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

發布日期:2007-01-06

關(guan) 於(yu) 印發《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

2006-9-20 10:52:35

發改環資[2006]186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省會(hui) 城市、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經委(經貿委)、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精神,按照精簡效能的原則,將保留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ye) 認定與(yu) 資源綜合利用電廠認定工作合並。根據《行政許可法》有關(guan) 精神,結合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的實際,我們(men) 對原國家經貿委等部門發布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國經貿資源[1998]716號)和《資源綜合利用電廠(機組)認定管理辦法》(國經貿資源[2000]660號)進行了修訂。在此基礎上,特製定《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現印發你們(men) ,請認真貫徹執行。原國家經貿委等部門發布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和《資源綜合利用電廠(機組)認定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資源綜合利用是我國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中一項長遠的戰略方針,也是一項重大的技術經濟政策,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hui)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各地要加強對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工作的管理,落實好國家對資源綜合利用的鼓勵和扶持政策,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事業(ye) 健康發展。在執行中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報告我們(men) 。
   

 附:《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稅務總局
                                       
○○六年九月七日
 
附:
 
                  
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wei) 貫徹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的鼓勵和扶持政策,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管理,鼓勵企業(ye) 開展資源綜合利用,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guan) 於(yu) 保留部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國辦發[2004]62號)和國家有關(guan) 政策法規精神,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是指對符合國家資源綜合利用鼓勵和扶持政策的資源綜合利用工藝、技術或產(chan) 品進行認定(以下簡稱資源綜合利用認定)
   
第三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管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資源綜合利用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nei) 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與(yu) 監督管理工作;財政行政主管機關(guan) 要加強對認定企業(ye) 財政方麵的監督管理;稅務行政主管機關(guan) 要加強稅收監督管理,認真落實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you) 惠政策。
   
第四條  經認定的生產(chan) 資源綜合利用產(chan) 品或采用資源綜合利用工藝和技術的企業(ye) ,按國家有關(guan) 規定申請享受稅收、運行等優(you) 惠政策。
                       
第二章  申報條件和認定內(nei) 容
   
第五條  申報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企業(ye) ,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生產(chan) 工藝、技術或產(chan) 品符合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和相關(guan) 標準;
   
(二)資源綜合利用產(chan) 品能獨立計算盈虧(kui) ;
   
(三)所用原(燃)料來源穩定、可靠,數量及品質滿足相關(guan) 要求,以及水、電等配套條件的落實;
   
(四)符合環保要求,不產(chan) 生二次汙染。
   
第六條  申報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綜合利用發電單位,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按照國家審批或核準權限規定,經政府主管部門核準(審批)建設的電站。
   
(二)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頁岩)、煤泥發電的,必須以燃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頁岩)、煤泥為(wei) 主,其使用量不低於(yu) 入爐燃料的60%(重量比);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頁岩)發電的入爐燃料應用基低位發熱量不大於(yu) 12550千焦/千克;必須配備原煤、煤矸石、煤泥自動給料顯示、記錄裝置。
   
(三)城市生活垃圾(含汙泥)發電應當符合以下條件:垃圾焚燒爐建設及其運行符合國家或行業(ye) 有關(guan) 標準或規範;使用的垃圾數量及品質需有地(市)級環衛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每月垃圾的實際使用量不低於(yu) 設計額定值的90%;垃圾焚燒發電采用流化床鍋爐摻燒原煤的,垃圾使用量應不低於(yu) 入爐燃料的80%(重量比),必須配備垃圾與(yu) 原煤自動給料顯示、記錄裝置。
   
(四)以工業(ye) 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生的可利用的熱能及壓差發電的企業(ye) (分廠、車間),應根據產(chan) 生餘(yu) 熱、餘(yu) 壓的品質和餘(yu) 熱量或生產(chan) 工藝耗氣量和可利用的工質參數確定工業(ye) 餘(yu) 熱、餘(yu) 壓電廠的裝機容量。
   
