源節約利用、農(nong) 業(ye) 投入品減量、畜禽糞汙資源化等製度。完善以綠色為(wei) 導向的農(nong) 業(ye) 補貼製度,探索農(nong) 業(ye) 生態補償(chang) 機製,推動建立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的金融、用地、用電等配套政策。培育新型市場主體(ti) ,開展社會(hui) 化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推行農(nong) 業(ye) 汙染第三方治理。


二是強化示範引領。在果菜茶優(you) 勢生產(chan) 區的175個(ge) 縣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集成推廣了一批典型生產(chan) 技術和運營模式。在705個(ge) 縣實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行動,整縣開展養(yang) 殖糞汙處理設施建設。在200個(ge) 縣實施秸稈處理行動,打造秸稈全域全量利用典型樣板。在西北100個(ge) 縣開展農(nong) 膜回收行動,推進標準地膜應用、機械化撿拾、專(zhuan) 業(ye) 化回收。浙江、海南、安徽整省開展生態循環農(nong) 業(ye) 示範建設,全國創建了80個(ge) 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長江經濟帶的8省53個(ge) 縣開展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綜合治理。


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科技資源布局,加強農(nong) 業(ye) 汙染防治基礎研究、關(guan) 鍵技術集成示範應用。組建化肥農(nong) 藥減量增效、畜禽養(yang) 殖廢棄物處理等國家科技創新聯盟,深化產(chan) 學研企協作,合力突破農(nong) 業(ye) 汙染防治技術瓶頸。發布重大引領性農(nong) 業(ye) 綠色生產(chan) 技術,推薦100項優(you) 質安全、節本高效、生態友好的農(nong) 業(ye) 主推技術。


四是強化監測評估。在全國構建了農(nong) 業(ye) 生態環境監測“一張網”,布設了4萬(wan) 個(ge) 耕地土壤環境質量、240個(ge) 農(nong) 田氮磷流失、500個(ge) 農(nong) 膜殘留、280個(ge) 秸稈資源國控監測點,開展長期例行監測,及時掌握農(nong) 業(ye) 生態環境動態變化,支撐科學治汙、精準治汙。


五是強化考核評價(jia) 。按照管行業(ye) 就要管環保的要求,履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職責,全麵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建立定期調度機製。加強對重點地區的工作指導服務,推進任務落實落細。通過專(zhuan) 項檢查、年度評估、第三方評價(jia) 等方式,加強績效考核,健全工作落實與(yu) 資金支持的掛鉤機製。


同時,我們(men) 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農(nong) 業(ye) 綠色發展處於(yu) 起步階段,資源投入仍處於(yu) 高位,生態環境不欠新賬、逐步還舊賬的壓力依然很大,綠色發展的長效機製還不健全,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wei) 功。下一步,我們(men) 將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投入品減量化、生產(chan) 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chan) 業(ye) 模式生態化,不斷改善農(nong) 業(ye) 生態環境,促進鄉(xiang) 村生態振興(xing) 。謝謝。


壽小麗(li) :最後一個(ge) 問題。


經濟日報記者:請問普查結果將如何應用?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為(wei) 汙染治理提供了哪些思路?謝謝。


趙英民: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對於(yu) 當前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支撐今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三個(ge) 方麵:


第一,普查成果當前已經廣泛應用於(yu) 汙染防治攻堅戰。這次普查圍繞“汙染源在哪裏,排什麽(me) ,如何排和排多少”四個(ge) 關(guan) 鍵問題,建立了覆蓋全國358.3萬(wan) 個(ge) 普查對象的重點汙染源檔案和汙染源信息數據庫。普查工作後期在依法保護好各類調查對象隱私的基礎上,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歸納和總結普查成果,為(wei) 加強汙染源監管、重點地區監督幫扶、排汙許可證核發、環境風險排查、重大科技攻關(guan) 項目等各項工作提供了基礎支撐,為(wei) 精準、科學、依法治汙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普查結果揭示了我國當前生態環境保護麵臨(lin) 的形勢,特別是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流域、重點行業(ye) 、重點汙染物的最新最全麵的情況。通過分析應用、歸納總結得出的規律和趨勢性成果,將為(wei) 國家“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第三,普查成果探索出了一整套技術方法,鍛煉了一支隊伍,為(wei) “十四五”以及以後的生態環境管理工作提供了長期支持。謝謝。


壽小麗(li)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hui) 就到這裏。謝謝趙部長,謝謝各位發布人,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men) 。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