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視野所及,成就所止。
稻盛和夫在著作《活法》中提出一個(ge) 觀點:
“人不需要遠離凡塵,工作場所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在工作中混日子,是對人生最大的消磨。
把賺錢的事當成個(ge) 人的修行,是我們(men) 活在俗世最好的姿態。
修煉心態
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曾受邀到華盛頓大學進行演講,有個(ge) 學生問:“你們(men) 是如何成為(wei) 比上帝還富有的人?”
巴菲特說,答案非常簡單,成功與(yu) 智商無關(guan) ,關(guan) 鍵在於(yu) 理智。
比爾·蓋茨說,我非常讚同沃倫(lun) 的觀點,掌控情緒的能力,決(jue) 定一個(ge) 人能否成功。
越是卓越的人,越能以理性駕馭情緒。
董宇輝22歲時,參加了新東(dong) 方的一場招聘。
整個(ge) 流程分為(wei) 多輪試講,每次試講,都慘烈到“試講10分鍾,挨罵一小時”。
而一旦試講效果不好,或者扛不住麵試官劈頭蓋臉的批評,就會(hui) 被淘汰。
雖然很痛苦,董宇輝還是一次又一次地堅持了下來。
最後一次試講,他自我感覺特別好,結果依然被罵了一小時。
累積許久的委屈一下子爆發了,董宇輝想馬上衝(chong) 出教室。
可他看到牆上俞敏洪的話“從(cong) 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頓覺自己應該再堅持一下。
忍住眼淚,調整了一下呼吸,把這場麵試完成了。
最終,1400人中隻有2個(ge) 人得到了offer,其中一個(ge) 便是董宇輝。
董宇輝曾經質疑過:為(wei) 什麽(me) 找個(ge) 工作要扛這麽(me) 大的壓力?
上班之後他才發現,工作本身就有數不盡的誤會(hui) ,很多的不如意。
比如在直播中,有知名大V攻擊他推薦的書(shu) 單淺薄,有網友無底線地開涮他的長相……
但對這些糟心事,如今的董宇輝都能淡然以對,甚至開玩笑說,人家罵一次你覺得難受,被人連罵100次,你就皮實了。
“一個(ge) 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
要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價(jia) 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讓它們(men) 揪緊你的心靈,擾亂(luan) 你的生活。”
工作時,你會(hui) 碰到勾心鬥角的同事,在背後給你下絆子,甩黑鍋。
但這個(ge) 世界就是這樣,我們(men) 賺的每一分錢,不僅(jin) 要付出汗水,還包括要接納一切委屈,忍受一切不公平待遇。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修一個(ge) 好心態,是一個(ge) 人成長成熟至關(guan) 重要的事情。
深耕專(zhuan) 業(ye)
曾國藩有一個(ge) 秘書(shu) ,叫羅伯宜。
此人不但文采出眾(zhong) ,更寫(xie) 得一手好字,據說他一天能抄一萬(wan) 兩(liang) 千字的奏折,一個(ge) 個(ge) 蠅頭小楷又端莊又秀美,通篇無一處塗抹。
羅伯宜每個(ge) 月的俸祿是30兩(liang) 銀子。
有人不服氣,曾國藩卻說,用人如用器,他的這一手好字,值得這個(ge) 俸祿。
這個(ge) 社會(hui) 中,有多大的本事,就能吃多大的蛋糕。
就如下麵這張圖,隻要你掌握一項本領深耕下去,你的價(jia) 值和收入自然水漲船高。
之前當記者時,認識一位製鞋師傅。
這位師傅年輕時曾在泉州一家製鞋廠工作,每天負責檢查鞋子的質量。
後來工廠引進先進的機器,一些崗位陸續被取消。
他心生危機感,覺得不能再這樣混日子。
於(yu) 是花幾萬(wan) 元報了一個(ge) 設計培訓課,還買(mai) 了一大堆書(shu) 籍,了解基礎知識和工藝流程,經常向廠裏的資深設計師請教。
身邊的人都嘲笑他不自量力。
苦學了好幾年後,他毛遂自薦,把自己設計的一些作品呈現給領導。
領導不禁對他刮目相看,立馬把他轉到設計部門,薪資漲了好幾番。
後來他繼續深耕製鞋技藝,最終成為(wei) 公司舉(ju) 足輕重的設計師,而他之前的同事早已被市場淘汰。
歌德說過,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cong) 學習(xi) 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一味羨慕別人升職加薪,不如潛心修煉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本事。
社會(hui) 的本質就是利益互換:你想要賺錢,就要讓自己先值錢。
開闊眼界
有這樣一句老話,富人思來年,窮人想眼前。
目之所及之處,往往就是一個(ge) 人的人生高度。
有定力、有遠見的人,不會(hui) 被一時之利蒙蔽了心智。
《管道的故事》這本書(shu) 講了一個(ge) 引人思考的故事。
意大利某山村有兩(liang) 位年輕人,一個(ge) 叫柏波羅,另一個(ge) 叫布魯諾。
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相同的夢想:成為(wei) 大富翁。
後來兩(liang) 個(ge) 人獲得了同一份工作:把河裏的水運到本村廣場的水缸裏,一桶水一分錢,多勞多得。
布魯諾心滿意足,規劃起未來日子:每天打水,領錢,然後攢錢,買(mai) 房子。
柏波羅卻認為(wei) 糟糕透了,這樣的錢,即使每天腳不沾地,又能賺多少呢?
因次,他建議挖管道,直接把水引到村裏。
可布魯諾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不想改變。
柏波羅深知鋪設管道才是長遠之計,所以決(jue) 定自己一個(ge) 人一邊挑水,一邊挖管道。
一開始,因為(wei) 時間被占用,柏波羅賺到的錢就變少了,布魯諾洋洋得意地嘲諷他。
然而,等到管道竣工,水直接引流到村裏後,布魯諾卻傻眼了,因為(wei) 這時他徹底失業(ye) 了。
而柏波羅卻憑借管道賺得盆滿缽滿。
視野所及,成就所止。
鑽營於(yu) 蠅頭小利,隻會(hui) 讓自己錯過遠處的金山銀山。
打開自己的視野,沉住氣拱卒前行,才能夠得著真正的人生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