(五)回收利用煤層氣(煤礦瓦斯)、沼氣(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氣)、轉爐煤氣、高爐煤氣和生物質能等作為(wei) 燃料發電的,必須有充足、穩定的資源,並依據資源量合理配置裝機容量。
   
第七條  認定內(nei) 容
   
(一)審定申報綜合利用認定的企業(ye) 或單位是否執行政府審批或核準程序,項目建設是否符合審批或核準要求,資源綜合利用產(chan) 品、工藝是否符合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技術規範和認定申報條件;
   
(二)審定申報資源綜合利用產(chan) 品是否在《資源綜合利用目錄》範圍之內(nei) ,以及綜合利用資源來源和可靠性;
   
(三)審定是否符合國家資源綜合利用優(you) 惠政策所規定的條件。
                        
第三章  申報及認定程序
   
第八條  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實行由企業(ye) 申報,所在地市(地)級人民政府資源綜合利用管理部門(以下簡稱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初審,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集中審定的製度。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應提前一個(ge) 月向社會(hui) 公布每年年度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具體(ti) 時間安排。
   
第九條  凡申請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優(you) 惠政策的企業(ye) ,應向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提出書(shu) 麵申請,並提供規定的相關(guan) 材料。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在征求同級財政等有關(guan) 部門意見後,自規定受理之日起在30日內(nei) 完成初審,提出初審意見報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
   
第十條 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對申請單位提出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申請,應當根據下列情況分別做出處理:
   
(一)屬於(yu) 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範圍、申請材料齊全,應當受理並提出初審意見。
   
(二)不屬於(yu) 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範圍的,應當即時將不予受理的意見告知申請單位,並說明理由。
   
(三)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應當場或者在五日內(nei) 一次告知申請單位需要補充的全部內(nei) 容。
   
第十一條  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會(hui) 同同級財政等相關(guan) 管理部門及行業(ye) 專(zhuan) 家,組成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hui) ),按照第二章規定的認定條件和內(nei) 容,在45日內(nei) 完成認定審查。
   
第十二條  屬於(yu) 以下情況之一的,由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提出初審意見,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
   
(一)單機容量在25MW以上的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機組工藝;
   
(二)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頁岩)綜合利用發電工藝;
   
(三)垃圾(含汙泥)發電工藝。
   
以上情況的審核,每年受理一次,受理時間為(wei) 每年7月底前,審核工作在受理截止之日起60日內(nei) 完成。
   
第十三條  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根據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hui) 的認定結論或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審核意見,對審定合格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ye) 予以公告,自發布公告之日起10日內(nei) 無異議的,由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頒發《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shu) 》,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同時將相關(guan) 信息通報同級財政、稅務部門。未通過認定的企業(ye) ,由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書(shu) 麵通知,並說明理由。
   
第十四條  企業(ye) 對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hui) 的認定結論有異議的,可向原作出認定結論的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hui) 提出重新審議,綜合利用認定委員會(hui) 應予受理。企業(ye) 對重新審議結論仍有異議的,可直接向上一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提出申訴;上一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根據調查核實的情況,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組織提出論證意見,並有權變更下一級的認定結論。
   
第十五條  《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shu)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統一製定樣式,各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印製。認定證書(shu) 有效期為(wei) 兩(liang) 年。
   
第十六條  獲得《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shu) 》的單位,因故變更企業(ye) 名稱或者產(chan) 品、工藝等內(nei) 容的,應向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供相關(guan) 證明材料。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認定審查後,將相關(guan) 信息及時通報同級財政、稅務部門。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要加強對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工作和優(you) 惠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並根據資源綜合利用發展狀況、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調整、技術進步水平等,適時修改資源綜合利用認定條件。
   
第十八條  各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應采取切實措施加強對認定企業(ye) 的監督管理,尤其要加強大宗綜合利用資源來源的動態監管,對綜合利用資源無法穩定供應的,要及時清理。在不妨礙企業(ye) 正常生產(chan) 經營活動的情況下,每年應對認定企業(ye) 和關(guan) 聯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和了解。
   
