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業的規模及大和強的關係

發布日期:2007-04-02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曾學敏接受數字水泥網記者的采訪時,就行業中大家所關心的幾個問題發表了看法,談到水泥企業的規模及大和強的關係時說:

      企業的規模要看市場的容量和企業所能獲利的銷售半徑。如在山區,可能是20萬噸、30萬噸、……是經濟規模。海螺沿江的“T”形發展,可能是1000萬噸,2000萬噸,或者更大,這沒個定數。

      不考慮以上因素,就目前的單線規模,當然是大的在經濟上比較合理。但要從(cong) 企業(ye) 的實際出發,搞萬(wan) 噸生產(chan) 線可能海螺已經得心應手;其他企業(ye) 如何?就不一定是這樣,要看企業(ye) 的實際情況。目前,根據設備國產(chan) 化率、企業(ye) 管理水平、生產(chan) 成本等綜合考慮,5000t/d規模為(wei) 宜,目前大企業(ye) 的發展也以5000t/d為(wei) 主,就是這些原因所在。

      企業(ye) 的大和強是相輔相成的,隻大不強就不要大。但要做強,也需要通過做大的途徑來達到目的,偏麵強調哪一方麵均是不可取的。

      有的企業(ye) 偏麵追求做大,受到資金市場的衝(chong) 擊,最後是不果而終,而且給自己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有的企業(ye) 不顧資金的承受能力,一味擴大生產(chan) 規模,負債(zhai) 過高,從(cong) 而把企業(ye) 推到崖邊。

      還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實力,在做強的基礎上不斷做大,形成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