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來路 不忘初心——宜章康達組織黨建活動
習(xi) 總書(shu) 記在中央黨(dang) 校建校八十周年大會(hui) 暨開學典禮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認真學習(xi) 黨(dang) 史、國史,知史愛黨(dang) ,知史愛國”。黨(dang) 史是中國的來路,在“我們(men) 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現在,不止要展望未來,更要回顧來路、不忘初心。
7月建黨(dang) 節即將來臨(lin) 之際,宜章康達於(yu) 2022年6月29日組織黨(dang) 建活動,響應國家號召,來到湖南省沙洲紅色旅遊景區學習(xi) 黨(dang) 史,多方麵了解“半條被子”感人故事。半條被子的故事發生在中央紅軍(jun) 長征路上,3名女紅軍(jun) 借宿村民徐解秀家中,臨(lin) 走時,把自己僅(jin) 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她留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6年在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hui) 上飽含深情地講述了發生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半條被子”故事,它體(ti) 現的是魚水情深,彰顯的是為(wei) 民情懷。
在紅色文化地沙洲村門口合影
活動當天,大家心懷敬意地踏上了此次學習(xi) 之旅。走進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廣場中間半條被子雕塑,時隔八十多年,趟過曆史長河,三位女紅軍(jun) 與(yu) 村民徐解秀仍在推讓那唯一的棉被,廣場上冰冷的雕塑在太陽底下散發著溫暖的氣息,那是人心的溫暖。
半條被子銅像
在“半條被子的溫暖”專(zhuan) 題陳列館裏,大家滿懷敬意走過每個(ge) 展廳,認真聆聽講解員介紹,了解牆上一個(ge) 個(ge) 鮮活的人物和故事,觀摩銅像人物的風采,又參觀了“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紅軍(jun) 長征在汝舊址,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當年抗戰革命時條件的艱苦,更加深刻地體(ti) 會(hui) 到了由此映襯出的魚水之情。習(xi) 總書(shu) 記2020年9月到沙洲村考察時曾說:“半條被子”的故事讓人民群眾(zhong) 認識了共產(chan) 黨(dang) ,把黨(dang) 當成自己人,正因為(wei) 有人民群眾(zhong) 支持和擁護,我們(men) 黨(dang) 才能走過輝煌曆程,取得偉(wei) 大成就。
參觀專(zhuan) 題陳列館
參觀完沙洲村紅色文化地後,大家來到了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爬山,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感懷先人們(men) 無私的奉獻,是前人的艱苦奮鬥造就了如此美好的新中國。爬山過程中,大家互相鼓勵、堅持不懈,不向大山和烈日低頭。登頂後喜悅與(yu) 汗水布滿了每個(ge) 人的臉龐,向外遠眺,低頭是鬱鬱蔥蔥,抬頭是晴空萬(wan) 裏,正如繁榮昌盛的祖國一般,低頭是熙熙攘攘的民生民情,抬頭是碧海藍天的航天航海夢。
山頂風光
通過這次黨(dang) 建活動,大家對黨(dang) 史有更進一步了解,學習(xi) 黨(dang) 史是每一位黨(dang) 員的責任。作為(wei) 新時代的新青年,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我們(men) 應以無數先烈為(wei) 榜樣,將個(ge) 人目標與(yu) 社會(hui) 目標統一起來,了解自己的社會(hui) 使命,深刻認識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紅色精神。(通訊員:宜章康達 譚麗(li) 丹)