各級財政、稅務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與(yu) 同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的信息溝通,尤其對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交換意見,協調解決(jue) 。
   
第十九條   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應於(yu) 每年5月底前將上一年度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基本情況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主要包括:
   
(一)認定工作情況(包括資源綜合利用企業(ye) (電廠)認定數量、認定發電機組的裝機容量等情況)
   
(二)獲認定企業(ye) 綜合利用大宗資源情況及來源情況(包括資源品種、綜合利用量、供應等情況)
   
(三)資源綜合利用認定企業(ye) 的監管情況(包括年檢、抽查及處罰情況等)。
   
(四)資源綜合利用優(you) 惠政策落實情況。
   
第二十條  獲得資源綜合利用產(chan) 品或工藝認定的企業(ye) (電廠),應當嚴(yan) 格按照資源綜合利用認定條件的要求,組織生產(chan) ,健全管理製度,完善統計報表,按期上報統計資料和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第二十一條 獲得資源綜合利用產(chan) 品或工藝認定的企業(ye) ,因綜合利用資源原料來源等原因,不能達到認定所要求的資源綜合利用條件的,應主動向市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報告,由省級認定、審批部門終止其認定證書(shu) ,並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條  《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shu) 》是各級主管稅務機關(guan) 審批資源綜合利用減免稅的必要條件,凡未取得認定證書(shu) 的企業(ye) ,一律不得辦理稅收減免手續。
   
第二十三條  參與(yu) 認定的工作人員要嚴(yan) 守資源綜合利用認定企業(ye) 的商業(ye) 和技術秘密。
   
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ge) 人,有權檢舉(ju) 揭發通過弄虛作假等手段騙取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資格和優(you) 惠政策的行為(wei) 。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五條  對弄虛作假,騙取資源綜合利用優(you) 惠政策的企業(ye) ,或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未及時申報終止認定證書(shu) 的,一經發現,取消享受優(you) 惠政策的資格,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收回認定證書(shu) ,三年內(nei) 不得再申報認定,對已享受稅收優(you) 惠政策的企業(ye) ,主管稅務機關(guan) 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有關(guan) 規定追繳稅款並給予處罰。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資源綜合利用主管部門撤銷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資格並抄報同級財政和稅務部門:
   
(一)行政機關(guan) 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做出不合條件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

   
(二)超越法定職權或者違反法定程序做出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
   
(三)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企業(ye) 予以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
   
(四)隱瞞有關(guan) 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真實材料的;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的;
   
(五)年檢、抽查達不到資源綜合利用認定條件,在規定期限不整改或者整改後仍達不到認定條件的。
   
第二十七條 行政機關(guan) 工作人員在辦理資源綜合利用認定、實施監督檢查過程中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弄虛作假行為(wei) 的,由其所在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對偽(wei) 造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shu) 者,依據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追究其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所稱資源綜合利用優(you) 惠政策是指:經認定具備資源綜合利用產(chan) 品或工藝、技術的企業(ye) 按規定可享受的國家資源綜合利用優(you) 惠政策。
   
第三十條  申請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you) 惠政策的企業(ye) (單位)須持認定證書(shu) 向主管稅務機關(guan) 提出減免稅申請。主管稅務機關(guan) 根據有關(guan) 稅收政策規定,辦理減免稅手續。
   
申請享受其它優(you) 惠政策的企業(ye) ,須持認定證書(shu) 到有關(guan) 部門辦理相關(guan) 優(you) 惠政策手續。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涉及的有關(guan) 規定及資源綜合利用優(you) 惠政策如有修訂,按修訂後的執行。
   
第三十二條  各地可根據本辦法,結合地方具體(ti) 情況製定實施細則,並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會(hui) 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6日起施行。原國家經貿委、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國經貿資源[1998]716號)和《資源綜合利用電廠(機組)認定管理辦法》(國經貿資源[2000]660號)同時廢止。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