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的力量背後,是一個人的見識和格局
思維一旦固化,一旦拒絕輸入,隨著年歲的增長,人也就停止進步了。所謂的外在事物其實都是我們(men) 內(nei) 在投射出來的結果。而一個(ge) 人相信什麽(me) ,他未來的人生就會(hui) 靠近什麽(me) 。
今天的文章不算長,希望大家都能靜下心來讀一讀,相信能帶給你新的思考。
作者丨拾遺 編輯 | 雙雙
來源 | 拾遺(ID:shiyi201633)
我們(men) 身邊總有不少這樣的人:質疑一切成功,懷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還不是有個(ge) 有錢的爹。”
“上次加薪是她,這次升職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兒(er) 子讀了北京四中,不知道送了多少錢。”
……
王朔的《知道分子》出版後,曾有一段內(nei) 心剖析:
不知道從(cong) 什麽(me) 時候開始,我們(men) 對社會(hui) 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濫的地方想才安心。
仿佛隻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所有的預想都正確。
才能為(wei) 自己總是“遭冷遇”“不成功”“生活在底層”找到合理開脫……
從(cong) 而也證明了自己機智過人,總有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
1
你相信什麽(me)
就會(hui) 看見什麽(me)
讀過心理學家麥基寫(xie) 的《可怕的錯覺》,我才明白了這個(ge) 現象到底是怎麽(me) 回事。
麥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經曆後,提出了一個(ge) 概念:你看到的隻是你想看到的。
當一個(ge) 人內(nei) 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裏就會(hui) 帶上強烈的個(ge) 人偏好暗示,繼而會(hui) 導致主體(ti) 從(cong) 客體(ti) 中去佐證。
“喜歡某個(ge) 人或事物的時候,我們(men) 的心靈會(hui) 讓自己在現實中搜尋印證。
然後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印證,來佐證自己的心理預期,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
若是憤怒、仇恨或是懷疑時,我們(men) 又會(hui) 不斷尋找材料來強化自己的臆想,在偏執於(yu) 憤怒、仇恨的情緒裏,讓暫時壓抑的情緒感得以宣泄。”
也就是說:
我們(men) 所看到的世界,隻是我們(men) 選擇看到的樣子。
你相信什麽(me) ,你就能看到什麽(me) 。
你相信潛規則,就會(hui) 發現無數潛規則;
你相信不公平,就會(hui) 發現無數不公平;
而你相信努力,就會(hui) 發現努力真有回報;
你相信美好,就會(hui) 發現生活處處有美好。
2
你相信什麽(me)
未來的人生就會(hui) 靠近什麽(me)
麥基還發現:一個(ge) 人相信什麽(me) ,他未來的人生就會(hui) 靠近什麽(me) 。
“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中所想的那樣,你怎麽(me) 想,你怎麽(me) 期待,你就有怎樣的人生。”
琢磨這句話,發現現實生活還真是如此。
新東(dong) 方創始人俞敏洪寫(xie) 過一篇《相信奮鬥的力量》,文中講了他一段經曆。
高中時,他的老師對全班同學說:
“你們(men) 在座的,沒有一個(ge) 能考上大學,以後一定都是農(nong) 民。”
很多同學就這樣相信了。不是中途退學,就是考一次就放棄了。
但是俞敏洪不相信階層會(hui) 永遠固化。
他隻相信努力和奮鬥終會(hui) 有回報,所以考了一次不成,就考第二次,不行就考第三次……
最後終於(yu) 考進北大,人生從(cong) 此改變。
的確。
這個(ge) 世界,一個(ge) 人相信什麽(me) ,他未來的人生就會(hui) 靠近什麽(me) 。
你相信什麽(me) ,才能看見什麽(me) ;你看見什麽(me) ,才能擁抱什麽(me) ;你擁抱什麽(me) ,才能成為(wei) 什麽(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